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趣聞錄》是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向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梨園趣聞錄
- 作者:王向陽
- 出版時間:2014年9月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8137881
- 定價:32 元
- 裝幀:平裝
《梨園趣聞錄》是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向陽。
《梨園趣聞錄》是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向陽。內容簡介說青史、野史、軼史、辛酸史,全憑他一塊醒木; 表佳人、才人、趣人、尷尬人,且由你半抱琵琶! 全書分為德行、勵志、機智、詼諧、名利、辛酸、怪異、拾...
《梨園鴻雪錄》是在文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作者是翁偶虹。內容簡介 本書由翁偶虹弟子張景山先生從各類報刊上輯錄《翁偶虹文集》未編的文章,主要是翁先生寫於80年代的探討京劇等戲曲曲藝藝術的學術性散文,包括梅蘭芳的意象美學意識、高慶奎與李和曾、宋德珠及其宋派藝術,等等。評述涉及生旦淨醜諸行當,文筆生動細膩...
程硯秋三請俞振飛 老旦首座李金奎 北昆老藝人侯玉山 楊寶森別名“楊失伍”四大名旦中的尚小雲 著名武旦宋德珠 “金霸王”的癖好 吳素秋早年二三事 “舞台飛人”張德俊 梅派高足魏蓮芳 藝苑雙菊名坤伶 白玉霜與小白玉霜 豫劇名伶常香玉 越劇開山者姚水娟 ……梨園趣聞 戲迷逸事 生肖入戲 戲事雜談 曲藝內外 後記......
《故都宮闈梨園秘史》原為著名的戲劇史論家徐慕雲先生於三十年代為上海《申報》“遊藝界”專欄所撰寫的連載文章,記錄了清末梨園,特別是與清宮密切相關的名人逸事、掌故趣聞。本書從原有的一百五十九次連載中,精心篩選六十四篇,分門別類,編輯而成。本書與徐慕雲的另一部著作《梨園外紀》在時間、內容上相互映照,...
《梨園考論》是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尤白。作品目錄 序 戲劇界的一件大事――代序 引言 梨園的來歷 梨園的遺址 梨園的組織 梨園的演出節目 唐戲芻議 梨園祖師 梨園弟子的表演藝術 梨園弟子的服飾化妝 梨園弟子的生活趣聞 梨園在我國戲劇發展史上的重大影響 梨園對世界戲劇事業的貢獻 梨園中的馬球、...
梨園往事 義伶羅葵舫生前兩事足述 余叔岩不願出演的最大原因 電影公司宜請尚和玉攝製影片 金少山北上後大紅的原因 三劉之孝義節 貴俊卿尚在人間耶 羅百歲臨危猶作趣語 劉趕三二驢送喪 楊小樓亦崇拜李春來 南北各存一供奉 北平票界中兩位呆公子 某王爺演搭桌戲之趣聞 自作聰明反倒弄出笑話 憶劉鴻聲之暴卒 梨園...
養豹遭逮捕 第15章 侯老當年“救場”傳佳話 第16章 戲曲藝術家“讓戲”軼聞 第17章 楊月樓和暢音閣的傳聞 第18章 京劇大師赴朝慰問演出軼事 第19章 趙燕俠巧遇名師 第20章 高百歲智救田漢成佳話 第21章 “盔箱”高手閆世祥 第22章 名伶的悲涼人生 第23章 慈禧看戲的趣聞 第24章 梨園人士的苦樂人生 ...
《梨園擂台》是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新推出的一檔互動性、娛樂性的欄目。 《梨園擂台》顧名思義是以擂台賽為主體結構的形式,這是一檔屬於票友自己的,屬於觀眾自己的欄目,同時《梨園擂台》欄目是“戲迷票友電視大賽”的預演、是大賽的前奏,即為參加大賽的選手提供了展示才華和切磋技藝的機會,使他們取得寶貴的臨場經驗...
一個猴一個拴法 一個猴一個拴法,諺語。比喻對不同的教育對象,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釋義 比喻對不同的教育對象,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出處 馬清福《梨園趣聞軼事·一個猴一個拴法》: “ ‘一個猴一個拴法’,說得多么耐人尋味呀,它充分地形象地說明了這位戲曲教育家因才施教的授徒方法。”
為陝西文藝電台及衛星廣播撰寫並播講《張曉斌梨園趣聞》130餘篇、《戲曲名段點評》50餘篇;在陝西廣播電視報發表《戲苑趣話》專欄文章30餘篇等,總計逾百萬字。從1986年起主持戲曲演唱會逾千場,兩度獲陝西省優秀節目主持人獎。藝術成就入編《世界名人錄(中國卷)》《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中國專家大辭典...
