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桴【fu】 拼音:fú,
筆劃:11
部首:木
五筆輸入法:sebg
字義解釋
基本解釋
fú
〈名〉
(1)(
形聲。從木,孚(fú)聲。本義:
房屋的二梁)
(2)同本義 [second roof]
桴,極也。――《字林》。按,凡五
架屋,正中曰棟,亦曰阿,次曰俘,亦曰梁。
(3)又如:桴棟(棟樑)
(4)小的竹、木筏子 [small raft]
乘桴浮於海。――《
論語·公冶長》。皇疏:“桴者,編竹木也。大曰筏,小曰桴。”
(5)又如:桴木(
木筏);桴人(
船夫);桴筏(竹、木筏);桴槎(木筏)
[卻克]左
並轡,右援桴而鼓。――《左傳·成公二年》
《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二回:“兩軍各自奮力,殺傷相抵。國書見吳兵不退,親自執桴鳴鼓,悉起大軍,前來助戰。”
詳細解釋
桴
fú ㄈㄨˊ
(1)房屋的次棟,即二棟。
(2)擊鼓的槌:~鼓相應。
(3)小竹筏或小木筏。
相關詞語
重桴 援桴 漁桴 玉桴 揚桴 土桴 陶桴 乘桴浮海 乘桴 棟桴 桴革 桴棟 桴人 桴子
桴鼓相應 桴檝
桴止響騰桴苡 桴木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桴 ·康熙筆畫:
11 ·部外筆畫:7
《唐韻》縛謀切《集韻》《韻會》《正韻》房尤切,𠀤音浮。《說文》棟名。《爾雅·釋宮》棟謂之桴。《注》謂屋脊也。《班固·西都賦》列棼橑以布翼,荷棟桴而高驤。
又擊鼓杖。與枹同。《禮·禮運》蕢桴而土鼓。
又聚土器也。《詩·大雅》捄之陾陾。《鄭箋》捄,桴也。築牆者桴聚壤土,盛之以虆,而投諸板中。
又桴思,屛也。《禮·明堂位屛注》屛謂之樹,今桴思也。
又《唐韻》引《逸周書·王會解》康民以桴苡。桴苡卽所謂芣苢也。其實如李,食之宜子。
又《宋·陸游·老學庵筆記》浮炭者,謂投之水中而浮,今人謂之桴炭。《白居易詩》日暮半爐桴炭火,是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芳無切,音敷。編竹木代舟也。大曰筏,小曰桴。《論語》乗桴浮於海。《管子·小匡篇》方舟投柎,乗桴濟河。
又與附通。《詩·小雅》毋敎猱升木,如塗塗附。《鄭箋》附,木桴也。符遇切。
又桴筏之桴亦叶音浮。《易林》水深無桴,蹇難何游。商伯失利,庶人愁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