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爾卡莫尼卡谷地岩畫

梵爾卡莫尼卡谷地岩畫

梵爾卡莫尼卡谷地岩畫(Rock Drawings in Valcamonica),上萬年前的石刻岩畫。梵爾卡莫尼卡谷地位於義大利北部倫巴第區的阿爾卑斯山脈南麓峽谷之中。在這個長達70公里的峽谷中的2400塊巨大岩石上,共有14萬幅內容極為豐富、意義十分重大的岩畫。這些石刻畫於公元以前刻成,是關於人類祖先活動的寶貴記錄。197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作為人類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梵爾卡莫尼卡谷地岩畫
  • 外文名:Rock Drawings in Valcamonica
  • 地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位於:義大利北部倫巴第區的阿爾卑斯
岩畫歷史,壁畫簡介,壁畫特點,壁畫製作,民族簡介,石雕畫廊,反映內容,文化遺產,大麥地岩畫,簡介,遺址的保存,

岩畫歷史

壁畫簡介

就像一本打開了的畫冊,梵爾卡莫尼卡谷地岩畫以藝術的形式記錄了此地的先民,從遠古的狩獵時代到近代農耕部落生活演變的連續性篇章。岩畫的創作年代最早可追溯到1萬年以前,當冰川從阿爾卑斯山完全消退之後,梵爾卡莫尼卡山谷逐漸形成了布滿沼澤的自然環境。到距今1萬年左右, 一些半遊牧的狩獵部落在梵爾卡莫尼卡河谷定居下來,繁衍生息,並開始雕刻岩畫。
在最初的兩千年間,岩畫的內容只是一些大型野獸。其中有一幅,雕刻了一隻鹿被標槍刺中,長著兩支長角的頭部正在扭動掙扎著。人們把這一時期稱為前卡莫尼卡時期。

壁畫特點

通過對石刻畫的技巧、風格和各個時期的內容和研究表明,這些石刻藝術是隨著梵爾卡莫尼卡人的社會和經濟結構演進而變化的。
在距今8000年前,梵爾卡莫尼卡谷地的岩刻中出現了人物的形象,表現最多的是祭祀和一些典禮儀式場面,先民們有的在祈禱,有的在朝拜,有的面對太陽,有的匍匐在某些動物圖像的面前。
隨著時間的推移,岩畫中更多地出現了人類生產活動的景象。在大量的岩石雕刻中,有許多幾何圖形和神秘符號, 如各種曲線、梯形圖、網狀物等。 這些圖形似乎已在向表意符號發展,說明卡莫尼卡的岩畫不只是刻畫眼前的生活情景, 而且還包含其他更多的東西。有人認為:卡莫尼卡人當時已經到達發明文字的門檻, 但遺憾的是,他們最終未能跨過這一步。

壁畫製作

從公元前3300年起,梵爾卡莫尼卡岩畫上開始出現四輪車、工具和武器,人物、動物的石刻畫更趨複雜,在構圖上也更加細緻,體現了人們對次序和空間的新觀念。
公元前2000~前1000年,即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隨著農業的發展,梵爾卡莫尼卡人的社會組織再次發生變化,除專門從事生產糧食的人外,還出現了工匠和商人、武士和巫師。這時的岩畫上出現大量的武器:戟、三角形匕首,同時還出現刻制在巨石上的紀念碑式的岩畫。這種紀念碑式的岩畫往往有較完整的構圖, 畫面上有武器、符號以及人物和動物等。
青銅時代梵爾卡莫尼卡岩刻的最集中點,位於納奎尼(現已開闢為國家岩畫公園)。在納奎尼的一塊大岩石上, 密密麻麻地布滿了876個形象, 共屬於五個層次的雕刻,發現有50處覆蓋的地方。
梵爾卡莫尼卡岩畫筆觸粗獷有力,畫面豐富生動,反映了史前人類的經濟、社會、文化和宗教的演變,為研究史前的人類的習俗、日常生活和思想提供了極寶貴的資料。同時,它也為人們了解遠古時代人類藝術表現形式的演化提供了可靠的證據。
到了公元前六七世紀,伊特斯坎的影響首次在岩畫上出現。在此後的大約200年間,從大量岩畫上刻畫的武器、服飾上都可以明顯地感到伊特斯坎風格,特別是當公元前五六世紀時,伊特斯坎的影響幾乎波及於每一處岩畫點。這時,岩畫中出現伊特斯坎的盾牌、頭盔、劍等。在伊特斯坎的瓶畫和墓室壁畫中可以看到伊特斯坎風格的圖形。

