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具體介紹,部隊劃分,
具體介紹
梵淨山區位於貴州江口、印江、松桃等縣邊緣,方圓約350公里,主峰高2493米。這裡山高林密,人煙稀少,歷代是土匪出沒之地。1949年底到1950年10月,先後有多批國民黨軍殘餘部隊、地方保全部隊以及地主、惡霸、舊政權人員等竄入梵淨山,並成立了以彭景仁、聞希哲為首的“人民自衛軍”、“反共救國游擊隊”,匪眾達7000餘人。
部隊劃分
根據西南軍區指示,解放軍川東軍區制定會剿作戰計畫,由曾紹山、閻紅顏組成前線指揮部,統一指揮由川入黔的第31師和第32師、第180師各1個團,以及銅仁軍分區、酉陽軍分區等部隊,共14個營的兵力,圍剿梵淨山土匪。剿匪部隊劃分為三個集團:第31師為第一集團,第180師第540團和銅仁軍分區部隊為第二集團,第32師第95團和酉陽軍分區部隊為第三集團。從11月15日起,各集團分別由西北、東南、東北三個方向朝梵淨山區推進。會剿作戰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合圍進剿。15日至18日,剿匪部隊先後在野毛溪、秦川頂、太陽山、濫橋等地合擊白朝珍、楊卓之等股匪,逼其進入梵淨山合圍圈內。第31師進占原被土匪控制的印江縣城後,繼續向前推進,其他部隊也都按時抵達預定位置,形成對梵淨山的大包圍圈。從19日開始,剿匪部隊各集團在嚴密封鎖大小路口和水路的同時,分多路向心壓縮合擊。在剛家洞、冷家壩、買灣等土匪據點,與頑抗的土匪展開激戰,殲匪一部。第二階段為駐剿清匪。從11月下旬起,三個集團除留少數兵力繼續搜山外,大部兵力按照劃定的區域,分片包乾,清剿散匪。解放軍指戰員深入村寨,發動民眾,建立各級政權,組織農民自衛隊,廣泛宣傳中國共產黨的剿匪方針和政策,促使一大批流竄、隱蔽的匪眾紛紛自新悔過,少數頑固匪首也相繼落網。至12月15日,梵淨山會剿結束,共殲滅土匪12700餘人,繳獲各種槍6351支(挺)、炮彈子彈3萬餘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