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壽寺

梵壽寺

江蘇無錫梵壽寺,位於無錫市惠山區洛社鎮楊市鎮北村,據現存石碑記載,梵壽寺始建於1109年,原名,宋極殿,相傳是宋13太子隱居民間所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無錫梵壽寺
  • 地理位置:江蘇省無錫市
  • 開放時間:早:9:00晚:5:00
  • 現任住持:曙凡法師
寺院簡介,歷史沿革,寺院住持,地圖信息,

寺院簡介

江蘇無錫梵壽寺,位於無錫市惠山區洛社鎮楊市鎮北村,據現存石碑記載,梵壽寺始建於1109年,原名,宋極殿,相傳是宋13太子隱居民間所造。
梵壽寺
廟裡敬奉的是民間傳說的十殿閻羅之第三殿宋帝王。據說宋帝王性情仁孝,心地純淨,然嫉惡如仇,明察秋毫,對散播邪知邪見者,誑誕不經膽大妄為者,忘恩負義污衊於人者、嗜殺成性殘酷狠毒者、為惡人狡辯脫罪者等等,絕不寬恕,必押墮該殿所設之種種地獄,因此民間對楊市宋帝廟非常敬奉。
歷史上梵壽寺香火鼎盛,梵音繚繞,特別是每年的農曆二月二十八日宋帝廟廟會期間,都會吸引成千上萬的香客、遊人和商販到楊市宋帝廟廟會進香、遊玩或擺攤。
解放後宋帝廟一度由國小和村辦企業占用,改革開放後經上級宗教部門批准更名為梵壽寺(宋帝廟)佛教活動點,成為無錫楊市地區合法的佛事活動場所。

歷史沿革

無錫梵壽寺始於東晉朝代,原名洪門寺,隋唐時期最為鼎盛,占地2.5平方公里,南至橫塘橋·北至錫溧運河·東至福山·西至匡橋直湖港,殿宇千間,佛像萬尊,後花園內奇花異草、假山危石、小橋流水、亭台樓閣,隋煬帝曾此駐游並賜名楊墅園。
北宋末年,毀於金兵之火,片瓦不存。明清時期,恢復重建,更名梵壽寺。太平動亂,再次遭毀,清末民初年代,再次重建。文革破四舊,數十間殿宇唯有宋帝殿殘存。
九十年代初,經宗教部門批准,茗山長老親筆題名,梵壽寺為合法佛教活動場所。
2011年正式恢復重建,如今擁有山門`天王殿`鐘鼓樓`三王殿`宋帝殿`財神殿`辦公樓`齋堂`觀音殿`地藏殿`大雄寶殿`萬佛殿`東西廂房`藏經樓等殿堂數十間,整座寺院完全依照起初唐代風格而修建。
2015年1月9日無錫梵壽寺舉行寺院落成法會。

寺院住持

曙凡法師,字號覲聖,江蘇泰州人氏,少時常聞佛法,親近諸山,九五年春,因緣具備,於鎮江焦山定慧寺禮拜茗山上人座下梯度出家,學習教義教規,虛年十五,幸得茗老寵愛,親自傳授並講解華嚴字母及諸多梵唄的要領,從而在以後的修學道路上墊下了良好的基礎。
梵壽寺
九六年於福建莆田廣化寺授得108天三壇大戒,求訪名師,拜會諸山,法師為了佛教的傳統文化更好的發揚和傳承一直精進努力著,也曾先後參學常住過金山寺,寶華山,祥符禪寺南普陀寺,二千零三年法師應邀前往新加坡龍華寺及圓覺中心參學深造,二零一二回國接受靈山無相長老委任,主持梵壽寺事務。

地圖信息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洛社鎮楊市園大街梵壽寺(書香桃苑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