民族簡介

對讀者來說,也許伊特斯坎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名字。
距今約3000年前,曾有著一個古老的民族出現在義大利中北部的托斯坎尼地區生息繁衍,這個後來消失的民族就被稱為“伊特斯坎人”。當羅馬人發現這個民族時,他們自稱為梵爾卡莫尼卡人。之後,羅馬人把他們作為被征服的部落之一,納入羅馬帝國。
然而,在此前的兩千年間, 人們對於他們在羅馬帝國之前的情況一無所知。如果沒有後來岩畫的發現, 或許他們的過去將永遠是默默無聞。
卡莫尼卡岩畫發現於1956年,它們以最為直觀的形式,把在羅馬帝國的軍團到來之前的卡莫尼卡人的社會、經濟、生活、傳統、信仰等多方面的情況展現在世人面前,使今天我們對卡莫尼卡人的了解,比對任何一個史前時代的歐洲人群的了解都要多得多。
有一種觀點認為,托斯坎尼是義大利文化的根源,也是伊特魯里亞文明的搖籃。因為在此後的歷史發展中,這個古老的文明深深影響了古羅馬的生活方式、政治、宗教、欣賞和闡釋藝術的方法。
考古研究表明,雖然伊特魯里亞文明並非民族意義上的文明,但他們卻創造了一種鮮明的伊特魯里亞文化,他們的藝術對後來的羅馬文明有著極大的催化作用,為羅馬文明的極盛
準備了物質和精神條件,以至於影響到後來整個西方文明。很多人認為是羅馬人發明的羅馬數字其實是源於他們,羅馬帝國的前三位皇帝皆發跡於此。
這個自稱為梵爾卡莫尼卡人的部族, 早在公元前,就把他們的銘文刻在岩石上了,但他們用的是伊特斯坎的字母去拼寫當地的方言,而這種字母已經失傳了。
雖然我們至今無法解讀這些古人留下的銘文,但總有一天,人類會讀懂他們在大地上留下的“語言”,我們期盼著……

石雕畫廊

Rock Drawings in Valcamonica
在位於倫巴第平原上的梵爾卡莫尼卡谷地,發現有著一批最壯觀的史前岩石雕刻群--超過140,000幅的標記和圖案刻在岩石上已有8,000年之久,這些圖案描繪了當時的農業、航海、戰爭和魔法。
梵爾卡莫尼卡是意大最著名的石雕畫廊,位於義大利北部倫巴第區的阿爾卑斯山脈南麓的峽谷之中。在這個長達70公里的峽谷中的2400塊巨大岩石上,共刻有14萬幅內容極為豐富、意義十分重大的石刻畫。這些石刻畫是在公元以前刻成的,前後持續了大約8000年,是關於人類祖先活動的寶貴記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它具有"突出的全人類的人價值"。1980年將它列為"世界文物遺產"之一。
岩畫的創作年代最早可追溯到1萬年以前。當時,一些半遊牧的狩獵部落在梵爾卡莫尼卡河谷定居下來,並繁衍生息。大約經過400代之後,這些部落才被納入羅馬帝國。當時的羅馬人他們為梵爾卡莫尼卡人。梵爾卡莫尼卡岩畫就是卡莫尼卡人的藝術結晶。通過對這些石刻畫的技巧、風格和各個時期的內容和研究表明,梵爾卡莫尼卡石刻藝術是隨著梵爾卡莫尼卡人的社會和經濟結構的變化而變化的。
在最初的兩千年間,即早期的梵爾卡莫尼卡時代,岩畫的內容只是一些大型野獸,可以看出作者是些獵人。到新石器時代,人類的活動成為岩畫的主題,表現最多的是祭祀和一些典禮儀式場面。
約公元前3300年,三個新的因素使梵爾卡莫尼卡人的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第一是車輪的出現提供了新的運輸能力,增加了卡莫尼卡人進和商業活動和與其他部落接觸的機會;第二是冶煉術的出現,製造出了更好的工具,使物質財富大為增加,但由此也引出了對物質財富的保護問題;第三是糙石巨柱的出現,表現了一種新宗教的誕生,這種宗教後來在東起高加索、西至大西洋海岸的廣大地區傳播開來。由於上述三種因素,梵爾卡莫尼卡人的社會呈現出一種新的面貌,一方面是與外界的接觸增多,另一方面是內部的社會與經濟結構的變化。從此,表現人物、動物、四輪車、工具和武器的石刻畫更趨複雜。在構圖上也更加細緻,體現了人們對次序和空間主面的新觀念。

