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演藝經歷,個人生活,主要作品,導演作品,編劇作品,攝影作品,剪輯作品,製作作品,參演短片,人物評價,
演藝經歷
1943年,與亞歷山大·罕密聯合執導個人首部短片《午後的迷惘》。1944年,與亞歷山大·罕密聯合執導紀錄片《貓的私生活》;同年,執導由馬塞爾·杜尚主演的短片《女巫的翻繩遊戲》。1945年,執導由泰利·比堤主演的短片《攝影機舞蹈習作》。
1946年,自編自導自演短片《在陸地上》;同年,瑪雅借格林威治村某劇院舉辦首次個展,放映《三部被遺棄的電影》,即《午後的迷惘》、 《在陸地上》與《攝影機舞蹈習作》。
1948年,執導以東方武術為主題的劇情短片《暴力的冥想》。1951年,擔任短片《夢遊者的共眠》的導演。1958年,自編自導短片《夜之眼》。
個人生活
家庭
1917年4月29日,梅雅·黛倫出生於烏克蘭基輔的一個富裕猶太家庭。她的父親是心理醫生,而母親則是一名藝術家。由於支持托派和蘇聯反猶於1922年舉家遷徒至美國,居住在紐約。瑪雅自小受美國教育,先後在紐約大學和史密斯學院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
感情
20世紀40年代初,跟隨非裔舞蹈家凱瑟琳·鄧翰來到洛杉磯,遇見流亡的捷克導演亞歷山大·罕密,兩人相戀及結婚。黛倫於此時改名“瑪雅”,由哈米德是所起,意為“水”。1944年,兩人定居紐約,在格林威治村租了公寓,專注於藝術創造。
逝世
1961年10月13日,梅雅·黛倫逝世,享年44歲。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1958年 | 《夜之眼》 | 短片 |
1951年 | 《夢遊者的共眠》 | 短片 |
1948年 | 《暴力的冥想》 | 短片 |
1946年 | 《時間變形中的儀式》 | 短片 |
1946年 | 《在陸地上》 | 短片 |
1945年 | 《攝影機舞蹈習作》 | 短片 |
1944年 | 《女巫的翻繩遊戲》 | 短片 |
1944年 | 《貓的私生活》 | 紀錄片 |
1943年 | 《午後的迷惘》 | 短片 |
編劇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1958年 | 《夜之眼》 | 短片 |
1951年 | 《夢遊者的共眠》 | 短片 |
1948年 | 《暴力的冥想》 | 短片 |
1946年 | 《在陸地上》 | 短片 |
1943年 | 《午後的迷惘》 | 短片 |
攝影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1958年 | 《夜之眼》 | 短片 |
1948年 | 《暴力的冥想》 | 短片 |
1944年 | 《貓的私生活》 | 紀錄片 |
剪輯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1958年 | 《夜之眼》 | 短片 |
1943年 | 《午後的迷惘》 | 短片 |
製作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1951年 | 《夢遊者的共眠》 | 短片 |
參演短片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1946年 | 《時間變形中的儀式》 | 短片 |
1946年 | 《在陸地上》 | 短片 |
1943年 | 《午後的迷惘》 | 短片 |
人物評價
梅雅·黛倫的作品在形式上大膽探索了影像表現的可能性,粉碎了傳統電影語言體系建立的理性思維邏輯,將作者知覺作為串聯影像結構的主要線索。在內容上,她側重表現夢境與現實,潛意識與性心理,空間與時間等微 妙而又緊密的關聯,與當時兩方哲學思潮一脈呼應,是精神分析學和女性主義在實驗影像領域的一次疊印與折射。這兩重力量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美國實驗電影的發展,形成了二戰後與歐洲相持衡的實驗影像新格局,並 “進一步啟發了之後的女性電影導演用自我反省意識來審視電影主題和敘事二元對立問題 ”(《電影評介》評)。
影像對於梅雅·黛倫而言,是一種辭彙、語法皆熟悉的母語。瑪雅把影像當作一種靈活的語言來表達抽象思想,因此大大拓寬了影像的表現範疇和可能性。她開掘電影媒介對於時間與空間的獨特表現能力,並且自始至終以一種輕盈的自由與舒展的方式,而絕不晦澀枯燥。她用影像消彌了時間空間的界限、真實與虛構分野,影像如咒語一般啟動了內心的記憶與潛意識。她將兩個不同空間的鏡頭接在一起,使用剪輯造成一個連貫的動作在這兩個空間完成的幻覺,現實的空間被破壞了,一種電影上的時空觀念卻由此而生。《在陸地上》中,瑪雅攀上樹枝,竟闖入一個繁華熱鬧的宴會,兩處空間被攀登動作神奇的連線在一起。《時間變形中的儀式》中,舞者凌空躍起,停格,時間靜止,舞者幻化為雕像,過去未來在這一點會合。《午後的迷惘》中,通過拍攝角度的選擇與慢動作的運用,空間被異化,爬上一小段樓梯變成如此艱難痛苦的過程。她在小路上一次次追趕神秘人影時,通過剪輯,這條路變得如此長,總也跑不到盡頭,如夢魘一般(Mtime時光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