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梁山社區
- 外文名稱:Liangshan Community
- 別名:強國村
- 所屬地區:漢中市南鄭區梁山鎮
- 下轄地區:轄11個村民組和I個城鎮居民組
- 政府駐地:南鄭區梁山大道龍崗家園安置區
- 電話區號:0916
- 郵政區碼:723100
- 地理位置:南鄭區境北部
- 面積:2.5平方公里
- 人口:5024(截至2017年)
- 方言:西南官話-川黔片
- 氣候條件: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天漢濕地公園
- 車牌代碼:陝F
建置沿革,地理位置,氣候,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自然環境,
建置沿革
1950年龍崗鄉設立第一村明家營,村長明富,副村長黃萬祥,第二村張閣鬧,村長劉德安,副村長張文軒,第六村肖家河壩,村長謝長春,1951 年冬三村合為一村稱為第一-村,村長劉德安,村辦公室設在張閣鬧十字。1955 年第一村組成富國、強國、衛國3個初級社,1956年三社合一為高級社叫強國社,強國社辦公室設張世卿(強國村六組村民,任會計)家,社主任劉德安。稱村民為社員,至此社取代了村的機構。1956 年,上:級撤銷龍崗鄉並人石拱鄉,強國社屬石拱鄉管轄,社主任劉德安,張世清任會計。1958 年8月梁山區改名火箭人民公社,石拱、郭灘、梁山合併為第三團,這時強國社改為十一營,營長劉德安,副營長明富,劉明富任會計。1959年撤銷南鄭縣並人漢中市,這時的強國村歸新集人民公社石拱管理區管轄,至此十一營改為強國大隊,大隊長仍由劉德安擔任。1961年7月新集公社改為新集區工委,石拱管理區改稱石拱人民公社,強國村稱大隊不變。1963 年分設高台區工委,石拱公社強國大隊不變,強國大隊的稱謂. 直沿用到 1983年。從1956 年到1983年村民稱為社員,1964 年強國大隊辦公室設在四組朱萬金家。1978 年強國大隊在四組公院場後新修辦公室、會議室、舞台、醫療站、代銷店等。1984 年強國大隊又改為強國村民委員會,1979 年強國村辦公室修在十一組幾戶趙姓農戶的自留地內,2000年強國村辦公室又遷至石拱橋,2015年,強國村民委員會和梁山鎮居民委員會合併為梁山社區居民委員會,之後稱村民為居民,2017年因修建梁山一路建設,原辦公室需要拆除又遷至龍崗家園辦公。
地理位置
梁山社區原名強國村,位於南鄭區東部偏北,地處漢中盆地中心與漢中中心城區隔江相望、僅距3公里,距縣城14公里。強國村東臨漢江,南依漢黎公路,西接愛國村,北鄰王巷村,村西北角接龍崗山(梁山余脈),地理坐標為東經106*30 ~ 107°22,北緯32024 ~33°07。全村長約為2500米,寬約1000米,面積約2.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為509米,屬長江流域漢水上游,屬淤積沙質土壤,全村均系沙土沖積平原,唯獨村子西北角數十畝屬龍崗山地,《 水經注》亦記載龍崗寺在龍崗山上,高十餘丈,形似覆盆。
氣候
漢中盆地南有巴山為屏,北有秦嶺選擋,冬無嚴寒,夏無酷署,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春季北方乾冷氣流與南方濕熱氣流交替,乍寒乍暖,天氣多變,有時“清明時節雨紛紛”,有時則吹黃沙風。夏季東南季風活動頻繁,濕熱氣流進人,雨熱同季,多雷雨,伴有狂風;時有乾旱發生。秋季北方冷氣團與南方暖氣團相遇,境內往往陰雨連綿,有時整月地皮不乾,但有時也出現乾旱(俗稱:秋老虎)天氣,冬季常有乾冷氣流進人,天氣陰沉,乾旱少雨,東北風較多,但風力較弱,時有寒潮侵襲,但氣溫又不至過低。據《南鄭縣誌》記載縣氣象站資料分析: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區為平川丘陵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條件優越,熱量資源豐富。極端最低氣溫-10C--6C,極端最高氣溫36C- -37C; 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0%。9月最濕潤,平均86%; 6月比較乾燥,平均74%。