一九八六年遊學杭州大學,一九九三年獲文學碩士學位,一直供職於傳媒界,任主任記者。酷愛古典詩詞、傳統戲曲和鄉土散文,現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散文學會理事。著有散文集《戲劇的鐘擺》《六零後記憶》《最喜小兒無賴》《梨園趣聞錄》《鄉愁中國》等。
羊人虎口,有去無還,諺語,拼音是yáng rén hǔ kǒu ,yǒu qù wú hái,意思是比喻落入險境,有死無生。釋義 比喻落入險境,有死無生。出處 馬清福《梨園趣聞軼事·有竅與無竅》: “陳德霖為慈禧太后演出《玉堂春》,扮演戲中的蘇三。……接著唱的原詞應該是 ‘羊入虎口,有去無還’。但這時候...
貌不驚人,言不壓眾,諺語。意思是才、貌都極平常,沒有一點兒出眾的地方。釋義 意謂才、貌都極平常,沒有一點兒出眾的地方。也說“言不出眾,貌不驚人”。出處 《陳公案》第十七回:“你們貌不驚人,言不壓眾,說句不客氣的話,你連我這樣現世報,也未必能趕得上。”馬清福《梨園趣聞軼事·“我受您的益處...
中卷為《後台好戲》和《梨園趣談》,涉及梨園掌故、名伶逸事趣聞等,是十三郎親身經歷。此外,也包括他曾編過的名劇本事、曲文節錄及劇藝心得等。下卷為《浮生浪墨》,題材圍繞十三郎的生活,觸及包括交遊、病況、感觸、時事等主題,內容豐富,另外也透露對生活的看法、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宗教觀和藝術觀等。...
20世紀40年代中葉,上海長樂路上鬧中取靜的一幢小洋房裡,居住著梨園大師周信芳和妻子裘麗琳。這裡是文人墨客的寶地,是戲裡戲外的才子佳人的樂園。1946年,一聲嘹亮的嬰兒啼哭打破了周公館往日的寧靜,周家的四小姐從天而降,為這個和睦美滿的家庭錦上添花。那年周信芳已逾知天命的年齡,老來得女,自是寶貝得難以...
1876年)之冬。分上、中、下三卷。上卷為《品花 》,集同光年間梨園名伶朱靄雲等二十二人的色、藝、行作簡要的品評。文中並對其有關係的人,如兄弟、門生等十人有所涉及。中卷為《詠花》,輯錄諸伶堂聯和詠贈的詩詞。下卷為《嘲花》,共十六則,類似今日之劇壇趣聞,亦可一觀。
2002年開始,在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主持戲曲競技類節目《梨園擂台》和戲曲專題類節目《戲苑百家》 ;同年起主持央視綜藝頻道《與您相約》。2003年起,主持央視國際頻道編輯類、文藝專題類節目《中國文藝》;同年北京電視台分別在《往事在說》 等節目中為趙保樂作專題專輯。2004年,主持央視春節聯歡晚會,與朱軍、周濤、...
涉及程長庚各種不實的趣聞、軼事,已經不勝枚舉,我們不能再把更多的錯誤留給後人。關涉程長庚之檔案資料有舁平署檔案與程氏家譜,可惜內容太少。其他資料以史料價值而論,倦遊逸叟《梨園舊話》、《都門紀略》為第一等,以作者曾親接程長庚之故。陳彥衡的《舊劇叢談》、周明泰的《道鹹以來梨園系年小錄》、齊如山...
、《精神號》、《文藝特刊》等專輯。各期分設“插圖”、“臉譜”、“京劇”、“崑劇”、“新劇”、“戲考”、“戲劇新聞”、“遊藝附錄”、“時事小曲”、“戲劇談話會”、“票房”、“票友之笑話”、“伶界趣聞”、“軟事”等欄目。其文章內容有三類:一、新劇和票房類,如《二十年來之新劇變遷史》...
伴隨這些遺作,流傳下來他的許多趣聞軼事。下面再舉幾件,以饗讀者。據說有一年正月,土門堡的人請大靖花莊子的戲班唱戲,請胡發科給戲台作一副對聯,胡發科略加思索,撰出一副:梨園子弟登場,前場後場,官場面場,總要排場,會場中盡成樂趣;花莊父老獻戲,本戲折戲,早戲晚戲,莫當兒戲,遊戲處都是文章。"...
