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淨山金頂古廟位於武陵山脈主峰,海拔2494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梵淨山金頂古廟
- 海拔:2494米
- 含義:武陵山脈主峰
- 通面間:13.7米
梵淨山是武陵山脈主峰,海拔2494米。它不但風景優美,而且文化內涵豐富,在明清時期就是聞名於世的佛教名山,遺留有許多文物古蹟。其中在新老金頂間主要有承恩寺、鎮國寺、九皇洞、通明殿、觀音殿、釋迦殿、彌勒殿及《敕賜重建梵淨山金頂序》等碑文,1982年被省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承恩寺:又名上茶殿,在金頂左側。始建於明初,後毀,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修復,康熙丙辰年重建。有正殿三間,通面間13.7米,進深9米,石牆厚0.5米,殘牆高2米,殿門完好,寺院正門額陰鐫“敕賜承恩寺”五字,兩側配殿八間,全寺占地1250平方米。現僅存部分殘牆。
鎮國寺:又名下茶殿,在上茶殿下方。始建於明初,在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清道光十年(1830年)、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解放後坍塌。占地1100平方米,除正殿、偏殿、僧寮、廚房依稀可辨外,僅存四周殘牆。現該廟已重修。
九皇洞:一天然石洞,在老金頂。寬100多平方米,洞門為塊石砌成,現保存完好。傳說明萬曆四十六年神宗皇帝之母李皇太后篤信佛教,前往此洞修煉。
通明殿:建於明代,在老金頂腳,離新金頂500米。據《銅仁府志》載:“敕賜碑在通明殿側”,方知道殿名,僅存遺址。
觀音殿:在新金頂半山凹隱處。始建於清雍正六年(1728年),由信士向文泋主持捐資新修,嘉慶二十六年(1821年)重修,面積約20平方米。
釋迦殿、彌勒殿:均位於新金頂上,分列左右,中間有金刀峽相隔,有天橋連線。兩殿始建於明代,建築格局基本相同,面寬54米,進深55米。據道光《銅仁府志》載:“釋迦、彌勒殿兩屋面因風峭,不可瓦,冶以鐵”。殿內原各有佛像一座,彌勒像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因戰亂遺失,鹹豐二年(1852年)又鑄彌勒、觀音像各一尊,後均遺失。傳說釋迦、彌勒曾在此傳法,殿後各有巨石,左為曬經台,右為說法台。兩殿中間的金刀峽壁上刻有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心題記游詩一首:“梵淨嵯峨淨□天,崇尊五嶽共巍然,古今世相生成佛,來往誰來□此山。一鳳山頭開玉闕,九龍池畔擁金蓮,楚南迢地肯相謁,也是前身有此緣”。詳細記載了清初至民國260多年間梵淨山金頂釋迦殿、彌勒殿古建築演變和朝山盛況。1982年,省文化出版廳文物處與江口縣人民政府共同投資,先後修復了釋迦殿、彌勒殿,並雕刻木質佛像於殿中,還修建了天仙橋和上金頂的道路,使此成為人們旅遊和朝山拜佛的好去處。
《敕賜重建梵淨山金頂序》碑:是梵淨山最為重要的文物,也是梵淨山的鎮山之寶。它位於新金頂東北500米處的老金頂腳,刻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高2.9米,碑心高1.85米,寬1.51米,碑上方陰鐫“敕賜”兩個大字,故俗名敕賜碑。字兩側為雲龍圖案,碑心鑲有陰鐫卷草紋。文字為北京戶部郎中李芝彥撰,碑文楷書,1349字,其中序文833字,附文516字,對梵淨山山形地貌、名勝風光、歷史沿革等有詳盡描述,內容豐富。是目前在梵淨山發現的時代最早、內容完整、保存完好的文物。其碑文為:
