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維也納市中心3區,有條街叫梅特涅街,街長只一千多米,寬不過40米。街道兩側多豪華府邸,高宅深院中,花紅草碧,古木森然,在陽光下顯得分外寧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特涅街
- 外文名:Straße Metternich
- 地理位置:奧地利維也納市
- 長度:1000 m
歷史沿革,地名典故,
歷史沿革
梅特涅街取名於前奧地利帝國的一位首相之名。梅特涅是19世紀上半葉歐洲政壇上的風雲人物。1809年梅特涅出任奧地利帝國外交大臣,後任首相。在拿破倫被打敗後,他提出召開歐洲君主的維也納會議,力圖維持歐洲的封建秩序。他曾住在這條街東頭的一座白色大理石的建築里,現在是義大利使館。1848年維也納民眾在歐洲大革命的影響下發動了起義,他從這裡乘了一匹洗衣店的馬車逃到了倫敦,到1851年才回到這裡度過最後冷落孤獨的歲月,1859年病死。以他命名的這條街長一千多米,寬40 米,這裡原是梅特涅官邸的私人花園,他死後不久,他的子孫就把官邸和花園都賣掉了。一些奧地利貴族在花園裡修建了房子,並且把花園的小徑擴建成一條小街,稱為梅特涅街。
地名典故
原來此街是以奧地利帝國首相梅特涅命名的,故稱梅特涅街。關於梅特涅其人,讀過一點歐洲歷史的人都知道,他可是19世紀上半葉歐洲政壇上的風雲人物,世稱梅特涅——溫斯堡親王。他出身豪門,家財萬貫,風度翩翩,才能出眾,1809年出任奧地利外交大臣,後擢任首相。他憎限任何革命和改革,是維護歐洲封建制度的最忠誠的衛道士,一切革命思想的最危險的敵人。
1814年拿破崙被打敗後,正是出於梅特涅的建議,歐洲君主們到維也納來開會,建立“神聖同盟”,恢復各國的封建王朝統治,對歐洲進行重新瓜分。奧地利帝國其時已國力式微,但憑藉梅特涅的外交才能,也給自己爭取到不少利益,分割到義大利的倫巴地和威尼斯等地。當時梅特涅志得意滿,聲稱自己構建了歐洲和平。不料1848年歐洲革命爆發,“神聖同盟”土崩瓦解,維也納人民也發動了起義,梅特涅發現自己成了歐洲最招人恨的人。
梅特涅任首相時,就住在這條街東頭一座白色大理石建築里。(如今這建築還在,是義大利使館館邸。)在維也納起義中,憤怒的民眾幾次搜捕他,要將他處以私刑。他在這裡住不下去了,乘了一匹洗衣店的馬車,偷偷逃往倫敦。直到1851年才又回到這裡,度過孤獨的晚年,至1859年病死。他死後不久,他的子孫就把官邸和花園都賣掉了。一些奧地利貴族在花園裡蓋起了房子,並把花園的小徑修成了一條小街,稱之為梅特涅街,這便是此街的緣起和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