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氏巨棘角鮟鱇,學名:Gigantactis vanhoeffeni (Brauer, 1902),屬於巨棘角鮟鱇科巨棘角鮟鱇屬的一種魚類,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
簡介,形態特徵,棲所生態,漁業利用,
簡介
俗名:深海鮟鱇
學名:Gigantactis vanhoeffeni
英文名:Vanhoeffen's whipnose angler
中文名:梵氏巨棘角鮟鱇 梵氏長角鮟鱇
科名:Gigantactinidae
科中文名:巨棘角鮟鱇科
同種異名:Gigantactis exodon, Gigantactis perlatus
世界分布:全球性
地理分布: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中國台灣分布於東北部海域。
模式種產地:East of Zanzibar, Valdivia sta. 239, 2500 m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息環境:大洋、深海、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0 - 5300米
最大體長:42 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否
食用魚類:否
觀賞魚類:否
學名:Gigantactis vanhoeffeni
英文名:Vanhoeffen's whipnose angler
中文名:梵氏巨棘角鮟鱇 梵氏長角鮟鱇
科名:Gigantactinidae
科中文名:巨棘角鮟鱇科
同種異名:Gigantactis exodon, Gigantactis perlatus
世界分布:全球性
地理分布: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中國台灣分布於東北部海域。
模式種產地:East of Zanzibar, Valdivia sta. 239, 2500 m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息環境:大洋、深海、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0 - 5300米
最大體長:42 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否
食用魚類:否
觀賞魚類:否
形態特徵
身體延長,體型較其它科別大(角鮟鱇科及鞭冠鮟鱇科除外),略為側扁;頭部占身體比例小,約35SL以下;吻觸手基部位於吻端。變態之雌魚與其它種類的差異在於吻觸手短於120 SL;約為93-105 SL;餌球不具乳突;下頜齒相對較短,最長僅2.8,排列成五列;尾鰭鰭條少於30 SL。吻觸手基部無細絲,後側略為扁平;餌球呈棒狀無末端延長;基部至發光器間具有黑色素及微細棘覆蓋;餌球基部具有一對較長之側附肢,末端有一至二對長分支及相當多之短細絲(圖26);上頜單側齒數32,約成一至二行重疊,最長1.2 SL;下頜單側齒數46,最長2.8 SL,排列長五行,一為外列,一為中列,三列為內列。背鰭鰭條5;臀鰭鰭條5;胸鰭鰭條16-17;最長尾鰭鰭條(2nd, 7th)21-27 SL,鰭條間連線膜相當發達,且具有微細棘分布。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光線微弱或無光線之深海區;幼魚為漂浮性,生活在食物豐富的海洋上層水域;變態期後的魚種則生活在遠洋深海中層或深層水域。
漁業利用
少見魚類,除學術研究外,無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