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子果

梭子果

梭子果(學名:Eberhardtia tonkinensis)為山欖科梭子果屬下的一個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梭子果
  • 拉丁學名:Eberhardtia tonkinensis Lec.
  • :植物界
  • :雙子葉植物綱
  • :柿目
  • :山欖科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用途,藥用價值,保護方式,

形態特徵

喬木,高8-20(25)米,胸徑約20-40厘米;樹幹直,樹皮褐色,具白色乳汁;枝條圓柱形,淺紅色,有不太明顯的小縱條痕,嫩枝略被金紅色平伏絲狀絨毛,後漸無毛。托葉三角形,長1厘米,被毛,早落。葉近革質,橢圓形、長圓形或倒卵形,長15-30厘米,寬7-12厘米,先端漸尖或短尖,基部楔形,幼時被具光澤的絨毛,老時上面無毛,下面被金紅色平伏絲狀絨毛,具光澤,邊緣外卷,中脈在上面基部平而先端稍凸起,下面十分凸起,側脈16-25對,僅在下面凸起,第三次脈及網脈在兩面均明顯;葉柄長2-4厘米,粗,略被白色短絨毛或無毛,上面具小溝。花簇生於葉腋,花梗長約4毫米,被銹色絨毛;花萼(2)4(5)裂,覆瓦狀排列,裂片長圓形,長6毫米,寬2毫米,外面被銹色絨毛,內面無毛;花冠白色,無毛,花冠管近圓筒形,長3-3.5毫米,裂片5,每一裂片分三部分,中間線形,肥厚,先端內彎,長2-2.5毫米,為花瓣,兩側為花瓣之附屬物,膜質,寬大,花瓣狀,長3.5-4毫米;能育雄蕊5,花絲肥厚,基部加寬,鑽形,花葯卵形,基部心形,外向,室背開裂;退化雄蕊5,肥厚,鑽形,下部加寬,頂端有一未發育、薄、箭頭形的花葯。子房5室,無毛,花柱長1.5-2毫米。果球形至卵形,長4-4.5厘米,下垂,先端尖頭漸狹,綠色變黃綠色轉綠褐色至銹褐色,被銹色絨毛,5裂瓣室背開裂,柄長約1.2-1.5厘米,具肋,宿存萼三角形,長約6毫米;種子通常5,扁平,栗色,具光澤,長3.5-4厘米,寬2-2.3厘米,疤痕在腹面,長圓形。

分布範圍

產雲南東南部;生於海拔360-1800米的疏、密和混交林中。越南、寮國也產。
梭子果

主要價值

用途

種子油供食用或制皂;木材通直,結構緊密,材質堅韌,為極好的建築等用材。

藥用價值

味甘,性溫。養胃,健脾。歸脾、胃、大腸經。微香質潤。
驅蟲,蛔蟲,蟯蟲,鉤蟲。健脾消積。
主治蟲積腹痛,小兒挑食,疳積,乳食停滯,腹脹瀉痢。

保護方式

銹毛梭子果(梭子果中的一種較瀕危的品種,現為雲南省三級保護植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