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特·梵谷(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畫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梵谷出生於1853年3月30日...
文森特·威廉·梵谷(荷蘭語: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梵谷早期只...
提奧·梵谷(Theo van Gogh,1857年5月1日一1891年1月25日)荷蘭商人。巴黎畫商,著名畫家文森特·梵谷的弟弟,也是梵谷一生中的朋友和知己。...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是多洛塔·科別拉、休·韋爾什曼執導的傳記類動畫影片,由道格拉斯·布斯、羅伯特·古拉奇克、西爾莎·羅南、艾莉諾·湯姆林森等出演,於2017...
《中國梵谷》是由荷蘭Trueworks、深圳世紀映像出品,余海波、余天琦聯合執導的紀錄片,於2016年11月在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ADFA)首映。該片講述世界最大的油畫...
梵谷,一個天賦異稟且卓爾不群的畫家,用手中的畫筆描繪了絢爛卻短暫的一生。平日我們所接觸到的梵谷,僅僅是那些標有天價的油畫。對他曲折的人生經歷卻知之甚少。...
《梵谷》是由莫里斯·皮亞拉執導的法國傳記電影,雅克·迪特隆、亞歷山德拉·龍東、貝爾納·勒科克等領銜出演。該片講述了梵谷最後67天的生活:1890年春末,梵谷搬到了...
《星月夜》,也被譯為《星夜》(The Starry Night) (荷蘭語:De sterrennacht)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谷於1889年在法國聖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裡創作的一幅...
《播種者》是梵谷(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創作於1888年 6月的一幅畫布油畫 (Oil on canvas)。尺寸:64x80.5cm;現存:奧特羅,克...
鳶尾花(Irises):是荷蘭畫家文森特·梵谷一幅作品,創作於去世的前一年1889年5月,當時梵谷進了法國聖雷米(Saint-Rémy)的一間精神病院,在那裡畫成。作品現收藏在...
《玫瑰》(Roses)是1889年梵谷創作的一幅油畫,收於於日該國立西洋美術館。...... 《玫瑰》(Roses)是1889年梵谷創作的一幅油畫,收於於日該國立西洋美術館。...
《第一步》是1890年荷蘭畫家梵谷創作的一幅油畫。...... 《第一步》是梵谷臨摹自米勒的同名作品,兩位畫家分別繪於1858年和1890年。畫面是一塊農村的耕地,背面是...
梵谷墓位於法國瓦茲河畔的奧維爾小鎮,是文森特·梵谷與其弟弟提奧·梵谷的合葬墓地。過多的訪客和地理環境使梵谷墓受損嚴重,當地梵谷協會與議會共同發起集資活動,將在...
《梵谷的臥室》是梵谷創作的油畫風景。現收藏於阿姆斯特丹國立梵谷博物館。...... 《梵谷的臥室》是梵谷創作的油畫風景。現收藏於阿姆斯特丹國立梵谷博物館。...
《麥田裡的烏鴉》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 文森特·梵谷一生中最後一部作品。1890年7月29日,因精神疾病的困擾,在法國瓦茲河開槍自殺,時年37歲。...
《梵谷的吊橋》是梵谷的一幅名畫,其原型就是位於亞耳市區以南3公里處的一座吊橋。...... 《梵谷的吊橋》是梵谷的一幅名畫,其原型就是位於亞耳市區以南3公里處...
《梵谷之眼》是2005年上映的美國傳記、劇情片電影,由Alexander Barnett執導,Dane Agostini及John Alexander等主演。《梵谷之眼》講述了梵谷在聖雷米精神病院度過的12...
致梵谷的愛劇情 編輯 通過動畫師手繪的120幅梵谷畫作,試圖探索梵谷的精神世界與死亡之謎[1] 。致梵谷的愛獲獎記錄 編輯 2017年6月,獲得預告片界奧斯卡最佳外語...
麥田上的鴉群(Wheat Field with Crows):是文森特·梵谷在1890年7月創作的油畫作品。《麥田上的鴉群》作為梵谷最強大,最具激烈爭論的畫作之一,在其作品中脫穎...
《梵谷和我》是一部由 [加] 沙恩·皮科克 所著的兒童繪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發行。...
《渴望生活:梵谷傳》是歐文·斯通年僅二十六歲時的作品。歐文·斯通認為,最能打動讀者的不是名人深厚的成就和輝煌,而是他們追求和探索的過程。七十餘年來,梵谷...
《向日葵》(法語:Les Tournesols;荷蘭語:Zonnebloemen;英語:Sunflowers),是1888年8月—1889年1月期間荷蘭畫家文森特·梵谷所繪製的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為主要內容的...
梵谷故居,是梵谷最後生活並去世的地方。梵谷故居位於法國奧維爾小城(AUVERS-SUR-OISE),在巴黎近郊30公里的瓦茲河右岸,梵谷生命的最後70天就是在這裡度過的。1890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