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音俠影姬祝山

梵音俠影姬祝山

梵音俠影姬祝山是玄幻小說,作者張洪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梵音俠影姬祝山
  • 作者:張洪能
  • 類型:玄幻
  • 連載狀態:連載中
內容簡介
引子 姬祝山在滇西金川縣境內。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二上姬祝山,盛讚姬祝山之四觀,曰:天下日、海、雲、雪得其一,以為奇絕,而姬祝山則一頂萃蓋天下,四觀皆具,可謂天下無雙。有詩為證:芙蓉萬仞削中天,博刮乾坤面面懸。勢壓東溟日半夜,天連北極雪千年。晴光西洱搖金鏡,瑞色南雲列彩筵。奇觀盡收今古勝,帝庭呼吸獨為偏。 姬祝山日、海、雲、雪四觀,乃是指一日之內便能盡看晨日之噴薄、洱海之漁影、南現之祥雲、玉龍之瑞雪。因此,自開山以來,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讚頌姬祝山風光的詩篇,抄錄與列位看官品讀:其一曰日觀:天門遙與海門通,夜半車輪透影紅。不信下方猶夢寐,反疑忘打五更鐘。 其二曰海觀:萬壑歸同一壑漚,銀河遙點九天秋。滄桑下界何須問?直已乘槎到鬥牛。 其三曰云觀:白雲本是山中物,南極祥光五色偏。驀地兜羅成世界,一身卻在玉毫巔。 其四曰雪觀:北辰咫尺玉龍眼,粉碎虛空雪萬年。華表不驚遼海鶴,崆峒只對藐姑仙。 可見姬祝山有雄險的山峰、奇秀的谷壑、旖旎的風光、萬千的氣象。 然而,姬祝山不獨是一座風光秀麗的名山,更是一座佛教之山。典籍載,佛祖弟子飲光持金襤袈裟、攜佛牙舍利在姬祝山"入定"等待百千萬年之後的慈佛降生,傳衣缽於後世。自姬祝山開山以來,不斷有名流賢士往姬祝山聽經讀書,探奇攬勝,櫛沐於經聲佛號之中,流連於晨鐘暮鼓之內,歷2400餘載。金雞擇址,迦葉布道,更兼山中奇峰匯聚,危崖嵌寺,壁立千仞,一山一石皆有鬼斧神工之妙,一草一木皆現靈光聖跡,故姬祝山歷代高僧輩出,香火不斷。 姬祝山上的金烏寺,聳立於羅漢壁前的一片台地,為十八世祖師金華長老運用大神通從風洞運來木料磚石所建,是姬祝山之千年古剎之一。昔金華祖師在姬祝山修行,以佛德教化八匪,引來八功德水,並親手植菩提、桫欏於廟前。幾百年後,金烏寺前古木參天。加之歷代僧侶苦心經營,至清朝後期,金烏寺已成為一座丹霞輝映於後,層林疊翠於前的金碧輝煌的廟宇。
清光緒十七年,金烏寺方丈本實大師自南滇雲遊而歸,帶回一個徒弟,取法號葦得。葦得虛心向學,並有極好的佛緣和極高的天賦,歷三載,便從本實大師座前習得參破讖語、風洞行走、打通任督二脈等幻化法門,又遍嘗姬祝山之百草,化成醫治百病的良藥驗方,為方圓百姓除病消災。後葦得從藏經洞深處尋得一異門典籍,求教於本實大師座前。本實大師曰:“此書雖屬異門,但可為我所用。弟子乃我佛門中有造化之人,可學而時習之,以光大佛德,教化蒼生。”此典籍名曰《望風觀氣》。
一日,本實、葦得正在佛前打坐,小沙彌慧空來告,說捨身崖上有一女子泣哭不止,欲尋短見。葦得一聽,道:“人命關天,待我去救來。”說罷,直奔捨身崖。葦得來到捨身崖頂,見小沙彌非空也在崖上。葦得問道:“弟子緣何也在此處?”非空道:“師父救我!”葦得納悶,問道:“慧空所說女子,難道是你?”非空道:“非也,師父且看。”葦得沿非空所指看去,只見一個豆蔻女孩兀立危崖之上,搖搖欲墜。
