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系列水平截面呈梯形的擋水支墩組成的壩。其擋水部分與支墩合為一體,是大頭壩的另一種形式,應建於岩基上。梯形壩的主要特點是施工略較一般大體積支墩壩簡便。與大頭壩相比,由於梯形壩水平截面呈梯形,不存在一個形狀突變的頭部,擋水部分的應力條件較好。缺點是壩體下游部分的厚度較薄,一般僅為擋水部分厚度的1/4,壩趾處的壓應力大,壩的側向穩定性差,對於高壩,需採取提高混凝土標號和設定肋牆等措施,以改善壩的工作條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梯形壩
- 外文名:trapezoidal buttress dam
1959年中國學者錢令希教授等提出了這種壩型,並提出了理論分析方法和光彈試驗研究成果。1979年建於廣西南寧市郊的龍門砌石梯形壩, 壩高32.6米, 壩段寬度12米, 上游坡度0.4, 下游坡度0.6,在兩個壩段的交接處,適當加寬,以布置止水設備。同一時期,在中國浙江省用混凝土材料建成了烏溪江湖南鎮梯形壩, 壩高129米,兼有非溢流段和溢流段。溢流段設5個溢流孔,每孔淨寬14.5m,由弧形門控制,最大單寬泄流量在100立方米/秒以上,另在溢流壩挑流鼻壩下設有4個泄水底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