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紋雞籠鯧生活於1~50公尺海域,棲息於沙泥底質的淺水區,常在港口或沙洲等地區出沒,屬中下水層魚類。雜食性,以藻類及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繁殖期在春季,至近岸處產卵。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條紋雞籠鯧
- 拉丁學名:Drepane longimana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有頜上綱 _硬骨魚綱
- 亞綱:幅鰭亞綱
- 目:棘鰭總目 _鱸形目
- 亞目:鱸亞目
- 科:鱸總科
- 分布區域:台灣 福建 廣東 廣西
- 學科:生命科學
簡介,習性,特徵,分布,附記,原始文獻,模式產地,生境,資料來源,
簡介
條紋雞籠鯧(學名:Drepane longimana)為輻鰭魚綱鱸形目簾鯛科雞籠鯧屬的魚類,俗名蜈蚣鯧、婆心鯧、菸袋鯧、雞鯧、龜花鯧、香鯧條紋雞籠鯧體側扁,略呈菱形。俗稱蜈蚣鯧、雞鯧、香鯧、龜花鯧、菸袋鯧。雞籠鯧科的一種。體甚側扁、呈高菱形,背鰭起點處形成最高點,胸鰭鐮狀,腹鰭第一鰭條呈絲狀,尾鰭後緣呈雙截形或凹形。體呈銀灰色,體側有4~9條黑色橫帶,頭及體側尚有密布的暗褐色小細點。生活在近岸淺海,有時進入河口鹹淡水中。為底拖網、定置網所兼捕。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各溫帶、熱帶海域,我國產於東海南部和南海。漁獲體長在100毫米左右,大者150毫米,產量不大.較雞籠鯧為多。可油炸或醃製鹹於魚,一般作為雜備運銷。
習性
雞籠鯧科、體形與斑點雞籠鯧相似,其不同點:體側有4-9條深色橫帶;鰓蓋膜連於峽部,但不癒合成皮褶;背鰭通常有8鰭棘,以第三鰭棘為最長;鰾兩側各約有15對分枝很多的細盲管。暖水性魚類。體長一般100毫米左右,大者可達200毫米。棲息於近岸淺海,亦會進入河口鹹淡水處。為廣東沿海一帶習見種。體形較小,但數量較斑點雞籠鯧為多。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中國產於南海和東海。
特徵
體側扁,略呈菱形。頭部陡斜,口小可向下突出,眼大。體色為銀白或銀灰色,具8~9條暗色橫帶。胸鰭呈鐮刀狀是本科特徵,側線成弧形,尾鰭楔形。
分布
印度-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南部、北部、東北部及西部海域。
分類系統: | Animalia:動物界 -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Osteichthyes:硬骨魚綱 - Perciformes:鱸形目 - Percoidei:鱸亞目 - Drepanidae:雞籠鯧科 -Drepane: |
學名: | Drepane longimana(Bloch et Schneider,) |
中文名: | 條紋雞籠鯧 |
中文拼音: | TiáoWénJīLóngChāng |
分類等級: | 種 |
概述: | |
原始屬名 | |
模式標本產地 | |
模式標本保存地 | |
國家保護級別 | 不祥 |
CITES公約級別 | 未定 |
IUCN紅色名錄等級 | 未予評估(NE) |
紅皮書等級 | 未定 |
中國特有 | 是 |
附記
可食用魚。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資料庫--
編號:7607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目名:鱸形目
中文科名:雞籠鯧科
拉丁科名:Drepanidae
中文屬名:雞籠鯧屬
拉丁屬名:Drepane
拉丁種名:longimana
定名人:(Bloch et Schneider)
年代:1801
中文名:條紋雞籠鯧
ogenus:Chaetodon
原始文獻
Syst. Ichthyol.:229
模式產地
Tranquebar
俗名:蜈蚣鯧,雞鯧,香鯧,龜花鯧,婆心鯧,菸袋鯧
生境
暖水性魚類, 生活於近岸淺海, 常進入河口鹹淡水中
國內分布:南海, 台灣海峽, 東海
國外分布:印度洋非洲東岸, 東至澳大利亞, 北至日本
資料來源
福建魚類志[下卷]:233-234. 南海魚類志: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