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堰遺址

梁武堰遺址

梁武堰遺址處在西涇河的最高區域,根據《涇里志》記載,"該堰壩為東西走向",長16米,高6米,攔截西涇河水,上游四水匯集於龍集嘴,下游通向鳳凰浜、東清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梁武堰遺址
  • 地理位置:西涇河的最高區域
在長涇實驗國小內,一條澄清的小河靜靜地穿過校園,河上築有一壩,名曰"梁武堰"。
據《涇里志》記載,長涇集鎮東南的四房橋,西側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河道,稱為"西涇河"。古時西涇河兩岸地勢高亢,十年九旱,耕民雖辛勤勞作,但因無法取水澆灌,乾旱年份常常顆粒無收。
根據民間傳說,在南朝梁代,西涇河兩岸百姓的疾苦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梁武帝蕭衍欽派在江陰顧山讀書的昭明太子親赴東舜(長涇鎮古名)實地考察。昭明太子來到鄉間地頭,和當地農民共同研究御旱之術、引水之法。在昭明太子的指揮下,當地農民因勢利導,根據西涇河地勢高低不同的情況,分段築堰,分層蓄水,綿長的西涇河上,分別壘築18座壩。為了搶時間趕在農事之前完成工程,農民們日夜奮戰,運土夯壩。夏季的暴雨來得猛烈,上游的堤壩被雨水衝垮,形成了不小的決口,情急之下,一農夫趕著水牛沖向大壩堵住了決口,這壩後人稱作"牛腰壩",位於現在長涇鎮人民路西端。
梁武堰處在西涇河的最高區域,根據《涇里志》記載,"該堰壩為東西走向",長16米,高6米,攔截西涇河水,上游四水匯集於龍集嘴,下游通向鳳凰浜、東清河。堰堤水位落差4米。堰堤東有下船坊,呈葫蘆形,池底有青石板。"明嘉靖《江陰縣誌》稱,"梁武堰在七里村,梁武帝時所築,長廣丈余,居民不敢以畚鍤犯之。"上個世紀70年代,當地農民罱河泥時,常有青石板被挖出,乾旱時,還可以看見梁武堰石腳的殘跡。
梁武堰水利工程的建成,極大地改善了東舜地區的水利灌溉。當雨水豐沛時,西涇河地區的壩區就形成了18座小水庫,當雨水稀少時,農民用水車層層向上游壩區駁水以增加蓄水量,堰區從此告別了乾旱,莊稼連年豐收。堰成乃人氣漸盛,東舜亦名聲大增,附近築陳家花園,建廳堂樓榭,村落綿延及數華里。
作為古代水利樞紐工程的梁武堰,其遺址是目前無錫地區唯一保存下來的一個。保護、開發和利用歷史人文資源,乃今人之本分。1985年10月,江陰縣人民政府將梁武堰遺址列為文物保護單位予以保護,1986年8月,長涇鄉人民政府和長南村村民委員會共同樹立"梁武堰遺址"石碑,2003年10月,長涇中心國小(實驗國小)新建"梁武堰遺址"碑廊,詮釋了梁武堰的概況以及它所蘊含的歷史內涵。2007年,長涇鎮人民政府在遺址旁的龍集嘴架橋一座,取名 "梁武橋"。
梁武堰與古今無數個雄偉的水利工程相比,可以說是微不足道,而其間為民造福的精髓卻是一脈相承的。長涇的歷史與文化,先賢的聰慧與勤勞,將昭示後世子孫發奮開拓,勇往直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