反映內容

公元前2000~前1000年,即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隨著農業的發展,梵爾卡莫尼卡人的社會組織再次發生變化。除專門從事生產糧食的人外,還出現了工匠和商人,武士和巫師。這時候的石刻畫裡,出現了一些新的形象和人物,如一些典禮場面、祭祀亡人、舞蹈和其他一些社會活動的場景,尤其是一些經濟活動或日常生活的情景。
梵爾卡莫尼卡岩畫筆觸粗獷有力,畫面豐富生動,反映了太古人類的經濟、社會、文化和宗教的演變,為研究史前的人類的習俗、日常生活和思想提供了極寶貴的資料。其久遠的藝術表現形式的演化也揭開了藝術史新的一章,並使人們對人類早期在構圖和配景上的最初探索也有了一些了解。
有一種觀點認為,托斯坎尼是義大利文化的根源,也是伊特魯里亞文明的搖籃。因為在此後的歷史發展中,這個古老的文明深深影響了古羅馬的生活方式、政治、宗教、欣賞和闡釋藝術的方法。
考古研究表明,雖然伊特魯里亞文明並非民族意義上的文明,但他們卻創造了一種鮮明的伊特魯里亞文化,他們的藝術對後來的羅馬文明有著極大的催化作用,為羅馬文明的極盛準備了物質和精神條件,以至於影響到後來整個西方文明。很多人認為是羅馬人發明的羅馬數字其實是源於他們,羅馬帝國的前三位皇帝皆發跡於此。
這個自稱為梵爾卡莫尼卡人的部族, 早在公元前,就把他們的銘文刻在岩石上了,但他們用的是伊特斯坎的字母去拼寫當地的方言,而這種字母已經失傳了。
雖然我們至今無法解讀這些古人留下的銘文,但總有一天,人類會讀懂他們在大地上留下的“語言”,我們期盼著……

文化遺產

在位於倫巴第平原上的梵爾卡莫尼卡谷地,有一批最壯觀的史前岩石雕刻群。在持續約8000年的歷史中,岩石上刻滿了超過14萬幅的符號和圖案,這些圖案描繪的主題是農業、航海、戰爭和魔法。

大麥地岩畫

大麥地岩畫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岩畫帶面積約450平方公里,遺存有史前岩畫1萬幅以上。在方圓6平方公里的原始環境中遺存岩畫個體圖像達8532個,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個體圖像1422個,超出了國際公認的世界岩畫“主要地區”規定標準的140多倍,堪稱世界之最。根據國際上通用的麗石黃衣測年,岩畫專家測得大麥地岩畫早期距今8000年到7000年左右,中晚期距今4000年到1000年,最早的岩畫在舊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之間。有關部門正積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梵爾卡莫尼卡谷地岩畫