葦得奔過去,道:“女施主何必如此?”女子回頭,阻止道:“別過來,過來我就跳下去!”葦得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施主不可輕易處置!何況爾正當青春韶華之際,就是不報父母那養育之恩,也當駐留人間,享那天地人倫之樂,如此匆匆歸去,叫汝之愛人、愛汝之人悲傷欲絕,何益?”女子道:“休說甚么我之愛人、愛我之人,爾等和尚,講的是四大皆空,不食人間煙火,誰會念天地之間的情分?”葦得道:“僧有僧道,俗有俗道。我等雖置身青燈古佛之側,卻也曉得些天理人倫之事,我等又不曾害你,奈何又扯上貧僧?”女子道:“看你一副仙風道骨模樣,哪知也是個不曉事的和尚,罷罷罷,奴家今沒個說理的地方,何不以死謝了天下!”說罷,那女子眼睛一閉,縱身一躍,撲向蒼茫。非空一驚,叫出了聲。 葦得一看不好,也縱身一躍,一把扯住那女子,又借山崖上長出的樹枝一頓,然後向上一躍,竟帶著女子輕輕地落回到了捨身崖頂上。那女子睜眼時看見自己竟又回到了崖頂,一時驚得說不出話來。葦得道:“女施主已死過一次,接下來不妨把事由說與貧僧一聽,看貧僧能否替你解得?”女子朝非空瞟了一眼,道:“怪只怪眼前這個無情無義、殺千刀的小和尚!”葦得瞥了一眼非空,非空嚇得低下頭去。原來那非空原名秦紹儀,乃林家堡人氏,曾與眼前這個林姓女子智玲自幼訂親。無奈非空自小喜念佛門經卷,愣是說通了父親,來到姬祝山修行。智玲不捨,尋到姬祝山來。誰知非空只是不肯回去。智玲見青梅竹馬的非空不肯回家,萬念俱灰之下以死相逼。
葦得問明情由後道:“女施主也不必性急,不如我與你以五年為期,到時定與你一個交代,如何?”智玲道:“韶華易逝,奴家有幾個五年?”葦得道:“我看你不過十三四歲年紀,五年後也不過十八九歲,正是大好年華時候,諸事都還不晚!”智玲道:“如此,全憑大師做主,大師當替奴家開導於他,萬萬不可負了奴家情意,滅了兩家秦晉之約!”葦得道:“諾!”智玲剜了非空一眼,戀戀而去。
後本實大師雲遊海外講經,委弟子葦得做了金烏寺的住持。臨行前,本實大師把葦得喚至禪房,親手將一枚鳳凰紋的純金器物交與葦得,道:“此乃金烏寺的鎮寺之物,謂之金烏,乃古代先人后羿用神箭射落的九個太陽之一,隕落後被人拾得,輾轉送至金烏寺。先師念其為上天之物,故敬惜有加,作為鎮寺之寶,代代相傳至今。今日為師將遠遊海外講經,故將其傳於你手,須好生敬奉,永傳千古。”葦得應諾。 葦得送本實大師至山前。本實大師留下偈語,曰:“光明世界,金烏燦燦;八猴禮佛,功德圓滿。” 第一回 古禪院結緣現佛光 羅漢壁大師訓神猴 農曆四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誕辰日,也是姬祝山一年一度的浴佛節。浴佛節這天,山上各大寺院置佛太子金身小像於廟前,盛來花香聖水為佛身洗禮。這一日,所有僧尼、居士、俗家弟子都要前來浴佛。他們會拿起備好的法器,盛起一勺勺聖水,輕輕地澆在佛像身上,洗去佛像身上的塵埃,恭迎聖佛駕臨人間。金烏寺也不例外。
佛歷2438年的浴佛節這天,金烏寺準備了盛大的浴佛場面,寺里修行的僧俗和山下趕來了香客二百餘人,一大早就在廟前忙碌,又是灑掃,又是挑水
寺廟前擠滿了人,有的是佛教信徒,也有的是專程來朝山看景的人。在各種行色的香客之中,有一個面色紅潤、舉止儒雅的中年男人,帶著一個家僕,最先到的金烏寺,那時天色將曉,百鳥初鳴,看那情形,想必是一夜未宿,趕著星月而來。因為即使是從山腳至金烏寺,少說也有小半天的路程,不披星戴月而來,豈能在曉風瑟瑟時抵達?這個男人一到金烏寺就幫著擔水灑掃,忙得一臉熱汗。