伏以,四海名山,九州巨鎮,十方淨土,眾姓福田!故東岱、西華、南衡、北常,悉帝王封禪之所;而玄寺、緇廬、青鴛、白馬,皆佛字接引之區。水上聞香,始辟漕溪法界;空中飛錫,因開潛麓化城。山以仙名,地靈人傑。竊見梵淨山壁立黔南之境,軸連楚蜀之間。仙洞靈台,鹹棋布而矑列;奇峰古剎,俱鳳翥而鸞翔。天心池、金沙池、九龍池,倒瀉銀河,無異臨海之桂鶴;太子石、青陽石、金子石、高標玉筍,不讓陳倉之鳴雞。獨紅雲頂為最奇,宜白蓮社之茂建。雪消六月千溪漲,洪溢江源;日轉雙巒萬壑陰,崇□□□。翻經台下,時看百鳥銜花;選佛場中,更有群龍蔭樹。何奈羊腸荊棘,遂會虎觀丘墟。九年之壁既頹,百神之殤安寄!寧惟遊人斷白薴之響,抑且景物負赤城之霞。而請曰肆今宇內提衡方岳者,僉謂兩間之巨鎮,所以立天地而不毀、冠古今而獨隆者,無如四大名山。而不知此黔中間之勝地有古佛道場,名曰梵淨山者,則又天下眾名岳之宗也!舊說者以彌勒、釋迦二祖分管世界,用金刀劈破紅雲頂,於是一山分為二山。是山也者,上之穹隆接天,而三十三天不為玄渺;下之厚重住地,而九土九京不為幽嵺。虬螭結幡,林木郁蒼;劍氣橫天,仙梯接斗。疊經台、煉丹台、層巒聳翠;獻果山、鳳凰山,飛彩流丹。四時有不謝之花,縭縭然蓬萊三島;八節有長生之景,柄柄兮閬苑瑤池。霞光萬道籠金鼎,普天聖真如雲集;紫輝千丈罩玉門,率土明神似雨臨。至若九十九溪一溪不知之說,尤見此山之廣大,寶藏興,貨財殖,囊括天地之萬有以為儲。且也,崔崔巍巍以示其險,默令進香鼎禮者履如夷;巉巉岩岩以惡其勢,陰使敬重三寶者率蒙善報。所謂大地乾坤,無邊法界,極樂天宮乎!蓋自開闢迄今,海內信奉而奔趨。不啻若雲而若水;王公大人之欽謁。恆見月盛而日新。久已靈馳於兩京、傾動於十三布政、勞旌於撫按、煩顧於道府,諸侯莫不期以魂交黃帝而夢接安期。古來得道成真,又莫不於斯凝神,於斯蛻穎。他如仙跡所遺,標題所載,種種燦著以殫述。既自播亂之後,傳聞四方,往來朝睹人希,非復舊盛,倘亦佛老運數之厄使然!第此山之靈異,千載一日也。竊計世道之興隆,佛神司命;而山嶽之顯爽,多自修悟。幸際仁明在位,故天哀名山之頹,而賜以欽命僧妙玄重建金頂正殿,足為萬聖臨鑾。蒙欽命撫按、道府各衙門作興允議然,而山連四府,當與國運俱隆。玉簡金書,佇見與人又並爛。山靈,謹序。
賜進士第北京戶部郎中李芝彥謹題
大明萬曆戊午仲春吉旦
碑文中,“敕賜”說明碑是皇帝命賜,體現了該碑的重要性;“壁立黔南之境,軸連楚蜀之間”介紹了梵淨山的地理位置;“崔崔巍巍以示其險,默令進香鼎禮者履如夷;巉巉岩岩以惡其勢”,“上之穹隆接天,而三十三天不為玄渺”,“天心池、金沙池、九龍池,倒瀉銀河,無異臨海之桂鶴;太子石、青陽石、金子石、高標玉筍,不讓陳倉之鳴雞”介紹了梵淨山的山形地貌;“至若九十九溪一溪不知之說,尤見此山之廣大,寶藏興,貨財殖,囊括天地之萬有以為儲”介紹了梵淨山的地廣物豐;“虬螭結幡,林木郁蒼;劍氣橫天,仙梯接斗。疊經台、煉丹台、層巒聳翠;獻果山、鳳凰山,飛彩流丹”、“翻經台下,時看百鳥銜花;選佛場中,更有群龍蔭樹”、“獨紅雲頂為最奇”介紹了梵淨山的旖旎風光。碑文涉及面廣,措辭嚴謹,彰顯了梵淨山的磅礴氣勢。文中最後的“天哀名山之頹,而賜以欽命僧妙玄重建金頂正殿,足為萬聖臨鑾”則對梵淨山重建的原因進行闡明。故此碑的價值對研究梵淨山的佛教興衰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