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品青

梁品青(1902—1938),又名梁玉堂,山西襄垣邕子村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梁品青
  • 別名:梁玉堂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山西襄垣邕子村
  • 出生日期:1902
  • 逝世日期:1938
簡介,成長經歷,

簡介

民國12 年(1923),入北京朝陽學院讀書,經高君宇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後轉山西省立第一中學學習。
梁品青烈士(原榮立提供)梁品青烈士(原榮立提供)

成長經歷

民國14 年,參加太原學生反對閻錫山強征房稅,“五卅慘案”發生後,參加反帝愛國運動。同年7 月,考入廣州中山大學,在校和魯迅先生有交往,並在周恩來領導下從事革命活動,以梁鼎銘的化名擔任黃埔軍校第四期的政治教官。
民國16 年“四一二”政變,被迫返回北方。
民國16 年(1927)夏,中共山西省委派梁品青回家鄉上黨地區開展工作。首先在屯留協助羅貫中創建南宋村黨支部,組織農民協會、青年協會,接著在襄垣邕子村介紹張文琦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立了中共襄垣黨支部,任支部書記。組織領導襄垣羊工工會、農民協會和進步學生話劇團,宣傳演出打倒列強、打倒軍閥,喚起民眾參加革命。
民國19 年(1930),梁品青返回北平,一面在宏達學院上學,一面從事黨的工作。
民國21 年(1932)春,在北平“左翼社會科學家聯盟”任組織部長。
民國21 到22 年,他在中共河北省委工作,經常往返於北平、保定、石家莊等地,曾介紹李長路參加“教聯”、宋劭文參加“社聯”。“九一八”事變後,積極從事抗日救亡活動,支持學生南下示威,幫助大批入關東北失學青年就學。
民國22 年(1933),在保定被捕,慘遭嚴刑拷打,被壓槓子造成骨折,但始終堅貞不屈。次年出獄,回山西平遙中學任教務主任。在校期間,繼續從事革命活動,宣傳革命思想。
民國25 年(1936)夏,到太原中學(即原省立第一中學)任語文教師。當年陝北紅軍東征之後,太原抗日救亡運動進一步高漲。他利用講台,對學生進行大量的抗日救亡宣傳。
民國26 年(1937)9 月初,周恩來到太原與閻錫山進行談判,他給周恩來寫信,表達他抗日救亡活動的心愿和決心。“七七”事變後,組織太原中學抗日救亡宣傳隊,上街進行抗日宣傳和募捐活動。不久,太原危急,太中遷到山西祁縣賈嶺鎮。梁品青發動、組織成立“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寫標語、出壁報,宣傳《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發動募捐,慰問北上抗日的八路軍。
民國26 年(1937)9 月,梁品青組織部分同學參加“成中師生義勇隊”。10月,梁品青同志帶領初13、14班的王宏士(即王化民)、黃宏基(即黃濤)、原廷價(即原星)、薛光明、相里繩、吳效閔、楊理貞、郗安中、梁子俊、孟廷儒、程人英、侯建都、竇玉戈等15名同學,經平遙到汾陽,參加了第二戰區民族革命地總動員委員會武裝部舉辦的第四期游擊幹部訓練班(動委會是黨領導的組織,續範亭同志任主任,程子華同志為武裝部長)。在主任續範亭、武裝部長程子華的領導下進行工作。不久,奉周恩來指示,到陝西吳堡縣任動委會河西辦事處主任。
民國27 年(1938)初,經黨中央批准,梁品青正式恢復黨籍,隨即調到延安陝甘寧邊區總工會任宣傳部長,因胃病復發,入邊區醫院治療。周恩來曾親往醫院探視,並委託徐冰關照。因身體衰弱,不幸在手術台上病故,終年36 歲。
1、王宏士,即王化民,曾任商業部副部長。
2、黃宏基,即黃濤,曾任解放軍出版社副社長。
3、吳效閔,曾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
4、原廷價,即原星,曾任濟南軍區軍政幹部學校校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