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縣誌

桓台縣誌

《桓台縣誌》是1992年濟南齊魯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桓台縣地方史志纂委員會。本書前設概述、大事記,後設附錄,中置建置、自然環境、人口、農業、水利、建築業、工業、商業、交通·郵電、城鄉建設·環境保護、經濟管理、政黨群團、政權·政協、政法、軍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衛生·體育、民俗·方言、人物等21篇。

基本介紹

  • 書名:桓台縣誌
  • 作者:桓台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編
  • 出版社:濟南齊魯書社
  • 出版時間:1992年
1992版,基本信息,編志說明,2008版,基本信息,主要內容,

1992版

基本信息

桓台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
劉宗澤 主編 李考長 劉銘三 牛璟廷 劉慶鎮 王松亭 副主編
濟南齊魯書社 1992年 5000冊 925千字 800頁 彩圖 12碼 49.00元 ISBN7-5333-0235-4

編志說明

桓台歷史上共修志14部。最早的一部為明成化《新城縣誌稿略》,桓台縣人於利、知縣成儒編纂。其後,明代有成化《新城縣誌稿略續編》、嘉靖《新城縣誌》、天啟《新城縣誌》、崇禎《新城縣續志》;清代有康熙《新城縣續志》(知縣馬孔彰纂修)、康熙《新城縣誌》、康熙《新城縣續志》(知縣孫元衡主修)、道光《新城縣誌》、光緒《新城縣鄉土志》、宣統《新城縣後志》;民國有《重修新城縣誌》《桓台縣誌略》《新修桓台縣誌》。14部舊志中,明天啟《新城縣誌》現存於北京國家圖書館與天津南開大學圖書館;崇禎《新城縣續志》、康熙《新城縣續志》現存於北京國家圖書館;康熙《新城縣續志》、光緒《新城縣鄉土志》存於山東省圖書館;道光《新城縣誌》存於南開大學圖書館;康熙《新城縣誌》、民國《重修新城縣誌》、民國《新修桓台縣誌》等桓台縣檔案館有存。
新中國成立後,桓台縣於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開展過修志,因三年經濟困難而停止。 新編《桓台縣誌》始於1983年4月,蒐集資料3000餘萬字,編寫資料長編200萬字, 至1990年11月定稿。新志時間上限1840年,下迄1987年,對某些事項的記述上溯源頭。
桓台縣位於山東省中部偏北,總面積509.53平方千米。四五千年前,境內就有氏族聚居。境域轄屬及名稱歷經變更,於南宋理宗紹定元年(1228),劃長山縣東部、高苑縣南部、 臨淄縣西部建立新城縣,縣治驛台。1914年易名?水縣,旋改桓台縣。1940年4且28日,桓台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屬清河專署。後隸屬迭經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83年10月劃歸淄博市轄縣。1987年全縣轄6鎮、7鄉。縣內地形較為平緩,地勢南高北低,自西南向東北緩慢傾斜。總人口45萬,有漢族、滿族、回族、蒙古族等9個民族。
桓台有光輝的反帝反封建鬥爭歷史。1887年,3000餘名農民直闖官府,抗捐抗稅,迫使知縣撤銷了“合勺成升”增稅法。1890年,新城縣義和團焚燒洋教堂,成為山東近代史有名的“新城教案”。1912年,以學生張正源為首的民眾趕跑了清知縣,宣布桓台獨立。 1927年5月,中共鐵山特別支部建立,隨之成立了中共桓台縣委;12月26日,桓台人民積極參加了黑鐵山起義,開展抗日鬥爭。八年抗戰,桓台縣大隊和民兵配合主力部隊參加戰鬥600餘次,單獨作戰500餘次,殲敵2000餘人,拔除據點34座。
解放戰爭中,桓台縣民兵配合主力部隊參加戰鬥400餘次,殲敵2000餘人,有218萬人(次)民兵上前線,挖自衛溝108千米,出動小車、馬車2600多輛,送麵粉、糧食10 00萬千克。 桓台縣農業發達,素有“山東麥倉”美稱。1987年,糧、棉、油、菜、水果總產量分別達到2.6億千克、373萬千克、146萬千克、5189萬千克和234萬千克。其中小麥總產量達到1.26億千克。 桓台縣為“建築之鄉” 。1987年,建築隊伍發展到5.5萬人,桓台縣建築總公司所轄的15個公司中, 擁有三級企業12個,四級企業37個,五級企業110個;助理工程師以上工程技術人員300餘人, 建築機械裝備4.39萬千瓦,已成為實力雄厚的建築企業集團, 承建的24層山東省外貿大廈,達到國家優質工程。全縣實現建安產值3.4億元,勞務收入1.15億元,全縣人均收入40%來源於建築業。
桓台縣的工業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發展起來的。1987年,全縣有工業企業1962家,實現工業總產值44756萬元,有28種產品被評為市、省、部級優質產品。 桓台縣自古以來被譽為“文獻之邦”,教育、文化、科技、衛生、體育等各項事業蓬勃發展。1987年,全縣有各類學校370所,在校學生79445人;有桓台縣廣播電台和電視台各1個,廣播播放站13個,影劇場7個,電影放映單位79個,文化館、圖書館各1個, 文化站384個;全縣有科研所5個,科研團體9個,各類技術人員12023人,科技事業大發展;全縣有衛生機構493個,衛生技術人員1625人,病床619張,民眾性防疫保健事業不斷發展;全縣有體育場1處,田徑運動場7處,室內游泳池1處,足球場1處,籃球場19處,常年參加體育活動者達15萬人。 桓台縣人才輩出。歷史人物有戰國顏?、魯仲連;西漢著名詩人轅固;明代王重光、王象晉;清代傅?、王士禎、徐夜等人。現代有胡鳳林、高全鐸、王全英、李志業等抗日英雄和苗海南、劉林祥、張聿和等知名人物。
新編《桓台縣誌》核心篇為《農業》篇與《建築業》篇。《農業》篇記述了農業生產關係變革及農林牧副漁各業發展情況, 全篇達5萬言。建築業單獨立志,記述了建築業門類、建築業發展、建築業管理諸方面內容,達3萬餘字。
新編《桓台縣誌》1994年獲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2008版

