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陪趙行軍龍岡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得長字

《梁州陪趙行軍龍岡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得長字》是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是首寫景詩,寫的是泛舟江上所見,因時點景,構織出一幅幅優美的風景畫,綜合起來又構成詩情畫意的境界。江面上各種景物被詩人描寫得層次井然而又渾然一體,襯托出詩人歡暢的愉悅的心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梁州陪趙行軍龍岡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得長字
  • 作品別名:梁州陪趙行軍龍岡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陪趙行軍龍岡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岑參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梁州陪趙行軍龍岡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得長字
誰宴霜台使,行軍粉署郎
唱歌江鳥沒,吹笛岸花香
酒影搖新月,灘聲聒夕陽
江鐘聞已暮,歸棹綠川長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梁州:唐州名,治所在今陝西省漢中市。趙行軍:作者友人,生平未詳。行軍,即行軍司馬,官名,唐時出征將帥或節度使下皆置行軍司馬,管理軍中事務,負責作戰參謀。龍岡寺:在梁州南鄭縣(今陝西漢中市)西龍岡山,其地北臨漢水。北庭:向北的庭院。泛:浮行。侍御:唐代稱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為侍御。
⑵霜台:御史台的別稱。因御史糾察非法,威嚴如肅殺秋霜所以御史台又有霜台之稱。
⑶行軍:指趙行軍。粉署郎:即尚書省的郎官,這裡是詩人自指。當時岑參被任為職方郎中侍御史。唐時職方郎中屬於尚書省右司的兵部。粉署,漢代尚書省用胡粉塗壁,後世因稱尚書省為粉署。
⑷沒:意即不知飛向何處。
⑸岸花:岸邊的鮮花。
⑹新月:夏曆初一的月相。
⑺灘聲:波浪在灘邊的衝擊聲。聒(guō):喧擾,嘈雜。
⑻江鐘:江邊鐘聲。
⑼棹(zhào):舶槳,這裡指船。

白話譯文

是誰宴請你這霜台使者?行軍司馬還有我尚書郎。
舟中唱歌江鳥飛出天外,岸邊吹笛飄來陣陣花香。
杯中酒影搖動初升彎月,夕陽之下灘頭濤聲喧嚷。
鐘聲傳來江面天色已晚。划船歸去綠水多么悠長。

創作背景

唐代宗大曆元年(766)春,相國杜鴻漸表岑參為職方郎中兼侍御史,隨同入蜀。舉參在沿途寫了許多描繪山水景物的優美詩篇。此詩為途經梁州與友人泛舟江上時所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勾劃出一幅極其優美的畫面,江面上漁歌聲起,江鳥展翅向遠方飛翔,隨著悠揚的笛聲,飄來陣陣醉人的花香;天上的月幾在酒影中晃動,灘頭的濤聲在夕陽下喧嚷。當詩人聽到江邊傳來的鐘聲時,已是暮色沉沉了,於是盪起輕舟歸去,而眼前那碧綠的江面還是那樣悠遠,給歸去的人們提供賞玩的風光。
詩的開頭兩句點出“宴”字,並點明宴飲者,雖純用交代,但字裡行間充滿怡悅輕快之感。作必要說明之後,詩的以下幾句便寫泛舟江上所見。
三、四兩句,上句“唱歌”為所聞,“江鳥”為所見,詩人巧妙地寫出二者的顧盼關係;下句“吹笛”又是訴諸聽覺,而“花香”則是訴諸嗅覺,詩人巧妙地把二者融為一體,為詩人的感覺同時接受,遂構成富有詩情畫意的境界。
五、六兩句,借眼前的酒影寫及天上的新月,由灘頭的濤聲牽出天邊的夕陽。詩人與友人泛舟江上,隨著時間的流逝,眼前酒杯中的月影寓於目,遠處夕陽下的濤聲聒於耳。“酒影”照應“宴”字,而一“搖”一“聒”,一近一遠,一見一聞,都是動態描寫,並無喧鬧不定之感,只襯托出人們心境的快活。
詩的結尾兩句寫歸舟。“江鐘”巧妙地暗示中題目的“龍岡寺”,又形象地寫出了時間的推移。“聞已暮”,寫詩人們心情快活,忘卻時間的流逝,不知暮色之將至。一“綠”一“長”,勾劃出單純而又豐富的美景,人們雖蕩舟歸去,然而眼前尚有無限風光供人們在歸途中賞玩,照應“泛舟”二字,使詩歌留不盡之意。
這首詩寫泛舟江上所見,因時點景,構織出一幅幅優美的風景畫,綜合起來又構成詩情畫意的境界。江面上各種景物被詩人描寫得層次井然而又渾然一體,襯托出詩人歡暢的愉悅的心情。

名家評價

遼寧師範大學教授高光復:這首詩寫泛舟江上所見,隨時間流逝,所見所聞不同,所敘所繪也不同,糅合一起成了一幅優美的漢江風景畫。

作者簡介

岑參(715~770),唐代詩人。南陽(今屬河南)人。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進士,曾隨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後又往來於北庭、輪台間。官至嘉州(今四川樂山)刺史,因世稱岑嘉州。卒於成都。其詩長於七言歌行。所作題材廣泛,善於描繪塞上風光和戰爭景象;氣勢豪邁,情辭慷慨,語言變化自如。與高適齊名,並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有《岑嘉州詩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