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學院文法學院(以下簡稱“文法學院”)為梧州學院內設的一個二級教學單位,成立於2014年4月1日,其前身是2006年9月設立的法律與公共管理系和中文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梧州學院文法學院
- 簡稱:文法學院
- 級別:二級教學單位
- 成立時間:2014年4月1日
專業介紹,辦學理念,發展目標,建設思路,人才培養,
專業介紹
文法學院設有法學、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哲學、漢語言文學、新聞學6個專業教研室。為了加強對教學科研工作的管理,成立了教學指導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和教學督查組。
開設的招生專業有法學、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哲學、漢語言文學、新聞學6個本科專業和法律事務1個高職高專專業,涵蓋法學、公共管理、哲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5個一級學科。目前全日制在校學生1651人,其中:本科生 1555 人,專科生96人。
文法學院擁有一支政治素質高,教學科研能力較強,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學緣結構較為合理,創新意識較強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94 人,其中:專兼職教授 8 人,副教授25人、講師 42 人,博士(含博士生)18人,碩士62 人。教師入選廣西第一批卓越學者1人。“西部之光”訪問學者1人。
辦學理念
以學校的辦學理念“以育人為根本,以教學為中心,以人才為支撐,以服務求發展。”作為學院辦學的指導思想。
發展目標
力爭建設成為師資隊伍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學緣結構合理、學科專業有鮮明特色、管理規範、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較強的教學科研機構。
建設思路
以套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夯實基礎,強化內涵建設,培育特色,以改革為動力,以人才為支撐,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管理求效益,努力提升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實現跨越式發展。
人才培養
根據“實基礎,適口徑,重能力,能創新”的總的人才培養要求,培養具有良好人文素養、紮實專業基礎、合理知識結構、適應廣西特別是梧州市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面向“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和珠江—西江經濟帶”,面向基層、富有實幹精神和較強創新意識的套用型人才。
學院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探索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近年來學院教師承擔各級各類科研、教改項目共130多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項,省部級 18 項。各類科研成果獲獎近 40 項;公開發表論文 500 余篇。提高教學改革,教學質量逐年提高。例如,法學專業學生參加國家司法考試,2008級54人參加考試,通過率為46.29%;2009級78人參加考試,通過率為66.66%;2010級102人參加考試,通過率為61.76%。司法考試通過率位居廣西高校法學專業前列。
2009年“經濟法學”、“文藝學”被列為校級第一批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2010年“經濟法學教學團隊”被列為校級優秀教學團隊建設項目,2013年“中國語言文學”被確定為學校碩士學位授權建設支撐學科,2013年“西江流域民間文獻整理及其俗字研究創新團隊”被確定為廣西高等學校高水平創新團隊。
學院秉承“明德 博學,求是 創新”的校訓,營造良好的學風,努力發揮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的功能。學院高度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和就業工作,與梧州市兩級人民法院、梧州市兩級人民檢察院、梧州航道管理局、萬秀區、長洲區人民政府、廣西文威律師事務所、梧州廣電局、梧州日報報社、西江都市報報社等20多家單位建立了教學科研實習基地。建設有模擬法庭、電子政務實驗室、非線性編輯實驗室、多媒體語音室、錄播室等實驗實訓室。近三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超過90%。2011年、2013年榮獲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