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作家。筆名安德烈·彼切爾斯基。貴族家庭出身。1837年畢業於喀山大學語文系。1839年起著手研究俄國史,特別是分裂教派史,曾被稱為“發現俄國分裂派教徒生活的哥倫布”。 1841年獲古文獻學術委員會通訊委員稱號。1850至1866年在內務部供職,曾破壞分裂派的隱僧修道院。退職後在《北方蜜蜂》雜誌社工作。40年代初開始發表作品。50年代的創作反映農民對農奴制的不滿情緒,揭露官僚對人民的掠奪;也描寫商人家庭關係的冷酷,但對幹練的商人又表示同情。代表作長篇小說《林中》(1871~1874)和《山上》(1875~1881)廣泛地描寫了19世紀中葉伏爾加河流域的社會生活、信奉舊教的商人和手工業者以及分裂派教徒的風習。他善於運用豐富的民間語言,曾得到高爾基的讚許。
正文,
正文
俄國作家。筆名安德烈·彼切爾斯基。貴族家庭出身。1837年畢業於喀山大學語文系。1839年起著手研究俄國史,特別是分裂教派史,曾被稱為“發現俄國分裂派教徒生活的哥倫布”。 1841年獲古文獻學術委員會通訊委員稱號。1850至1866年在內務部供職,曾破壞分裂派的隱僧修道院。退職後在《北方蜜蜂》雜誌社工作。40年代初開始發表作品。50年代的創作反映農民對農奴制的不滿情緒,揭露官僚對人民的掠奪;也描寫商人家庭關係的冷酷,但對幹練的商人又表示同情。代表作長篇小說《林中》(1871~1874)和《山上》(1875~1881)廣泛地描寫了19世紀中葉伏爾加河流域的社會生活、信奉舊教的商人和手工業者以及分裂派教徒的風習。他善於運用豐富的民間語言,曾得到高爾基的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