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帶狀含鐵建造

在前寒武系岩石中發現的細條帶狀矽質赤鐵礦礦床,呈層狀單元分布,厚數百米,延續可達150千米。主要由化學(或生物化學)沉積的燧石和一種或幾種富鐵礦物(氧化物、碳酸鹽、矽酸鹽或硫化物)薄層組成。

學科,詞目,釋文,

學科

礦床地質學

詞目

條帶狀含鐵建造(英文:banded iron formation(BIF))

釋文

單層厚可達幾厘米,層內又顯毫米級的層紋。薄層和層紋之間以及其內部,往往由物質成分的突變和漸變,顯示遞變層特徵。可能是由於穩定淺水盆地中細小岩屑沉積期間的有機化學作用形成的,因而是一種同生礦床。在太古宙許多麻粒岩—片麻岩區產有一些透鏡狀和層狀變質變形的條帶狀含鐵建造,規模較小,常同雲母片岩、大理岩、斜長角閃岩和副片麻岩共生,它們的原岩組合為淺水石英岩—泥質岩—碳酸鹽岩、變質達角閃岩相到麻粒岩相,可能形成於早期的陸棚環境,稱之為原蘇必利爾型(proto-Superior type)。最古老的條帶狀鐵建造產於西格陵蘭,圍岩為經歷綠片岩相到角閃岩相變質的鈣質石英岩和斜長角閃岩,從中已獲得了37.7億年的Pb-Pb年齡。太古宙綠岩帶常產條帶狀含鐵建造,同各種變質火山岩、硬砂岩和片岩等共生,在火山岩系中形成透鏡體。就世界範圍而論,古元古代為條帶狀含鐵建造產出的高峰期,發育於鄰近太古宙克拉通邊界的古元古代盆地或地槽,主要的發育時期在26億~18億年之間,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赤鐵礦變為磁鐵礦。元古宙的條帶狀含鐵建造屬蘇必利爾型,其中很少會有碎屑物質,多與燧石、白雲岩、石英岩、含炭黑色頁岩和泥質板岩共生,較少與火山岩共生。走向延伸可達幾百千米,並可作遠距離對比。中國的情況則有所不同,從中太古界(如冀東地區)到新太古界(如鞍本地區、冀東地區)分布區,均產出巨大的條帶狀含鐵建造礦床,呈現出不同於世界各地太古宙地質的顯著特色。條帶狀含鐵建造主要分兩種類型:阿爾戈馬型和蘇必利爾型。這兩類礦床,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鐵礦資源,如西澳大利亞的哈默斯利、美國的蘇必利爾湖、加拿大的拉布拉多、俄羅斯、烏克蘭和巴西等地的礦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