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與京劇的傳播

2015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社出版傅謹編著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梅蘭芳與京劇的傳播
  • 裝幀:平裝
  • 定價:160.00元
  • 作者:傅謹
  •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5-5
  • ISBN:9787503959622
  • 副標題:第五屆京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編輯推薦,目錄,

編輯推薦

傅謹編寫的《梅蘭芳與京劇的傳播(第五屆京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下)》內容包括:“梅蘭芳表演藝術研究”、“梅蘭芳的美學精神”、“京劇的多元發展”、“京劇與中華傳統美學”、“京劇的傳播”,旨在以梅蘭芳先生這一位中國京劇、乃至於中國戲曲的代表人物為主要研究對象,並以此來推動對京劇藝術的深入探討與全面總結。

目錄

第一編 梅蘭芳及京劇藝術的世界影響
從《梅蘭霓裳》論梅派的“中和之美”
梅蘭芳在夏威夷:影響與傳播的分層
齊如山和梅蘭芳之關係二三題
梅蘭芳評論的開風氣者——張繆子
構建中西戲劇交流的橋樑
——《梅蘭芳訪美京劇圖譜》述評
呼喚梅蘭芳的藝術精神
梅蘭芳在《戲考》中的影子
論上海評論界早期對梅蘭芳的評價
梅氏綴玉軒所藏劇本述
從梅蘭芳劇目《玉堂春》談梅派的創意
20世紀20年代梅蘭芳訪日公演後京劇與日本戲劇的交流
演“時裝戲”與“移步不換形”
——略論梅蘭芳與知識精英關於戲曲改造之碰撞
梅蘭芳訪蘇十年前蘇聯人怎樣看待他
Janne Risum 2013
從原創到傳承
——梅蘭芳編創《天女散花》“雲路”綢舞藝術的兩岸傳承
王(瑤卿)派藝術魅力及其對梅蘭芳的影響
——以謝銳青擅演劇目《珍珠烈火旗》《十三妹》《長坂坡》為例
梅蘭芳與京劇表演“第二傳統”的確立
梅海拾貝
——我對學、演、教梅派經典戲的一些體會
“生動性表演”:各種各樣的誤解
梅蘭芳先生劇目創作的經驗及其當代啟示
“梅派”藝術與“中和”之美
論《品梅記》及其周邊
梅蘭芳藝術師承考辨
梅蘭芳的唱腔藝術
從《貴妃醉酒》到《穆桂英掛帥》
——對梅蘭芳藝術創作模式的管窺與思考
論梅蘭芳的“象”
——兼及梅蘭芳的意象主義
從弓法與指法談梅派京胡藝術
融通京劇和電影兩種美學
——從《生死恨》和《遊園驚夢》看梅蘭芳的戲曲電影探索
上海民國時期六本“梅蘭芳傳”之評述
論梅蘭芳明星形象的建構
梅蘭芳的理論自覺
看我非我,化進化出
——談梅蘭芳嵌套式多層人物的深度表演
精雕細琢的身段藝術,跨文化的身體語言,技術的身體表演
——梅蘭芳舞台藝術的身體語言新解
從《天女散花》看王瑤卿與梅蘭芳的花衫行當創新
1919年梅蘭芳訪日演出的“始”與“末”
——古裝新戲《天女散花》與大倉喜八郎
梅蘭芳與知識分子結合與交流的戲劇學意義
梅蘭芳:古典戲曲藝術進入現代的一個符號
——論梅蘭芳藝術觀念之形成
由《品梅記》看王國維與京都大學中國學學派
——梅蘭芳首次訪日公演劇評簡析
新排梅派劇目《韓玉娘》:築基於傳統之上的現代意識力彰
第二編 京劇的多元發展和現代傳播
戲曲導演的作用
從徽班進京到京劇形成
——以朝鮮燕行使著錄為中心
從吳興國的作品看京劇與西方戲劇接觸後的轉變
京劇節為什麼變成曇花節
——致話劇編導的一封信
戲曲音樂創作談要
——優秀戲曲唱腔的五個標準
北平市私立中國高級戲曲職業學校四位創辦人及其對於京劇
教育向現代轉型的建樹
體系·繼承·戲改
——我對京劇中一些問題的思考
試析清末民初京滬京劇藝術的同異與交流
——以譚鑫培、梅蘭芳為例
程派藝術與中國戲曲學院(校)的不解之緣
演員的話語權
“伶隱”汪笑儂新考新論
蘇州京劇梨園祖師廟史跡考察補正
“燕行錄”戲曲史料的學術價值初探
羅癭公京劇創作敘論
時代顯影:戰後台灣京劇身份的多重轉換(1945—1995)
雙紅堂藏清末民初京調摺子禁戲研究
——以《慶頂珠》《八蜡廟》《小上墳》為例
阿甲京劇改革的理論與實踐
論戲曲教學方法
京劇現代劇目需要“扮裝藝術”
——試談突破“話劇加唱”的悖論
中國當代戲曲現代戲的京劇因緣
電影對京劇的傳播與影響
京劇音韻學大有可為
京劇《四郎探母》詞語考訂三則
解放思想與時俱進
——淺談劉長瑜表演風格中的時代感
民國時期的“麒派文化”
探討京劇打擊樂訓練
——以單皮鼓基本功為例
戲曲科班教育的興盛與轉型發展
記1964年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
——演出情況調查
新編京劇《李漁》的創作解讀
京劇鑼鼓的“語義”
略談京劇堂號
京劇的德育浸潤
京劇老生“前三傑”流派藝術之淵源論略
20世紀初期上海京劇的女性形象:俠女與妖女
申曲與京劇的影響關係
影像敘事中的乾旦與坤生
——以電影《霸王別姬》《梅蘭芳》為例
戲曲多劇種創作實踐與探索
——以戲曲《董生與李氏》創作實踐為例
1915年北京的坤劇與劇評家_i土聰花
京昆互補性芻議
表演之外,傳統京劇劇本價值何在
布萊希特對戲曲“身體”的審美
——梅蘭芳美學研究的西方視角之一
亂世英雄的“鬧天宮”與“碰碑”:精神醫學與觀眾心理之探索
馬連良與清末民初改良主義思潮
關於新中國成立後農村劇團的演出活動
——以“文革”時期為中心
第三編 京劇與中華美!
梅蘭芳與表意主義戲劇
論京劇藝術片的美學精神
我編撰京劇《霸王虞姬》的基礎
京劇表演:中華動作藝術之典範
京劇的最高境界是詩
——學習張庚“劇詩說”的讀書筆記
高潔雅靜:齊如山神話戲之文化闡釋
戲曲表演藝術的意象主義創作觀
沉重的步履
——論新時期戲曲文本的美學舛誤
尋覓舞台和熒幕的最佳契合點
——京劇電影《李慧娘》的美學意蘊
京劇丑角與西方小丑之比較
“最有學問的年畫”
——民俗學視野中的戲曲年畫
論京劇程式的恆定與靈動
京劇旦行(青衣)聲樂教學發聲訓練法
第四編 全球化時代的京劇藝術
全球化時代京劇的文化整合
——兼談國家京劇院近年來的藝術追求
全球在地化:文化流動與《背叛》
樣板戲和京劇的現代化轉型
論“文化全球化”時代下京劇藝術核心價值的堅守
“涉外戲曲講座”及“留學生戲曲教學”要略
京劇的對外傳播與世界影響力
談京劇表演的對外教學模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