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條玉路通崑崙:渭河道與敦煌道路網探秘

條條玉路通崑崙:渭河道與敦煌道路網探秘

《條條玉路通崑崙:渭河道與敦煌道路網探秘》是2020年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條條玉路通崑崙:渭河道與敦煌道路網探秘
  • 作者:馮玉雷,馮雅頌,張夢雨
  • 出版時間:2020年12月1日
  •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9518696
  • 開本:32 開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系作者2015年至2017年對古蜀道、渭河道、環子午嶺道、玉門道等地圍繞玉料資源及玉文化交流開展的學術考察紀實,意在探索史前文化在子午嶺、隴山、岷山、秦嶺、大巴山、祁連山、崑崙山、馬鬃山之間的發展及流變,釐清華夏文明發生髮展的大概脈絡。其中,對敦煌三危由旱峽玉礦遺址考察成果已經進行文學藝術轉化,創作長篇小說《禹王書》,縮略本已經在《大家》2018年第5期發表。2020年5月5日,敦煌旱峽玉礦遺址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悠悠古道通南北
——關於蜀道及絲綢之路北段的考察
一、3月4日,經岷縣、宕昌到文縣
二、3月5日,白馬河,白馬人
三、3月7日,赴成都途中
四、3月8日,廣漢三星堆
五、3月9日,嚴莊道,雅安博物館
六、3月10日,南方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上里古鎮
七、3月11日,參觀金沙遺址博物館,拜會趙毅衡先生,高速遇險
八、3月12日,漢中博物館,龍崗寺遺址
九、3月13日,從西安到固原
十、3月14日,須彌山,海原,乾鹽池
十一、4月5日,西安州
尾聲
第二章 風雪關隴道,蒼茫雲海間
——第九次玉帛之路(關隴道)文化考察手記
一、考察緣起
二、文獻中的隴山與關隴道
三、啟動儀式及新聞通報會
四、通渭碧玉,丁家溝古代齊家玉礦
五、莊浪,瑞雪飄零
六、翻越關山,過芮河河谷,拜謁石拱寺
七、達觀和美齊家人
八、平涼市,雙鳳山下安源坪
九、茹河邊的常山人啊,請你回回頭
十、北石窟寺,古道遺痕
十一、涇川,靈台青銅器
十二、密須國,密國
十三、乾山,千河,千陽
十四、關隴大道,翻越關山
十五、風雪關山道,蒼茫雲海間
第三章 滾滾渭河水,沖盪華夏開
——第十次玉帛之路(渭河道)文化考察手記
一、7月19日上午,走向渭河源
二、7月19日下午,首陽山,戰國秦長城渭源段
三、7月20日,隴西西河灘、暖泉山文化遺址
四、7月21日上午,彰縣齊家文化遺址
五、7月21日下午,武山
六、7月22日上午,秦人:渭河的喧譁與騷動
七、7月22日下午,麥積區,渭河,史前人面雕塑
八、7月23日,穿越渭河峽,南由路
九、關隴古道歌(外一首)
十、7月25日上午,張棉驛,街亭,大地灣,錦帶峽
十一、7月25日下午,秦安博物館,總結會
第四章 環子午嶺考察手記
一、再走渭河道
二、以這種方式向大雁塔致敬
三、沉睡5000多年的美少婦,你在想什麼
四、“上林苑製造”
五、尋訪義渠王“古都”
六、義渠王都深藏何處
七、一脈相承的“大傳統”,依然時尚
八、荒野陶片,6000年前的精彩一角
九、柔遠河的波光遠影與遺響
十、洞洞溝引發的隨想
十一、樹窪遺址,夏朝初年的王者之地
十二、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龍山”不是玉
十三、又見龍山玉鉞
十四、從清澗到佳縣紀行
十五、石摞摞山上望黃河
十六、環靈大道上的“玉門關”——青岡峽
十七、環縣六記
十八、累醉了
第五章 長城奔大漠,問道玉門關
——第十二次玉帛之路(玉門道)文化考察活動筆記
一、緣起
二、玉門與玉
三、蓬火·蓬灰
四、赤金峽的鷹翔與古道
五、花海玉道
六、問道馬鬃山
第六章 三危藏美玉,光耀映敦煌
——第十三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
一、初探三危山古玉礦遺址
二、再訪旱峽玉礦
三、“玉帛之路文化考察叢書”暨十三次玉帛之路考察成果發布會
四、階段性結論
第七章 登崑崙兮食玉英
一、葉舒憲先生喜得崑崙玉
二、沙漠中的玉道——于闐道
三、雲中的紅其拉甫
四、夏人尚黑與崑崙的文化意義
五、玉路成河,綿延不絕
六、帕米爾高原的拜火教遺址
七、瓦罕走廊:帕米爾高原的生命線
後記

作者簡介

馮玉雷,1968年10月出生於甘肅。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曾在蘭州師專中文系(現蘭州城市學院文學院)任教。西北師範大學《絲綢之路》雜誌社社長、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學人類學學會理事,甘肅省敦煌學會會員,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曾發表中篇小說《陡城》《野糜川》等,出版長篇小說《肚皮鼓》《敦煌百年祭》《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遠》《敦煌遺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