簡介

大麥地岩畫
大麥地岩畫內容豐富,多是實物的象徵圖形,也有少量的表意圖形與符號,反映了古代人們的生活、生產、經濟狀況、心理活動和生存環境。岩畫多為鑿刻和敲擊,但製作精美,形象拙樸、生動。與世界上其他著名的岩畫相比,大麥地岩畫最大的特點是內涵極為豐富,它從多方面反映了中華先民火熱的生活、美好的願望和熱烈的情感。在岩畫密集地段,幾乎每塊石頭上都有岩畫,而且不少岩畫還是畫在其他岩畫上,畫面極具層疊感。大麥地岩畫的另一個特點是數量多。歐洲著名的洞窟岩畫數量並不多,少至100多幅,多則300多幅,沒有一處超過1000幅。澳洲岩畫、非洲岩畫雖然數量多,但分布星散。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岩畫委員會的規定,每1000平方千米的範圍內有10000幅圖形則可稱為世界岩畫的重點地區。大麥地岩畫則集中分布在15平方千米的範圍內,岩畫有3000多組,展現個體形象8453個,平均每平方公里遺存圖像到200多組,超出了世界公認的判定岩畫“主要分布區”限定標準的20倍,足可以稱之為重中之重了。
大麥地岩畫
大麥地岩畫,因為很有可能將中國文字的起源往前推5000年,而備受矚目。儘管此說目前尚無定論,但有一點毫無疑問——大麥地岩畫是一部遊牧先民的宏偉史冊!大麥地位於寧夏靈武水洞溝舊石器時代遺址的西北部,水洞溝遺址下層文化距今4萬年至1.5萬年,屬第四紀更新世晚期。水洞溝原始先民的足跡,通過賀蘭山與衛寧北山一直到達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地區和葉尼塞河上游地區,這一行程路線早已被20世紀30年代初期的考古發現所證明。賀蘭山與衛寧北山是古代原始先民北上的重要通道之一,大麥地又是這一通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因此人們經常在這裡憩息、休整、打獵、準備遠征,還製作了岩畫,記錄了他們的生產生活。

遺址的保存

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岩畫研究中心副主任束錫紅說,大麥地集中了這么多的岩畫,與它的地理位置有關,大麥地是遊牧文化和農耕文化的衝突地帶,從地質條件看,這裡的山體低矮、山坡和緩,岩面自然平整潔淨,是岩畫創作的天然畫板,而且這裡遍地是原生鐵礦石,十分堅硬,只要稍加打磨就可以作為天然的良好的畫筆,再加上氣候乾燥,受到的雨水侵蝕少。這些地理條件都讓大麥地岩畫得以良好的保存。
深處衛寧北的大麥地岩畫不好找,周圍是荒漠一片,了無人煙。李祥石說,目前進入大麥地的山口只有幾個,除了岩畫研究者和考古人員和當地少數幾個居民知道如何進入,一般人都不知道如何找到這個地方。也正因為大麥地岩畫這種隱秘性,使得直到今日,大麥地岩畫仍保存了基本的原生狀態,很少人為的破壞。
如今,遺留在崇山峻岭間岩石或崖壁上的岩畫,經歷了漫長歲月的風吹日曬、自然腐蝕,再加上日益頻繁的人類活動,損毀的程度正在逐步加劇。岩畫專家呼籲,我國岩畫的保存狀態堪憂,進行搶救性保護已迫在眉睫。由於缺乏有效的保護,這裡的一些岩畫已風化脫落,個別岩畫還被人為剝落,農民也常在刻有岩畫的岩石上休息、踐踏。原寧夏博物館館長、副研究員周興華說,岩畫的保存狀況令人心急如焚,在尋覓岩畫的過程中,經常發現熟悉的畫面已風化脫落成碎塊,原本完整的岩畫已變得殘破不全,因無知或有意毀壞的人為因素,往往發生在保護措施到位之前。據寧夏自治區文物局多年統計,賀蘭山的古代岩畫與崖刻題記,自從發現以來就遭到極為嚴重的破壞。1998年慶祝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40周年,發行的一套三枚《賀蘭山岩畫》特種郵票,郵票圖名分別為人面、射獵、公牛,其中最珍貴的公牛岩畫現在已蕩然無存。近年來,由於有關部門加強了管理,才使賀蘭山岩畫保護狀況有所好轉。中寧縣黃羊灣岩畫曾是寧夏岩畫中保存較好的一處,然而由於修建鐵路炸山採石,致使大批岩畫損失殆盡。20世紀90年代這裡尚有部分岩畫留存,而現在完好的岩畫已寥寥無幾。岩畫專家認為,由於岩畫遺存的特殊性,目前切實的措施是在岩畫分布相對集中的區域建立岩畫保護區,就地由專人保護,而對於散布易搬動的小塊岩畫,應登記建檔採取易地保護辦法,同時對於自然破壞嚴重且研究價值大的,應該採取物理化學或生物工程的方法進行加固與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