基本信息

《桓台縣誌》桓台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 王松亭 主編
北京 中華書局 2008年11月 3500冊 1462千字 860頁 498元
ISBN 978-7-101-05949-6

主要內容

該志為1992年版《桓台縣誌》的續志,上限1988年,下限2002年,部分內容適當上溯或下延。該志除概述、大事記和人物、鎮與街道辦事處、附錄不占編次外,設23編108章,456節,各種表格186個,資料性地圖、示意圖36幅,照片614張,95萬字。
桓台縣位於淄博市偏北部,魯中山區與魯北平原交界地帶。東接臨淄區,西連周村區和鄒平縣,南靠張店區,北依高青和博興縣,總面積520.38平方公里。2002年全縣轄11鎮、 1個開發區和1個城區街道辦事處, 343個行政村, 8個居民委員會。有488950人, 其中非農業人口75340人,分別比1988年增加26764人、40543人。民族以漢族為主,有回、滿、蒙古等少數民族29個,500餘人。
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略呈微波狀。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區,溫度適宜,光照充足,熱量較多,雨水集中,半乾旱半濕潤。年平均日照時數2516.6小時, 日照率56.8%。年平均溫度在12.5℃~14.5℃之間,呈逐年攀升趨勢。年平均降水量524.3毫米。無霜期一般為194天。
境內有土地總面積780571.9畝。 其中,水域面積為63262畝,占8.1%,內有水面24787畝。 物產豐富,有礦產資源10餘種,野生經濟植物300餘種,中藥材300餘種,水生維管束植物40餘種,魚類資源有7目11科36種。 礦產資源主要有鐵、銅、鈷、煤、硫、石油、天然氣等。地下水資源1.663億立方米。
桓台縣人傑地靈,名士輩出。有戰國時魯仲連、顏斶;西漢初“齊詩學”創始人、博士轅固;明代兵部尚書王象乾,醫藥學家、《二如亭群芳譜》作者王象晉;清代文學家王士祿、徐夜,刑部尚書、一代詩宗王士禛,武功將軍王振隆;辛亥革命時期,有國民革命軍少將龐夢源;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有渤海軍區特級戰鬥英雄李志業,華北游擊縱隊第十三支隊第十二梯隊司令胡鳳林等;新中國成立後,有外交部副部長王幼平,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畢慶堂,山東省人民委員會副省長苗海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彭真(祖籍桓台)等數以百計的科學技術界、文化藝術界的尖端人才和軍政要人活躍在海內外。
桓台縣交通便利,縱有淄東鐵路、山深公路、濱博高速公路和省道高淄路,省道壽濟路橫穿城區而過,11條縣、鄉公路縱橫交錯,形成以縣城為中心,鐵路、幹線公路為骨架,縣鄉公路為紐帶,連線鎮村道路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路。
桓台人民一向以農為本,勤於耕作。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之後,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到2002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6.52億元,比1978年增長47.74倍,平均每年遞增17.6%,比1988年增長10.63倍, 平均每年遞增19.2%。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7.79億元, 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6.33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2.4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5667元。 第一、 二、三產業結構由1978年的30.6∶29.3∶40.1、1988年的28.3∶51.3∶20.4轉變為10.2∶60.5∶29.3,第一產業比重下降, 首次低於10%,產業結構逐步最佳化。地方財政收入達到21723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54122萬元。連續兩年進入中國“百強縣”行列。
農業生產實現了由“噸糧縣”到“雙千縣”和“小麥千斤縣”的跨越。1979年,桓台農業開始推行定額勞動管理制度,1980年聯產到戶、到組,到1983年春,全縣所有基本核算單位全部實行以戶為單位的“大包乾”責任制,糧食產量逐年提高。1987年, 唐山鎮興旺村依靠政策、科學技術和資金投入建成108畝“噸糧方”,1988年建成“噸糧村”,1989年唐山鎮小麥、玉米一年兩作平均畝產達到1009公斤,整建制率先建成江北第一個“噸糧鎮”,1990年全縣小麥、玉米一年兩作平均畝產達到1020公斤,整建制率先建成江北第一個“噸糧縣”,連續13年獲得大豐收。此後,逐年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提高經濟作物在種植業結構中的比重。1991年,陳橋、高王、祁家等11個村實現畝產糧食超過1000公斤、畝均收入超過1000元,率先建成“雙千村”。1992年, 全縣糧田平均畝產達到1048.6公斤,平均畝收入由695元提高到1020元,實現由“噸糧縣”到“雙千縣”的跨越。1994年,全縣開始實施“小麥千斤縣”建設計畫,到1996年全縣38.73萬畝小麥平均畝產達到504.3公斤。以縣為單位進行整建制開發,為全省乃至全國小麥生產探索出可行之路。到2002年全縣糧食與經濟作物比例達到6∶4。每畝單產小麥468公斤,玉米613公斤。農村稅費改革順利完成。