據區氣象站(1966 ~ 1983年)觀察資料統計:年平均降水量為970.4毫米,1983年最多,降水量為1563.2毫米,1978年最少,僅有721.5毫米,年相差841.7毫米。7月降水量為192.4毫米,為全年最多月:12月僅7.5毫米,為全年最少月。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份,降水量516.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3%。據氣象站1966- 1983年氣象資料統計,本縣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605.1 小時。從季節分配上來看,夏季最多,6-8月日照時數為587.3小時;春季次之,3-5月為428. 9小時;秋冬最少,分別為310.9小時和278.1小時。月際變化,8月日照最多,為208.3小時;2月日照最少,僅85.9小時。年內日出日落時間有較大差異。日出,最早在6月上中旬,4時50分左右天亮,5時40分左右太陽露頭。最晚在1月和12月下旬,7時天亮,7時55分左右日出。2、3、10、11 月,6時至6時50分天亮,7時至7時40分日出。4、5、7、8、9月,5時至5時45分天亮,5時40分至6時30分日出。日落最早在12月下旬,17時40分左右太陽下山,18時30分天黑。11 月中下旬至來年1月上旬,日落均在18時前,天黑在19點前。最遲在6月至8月中旬,20時日落,20時50分天黑。其它月份日落在18時至19時50分,天黑在18時50分至20時40分。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梁山社區總面積約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46畝,屬沙質土壤,土質疏鬆、透氣性好,適宜水稻、旱糧、蔬菜等農作物生長。
水資源
水資源分為地表水和地下水兩類。地表水組成有自然降水和渠水。自然降水:強國村年降雨量970.4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7-9月,占總量的53%左右,渠水主要來自濂水上游的紅寺壩水庫經石梯堰灌溉強國村。地下水位較高,12 米左右深的機井即可出水,長抽不乾滿足全村農田灌既。
生物資源
梁山社區的生物資源比較豐富種類繁多。但隨著時代的變遷,也不斷的發生--些變化。有些傳統的品種逐漸減少,新增品種逐年增加,面積也在擴大。可分為植物資源與動物資源。
植物資源分為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藥材與蔬菜瓜果、野生雜草等類。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水稻、大豆、土豆、紅薯、高粱、玉米等。瓜果蔬菜有:花生、西瓜、梨瓜、香瓜、芝麻、甘蔗、地換子、大白菜、胡蘿蔔、西紅柿、辣椒、黃瓜、茄子、豇豆、四季豆、生菜、冬瓜、大蔥、大蒜、菠菜、青菜、韭菜等。
梁山社區也有少量的藥材種植,諸如:附子、紅花、白芷元胡,1987年由於藥材市場的變化,強國村不再種植附子。野生的有牽牛花、蒲公英蒼耳、艾草、蔭陳等。牽牛花枝蔓如藤,葉片心狀,果實黑色,可人藥。它的花有紅色,藍色、紫色、白色黃色等,艷麗多姿,也是村民重要的觀賞植物。隨著除草劑的大量使用,有些野生藥材存活量已經很少。可以食用的野菜有灰灰菜、馬齒莧旱菜、薺薺菜等。
田間危害性野生雜草有:鴨舌草、案板芽、四葉草、野荸薺稗子、粘粘草棒槌草、鵝兒腸趴地草等。
動物資源分為畜獸類、禽鳥類以及魚類蟲類。
畜獸類:民眾飼養的有牛、馬、驢、羊、豬、狗、兔、貓,野生的黃鼠狼。禽鳥類:雞、鴨、鵝、鴿子、烏鴉、喜鵲、麻雀、啄木鳥、白鷺、秧雞、畫眉、野雞、老鷹等。魚類有:鯉魚、鰱魚、鯽魚、蛇魚、黃鱔、泥鰍、白條等。昆蟲類有:蜜蜂、馬蜂、蜻蜓、螞蟻、螳螂、七星瓢蟲等。野生動物有:青蛙、蛇、壁虎、蚯蚓.蜈蚣等。
農業害蟲有:稻苞蟲、稻螟蟲、地老虎、稻飛風、蟋蟀、青蟲、蚜蟲等。
農業害蟲有:稻苞蟲、稻螟蟲、地老虎、稻飛風、蟋蟀、青蟲、蚜蟲等。
自然環境
梁山社區地處漢江岸邊,常年有江風徐徐吹過,空氣清新,冬春季節大霧至上午點方能散去,三四月份如遇北方沙塵暴有時越過秦嶺,天空灰黃昏暗,老百姓稱為下黃沙,樹葉和農作物葉上留有一層土塵。20世紀60年代以前村莊田野少有樹木,時遇大風吹起灰塵雜草污染環境,公路沿線受害極為明顯。20世紀70年代以後村上從外地購回楊樹苗植於路邊、河堤,村民又自行扦插培育樹苗,在村莊河邊路邊渠邊植樹綠化,環境得到很大改善。2015 年後,村民在宅院裁花種草,新建的龍崗大道兩旁和路心及六條大道都栽植了景觀樹木花卉,漢江岸邊修建了漢江濕公園使環境美化空氣品質優良。
梁山社區村民的生活自古以來都以稻麥等秸稈作燃料,用草木灰作肥料延習至今,進人20世紀90年代改用煤、液化氣、電等。農作物秸稈在田地中付之炬,到夏秋時田野中常是到處燃火煙霧瀰漫,對環境和空氣造成很大的污染。2005 年國家提出秸稈禁燒,強國村也積極回響堅決執行,除了寫宣傳標語和禁燒公告、訂立處罰措施外,每逢農作物收穫季節在村中設立檢查禁燒站,村幹部分片包乾每日輪流堅守崗位。為從源頭上制止,聯合收割機收穫時將秸稈一次性粉碎,在耕地耙田時埋入土中當作肥料,這樣既降低生產成本又防止污染環境,有的飼養專業戶還收購大量的秸稈用來加工成飼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