“梵音古樂”走出古剎,覺囊梵樂展示由恭迎、沐浴、皈依、禮讚、和樂構成,是集吹奏、敲打、唱念、舞蹈、贊偈、手印、供養於一體的完整梵樂套曲。
據介紹,覺囊梵樂展示由恭迎、沐浴、皈依、禮讚、和樂構成,是集吹奏、敲打、唱念、舞蹈、贊偈、手印、供養於一體的完整梵樂套曲。參演的30位僧人來自四川阿壩州壤塘縣藏哇寺,以覺囊梵樂傳承人、第47代活佛嘉陽樂住法主為首。
公元1027年,佛教“時輪”教法由印度傳入西藏。在時輪經的唱誦及其普及過程中,一種嶄新的佛教藝術形式———覺囊梵樂應運而生,傳延至今已逾千年,是藏傳佛教今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被譽為中國古代音樂的活化石,並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覺囊派梵樂既是佛教文化,也是地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寶貴遺產”,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王石說。
“如今我們已很難有機會聆聽原汁原味的古代音樂,許多古樂徒剩曲譜、詞,抑或已歷經多次編排”,王石認為,“覺囊古樂不僅具有極高的音樂學術價值,而且在人類學、語言學、民俗學、宗教學、中外文化交流史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許多古代音樂已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味”或黯然退出歷史舞台,但覺囊古樂卻傳延千年,且保存得相對完整,而幾乎未受到現代文明的衝擊和世俗浸染。原因何在?
嘉陽樂住法主揭秘說,這歸功於僧團這一文化載體,“覺囊古樂迄今仍未斷絕,是因為在歷史上的任何時期,許多‘勇士’為了繼承文化,用生命保護和弘揚,覺囊梵樂今日才得以如此健全、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