工業以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為契機促發展,工業強縣地位日益突出。到2002年,工業企業強勢發展成為促進經濟快速增長的最大亮點,全縣工業企業發展到3463家,職工128486人, 實現工業總產值127.58億元, 其中, 規模以上企業116家, 產值92.17億元, 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72.24%。全縣輕重工業比例由1987年的54∶46變為47.5∶52.5。外向型工業企業從無到有不斷壯大,商品出口結構由農副產品為主轉為工業產品為主,由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轉向勞動、資金、技術密集型產品;招商引資由境內合資轉向境外投資設廠,組建跨國公司,工業強縣的地位日益突出。
建築業由傳統行業發展為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桓台建築業歷史悠久。境內可鑑建築有隋朝建築華嚴寺、 明朝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 建築“四世宮保”磚坊等。1978年後, 全縣建築業開始復甦並逐步進入健康發展軌道, 至1981年,建築隊伍由6300人發展到2.5萬人。 1987年,開始實行股份制經營,推行“一包四制”,由單一經營向多元化經營轉變,由傳統行業向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發展。1994年,起鳳建築公司在全縣率先榮獲全國建築協會全面質量管理“金屋獎”;1996年,新城建築公司在全市率先榮獲全國工程質量“魯班獎” , 填補了全市無國家工程質量獎空白。到2002年,全縣建築企業由1988年的三級資質26家增加到三級及以上39家,其中新增一級5家、二級10家;從業人員由5萬人增加到9.56萬人;產值由4.5億元增加到36.46億元,成為全縣的支柱產業。
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桓台人民一向崇尚學業, 尊重教育,熱愛文化藝術。早在1265年即建縣學,又稱儒學。建國後,全縣教育事業在經歷了“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兩次曲折之後,隨同國民經濟的發展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1978~1987年,累計教育投資1400餘萬元。1996年開始每年遞增1000萬元以上,占財政支出比數由1988年21.4%上升到2000年的31%。2002年,全縣有各類學校118所,在校生67286人,其中義務教育學段在校生56777人,分別比1978年減少316所、26934人和12172人,比1988年減少237所、 7553人和14670人; 兒童和國中入學率分別由1988年99.38%、92.37%上升到100%,普通高中升學率由39.64%上升到67.02%;全縣國中畢業會考合格率99%, 高中畢業會考合格率98%; 向國家輸送大、中專學生1709人,其中大學本科745人、專科964人,比1988年增加1375人,其中大學本科增加636人、專科增加739人,錄取人數占報考人數比數由1988年39.64%提高到49.03%。
境內名勝眾多,有歷史文化遺址121處,其中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市級暫保單位2處。有水鄉馬踏湖自然風光游、王漁洋故里歷史文化游和周家鎮生態農業觀光游3條旅遊線路。1996年4月,對史家遺址進行了搶救性清理髮掘, 出土文物356件,在國內首次發現岳石文化“井”字型木構祭祀坑,出土中國最早的甲骨文,把中國文獻史推前300年。文化事業團體有文化館、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王士紀念館、文管所、文管辦、電影公司和書畫院,11個鎮文化站,298個村文化大院, 有美協、書協、作協、音協、劇協、影協、老年書畫協、漁洋詩社、 中學生文學社,各種文藝演出隊伍150多支,業餘藝術團體60多家,農村電影管理站7個,農村電影隊13個。
1978年後,全縣科技事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到1980年,縣有農科所、農機站,公社有農業技術推廣站, 生產大隊有農業實驗隊,各類專業技術人員699人,其中大專學歷占32.7%。 1986年,全縣科技成果套用列入市“星火計畫”42項。1988年,實施“科教興縣”戰略,至1991年,建立各類科研機構12個,科技示範鎮、示範企業各3個, 示範村20個,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5248人。獲市以上科技進步獎37項。科技進步對經濟成長貢獻率達41.54%。1999年,首次實行黨政主要領導科技目標責任制,建立政府、企業、社會“三位一體”科技投入體系。至2002年,先後建立科研機構75個,專業技術人員16038人, 占全縣總人口的3.3%,科技進步對全縣經濟成長貢獻率達到58%,分別比1991年增長16.46%,比1995年增長3.01%。
20世紀80年代以來,桓台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整個國民經濟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為21世紀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