葦得,一個額寬面闊、眉目和善、兩耳垂肩的中年和尚,是金烏寺的住持。當他看到這個最先到達的香客時,心中掠過一絲佛喜,隨即安排了幾個小沙彌給他和他的家僕端水淨面,排了齋飯。飯畢,葦得在與這箇中年男子攀談中得知他叫趙峻,系金川縣城人氏,在城中為商,頗有家私,因先前罹難中得遇恩人,想結一段佛緣,以了卻一樁心愿。葦得聽了趙峻的想法後暗暗高興。因為昨日參禪時已有吉兆預示,金烏寺將有大善之人前來結緣。葦得已看出趙峻即是向佛、向善之人。因忙於安排浴佛儀式,葦得匆匆叮囑了趙峻幾句,就忙活去了。
日上三竿時分,諸事已畢。廟前的台地上鋪滿了新鮮的松針。台地四周的樹上掛起了紛紛揚揚的三色經幡。寺里焚起香燭,使整個場面沐浴在香霧之中,這份熱鬧,盛況空前。
葦得檢點完各切事項,看了看時辰,便開始主持浴佛儀式。 首先進行的是恭迎佛像。葦得攜僧眾搭衣持具,走上大雄寶殿,按東西序次分班而立。磬聲響起,葦得向上頂禮三拜後,便有身旁六位僧人出班恭迎佛像。二位引禮僧手執引磬,二位執事僧托香盤,葦得主法居後,侍者隨行,僧眾同聲唱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佛太子金身小像被從經樓上迎到大殿中,葦得上香、展具、頂禮三拜,僧眾一起唱贊:“稽首皈依大覺尊,無上能仁,觀見眾生受苦辛。下兜率天宮,皇宮降跡,雪嶺修因。鵲巢頂,三層壘,六年苦行。若人皈依大覺尊,不墮沉淪。”時金烏寺大殿內鐘鼓齊鳴。葦得將佛像安座金盆中,又上香、展具、向佛頂禮九拜。僧眾同念《沐浴真言》,三稱“南無香雲蓋菩薩”,然後唱贊:“菩薩下雲中,降生淨飯王宮。摩耶右脅娩金童,天樂奏長空。目顧四方周七步,指天指地尊雄。九龍吐水沐慈容,萬法得正中。” 接著,僧眾將佛太子金身請至台地中央的蓮台之上。這是一尊光芒耀眼的金身佛像,他面朝西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站立於金盆之中。佛像兩側,兩隻銅鑄佛鼎里滿盛清澈潔淨之水,水中漂著象徵著“一花開五葉,功果自然成”佛理的五色花瓣。兩隻熠熠生輝的銀勺,平順地置於佛鼎邊上。來自山下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在佛身兩側站立,等待著為佛太子沐浴。
磬聲再起,葦得復頂禮三拜,恭恭敬敬地念了頌詞。僧眾同唱了《佛寶贊》,又唱《贊佛偈》道:“佛寶贊無窮,功成無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覺道雪山峰。眉際玉毫光燦爛,照開六道昏蒙。龍華三會願相逢,演說法真宗。”唱畢,葦得念道:“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葦得念罷,僧眾依次繞佛,邊繞邊念:“南無娑婆世界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類化身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繞佛完畢,僧眾排成長隊行至佛像前,輕輕地拿起銀勺,為佛太子沐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