梨園名流助學義舉 “四小名旦”與“四白蛇傳”粉墨登場老報人 評書名家“品八套”京劇名伶迷評書 舞台戲聯多警世 文玩書畫 古玩雜談 故宮中的兩組珍寶 瀋陽金佛被盜疑案 鄭振鐸義保古董 小金像讓位大銅佛 稀世珍寶大玉佛 琢玉宗師潘秉衡 北京景泰藍 北京的料器 漫話“北京皇宮花”北京內畫鼻煙壺 寶石旱盆景 花木盆景...
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底,由程長庚呈請,楊月樓被保選為四品頂戴的精忠廟(梨園公會前身)廟首併兼領三慶班。1882年程長庚去世,接掌三慶班近十年之久。在京、滬享有盛名。光緒十四年(1888年)十一月經張淇林保薦,與王楞仙同被選入清宮昇平署,進宮承差,供奉內廷,曾為慈禧太后演出。光緒十六年六月初一故...
梨園談往 譚鑫培台上應變趣聞 譚鑫培冷語謔名伶 臨場抓詞 譚鑫培拒演“勸進”戲 譚氏壽終記 話說譚鑫培之死 梁任公題譚鑫培漁翁蓑笠圖 談談譚叫天 談譚派 述研究譚調之心得 從譚鑫培談到梅蘭芳赴俄 京劇老生流派綜說 京劇藝術大師譚鑫培 譚鑫培和京劇流派的形成與發展 附錄:譚鑫培藝術年表 譚鑫培家系表 譚鑫培研究...
該書捕捉的是晚清和民國這一段中國伶人最輝煌也是最詭異的時期,以舊時明星們的浮沉哀榮為鋪墊,折射出中華近代大歷史的悲歡離合。乾隆皇帝與京劇的淵源,徽班進京歷史與趣聞;梨園生活要素:關公、鴉片與扔鞋各自究竟如何;譚叫天戲裡戲外跌宕起伏;梅蘭芳的風情與風流——盡在本書。本書不僅改變了傳統對於梨園和藝人的...
《凡人品戲》是2013年1月由河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石呈祥。內容簡介 《凡人品戲:又一村集》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資深觀眾、頂級戲迷撰寫的京劇文集,共收入38篇文章,中心內容是如何品戲,告訴您如何欣賞京劇傳統經典劇日,解答您在京劇欣賞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還有梨園軼事、京劇史實考辨等內容。《凡人品戲:...
《魅·生》是2011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二十四陸新之。內容介紹 本書講了一段有趣的關於中國伶人的歷史以及背景下的中華近代大歷史。乾隆皇帝與京劇的淵源,徽班進京歷史與趣聞;梨園生活要素:關公、鴉片與扔鞋各自究竟如何;譚叫天戲裡戲外跌宕起伏;梅蘭芳的風情與風流--盡在本書。本書不僅改變了...
杜美如所回憶的真實生活的“劇情”,比戲劇故事更跌宕起伏。從她的經歷中,可以窺見杜氏家族生活的細節。尤其杜美如的母親出身京劇世家,受其影響杜美如本人也對京劇頗有研究,她親歷梨園圈裡的軼事趣聞,對於民國時期京劇藝術發展的研究也提供了一些佐證。本書敘述流暢生動,圖文資料豐富翔實,可讀性強。
此12餘則,或自不經見之材料中錄出,其意在鉤沉;或考證作者;或考證作品;亦有意在評賞者。其卷一皇甫松醉鄉日月記中語不見全唐文,卷六禪月懐王慥詩所引貫休詩,不見全唐詩。本書個別條考察了唐代梨園及樂府曲調。本書卷六契丹文妃作史詩記述遼天祚文妃詩一首。遼詩傳世甚少,此雖僅一首,亦足珍貴。本...
上篇“梨園舊事話滄桑”,重點寫了筆者在地方劇團工作十多年的蹉跎歲月,師傅們的言傳身教及難忘的師生情誼;寫了筆者的大師兄和大師姐對筆者的關心與關愛;寫了同門師兄師姐的友情與趣聞軼事。中篇“竹蘭之誼話友情”,重點記述了筆者和書畫藝術界,以及出版發行界朋友們的友好情誼。下篇“陽羨拾珠話紫砂”。記述...
《戲苑百家》欄目作為央視的戲曲訪談節目於2006年全面改版,為您帶來嶄新而徹底的視聽心靈震撼。或許,她正是您期許已久的小洞天,意想不到的驚訝與滿足將在此源源不斷。聽戲還不過癮,讓我們走近藝人,也為他們心底的聲音拍案叫絕吧。這裡,有您正在關注的當紅名角,有您翹首以盼的梨園常青。播出信息 欄目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