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道士水亭(孟浩然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梅道士水亭》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梅道士水亭
  • 作者:孟浩然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唐詩別裁集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創作背景,注釋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隱居不可見,高論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來迷處所,花下問漁舟。

創作背景

這首詩約為詩人晩期作品。浩然詩中寫梅道士的共三首,除本首外,尚有《尋梅道士(張逸人)》、《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徐鵬先生認為這三首詩“似均為入京應試前所作”。但是從浩然一生詩中表現的思想發展趨向看,這三首詩均似晚年所作。浩然從吳越歸鄉後,已經從早期的入世發展到晚期的出世,特別是最後幾年,逐漸墮入到對現實的宗教超然,他常與佛道交往,尋佛問道成了他的詩的重要內容。這三首詩便和他的晚期思想傾向十分吻合。

注釋譯文

1“傲吏”二句:傲岸的官吏不是平凡的官吏,知名的人士往往就是修仙學道的人。傲吏:傲岸不俗的官員。莊子曾為漆園吏,是道家學派創始人之一。因其不同流俗,拒絕楚威王的“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的徵召,故東晉郭璞《遊仙詩》云:“漆園有傲吏。”名流:社會名流,著名人士。道流:指修仙學道的人。
2“隱居”二句:梅道士隱居修行,不易為世人所見;他高深的談論,沒有人能夠對答。高論:高深的談論。酬:應對,對答。
3“水接”二句:亭下的溪水,似與那仙源相接近;亭邊的山上,宛如鬼谷一般清幽。仙源:神仙居處。王維《桃源行》:“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鬼谷:山谷名,相傳高士鬼谷子所居之處。鬼谷子本是張儀蘇秦的業師,後被術數家神化,多有託名。
4“再來”二句:下次來時就不知道這仙境在什麼地方了,只得在桃花林下向那位漁人打聽路徑。此處暗用陶淵明桃花源記》典:“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指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這裡用來說明梅道士水亭的僻靜幽深。

作品鑑賞

本詩描繪了一個隱居深山修真養性的道士形象,虔誠地讚頌了梅道士超然塵世,清雅高潔的品格。詩從議論開篇。推崇梅道士是不同凡響的道家名流。接著直接讚譽梅道士的高雅超凡之處及其隱居的幽僻環境,以烘托其超雅的精神境界。最後以桃源故事,極言梅道士居所的幽邃,非一般人所能企及。梅道士這種超凡脫俗、隱逸避世、飄然如仙的表現,也正是孟浩然晚年的思想追求。

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後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