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雉

桑雉

桑雉,漢語拼音sānɡ zhì,意思是帝王修德國以復興的典實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桑雉
  • 拼音:sānɡ zhì
  • 出處:《北史·崔昂傳》
  • 解釋:帝王修德國以復興的典實等
桑雉(sānɡ zhì)
(1).上古商帝太戊時,“祥桑”朝生而暮大如拱, 太戊 懼,大臣 伊陟 勸 太戊 修德而“祥桑枯死”。 殷帝武丁 時,雉登鼎耳而鳴, 武丁 懼,賢臣 祖己 勸 武丁 “修政行德,天下鹹驩, 殷 道復興”。事見《書·高宗肜日》、《史記·殷本紀》。後因用“桑雉”為帝王修德國以復興的典實。《北史·崔昂傳》:“故桑雉之戒,實啟中興;小鳥孕大,未聞福感。”
(2). 漢 魯恭 (字 仲康 )為 中牟令 ,行德政。上司遣使察訪, 恭 與來使行至田間,坐桑下小憩,有雉停身旁。旁有兒童。使曰:“兒何不捕之?”兒曰:“雉方將雛。”使矍然而起,盛讚 魯恭 “化及鳥獸”,使“豎子有仁心”。事見《後漢書·魯恭傳》。後因以“桑雉”為施行仁政,普及教化的典實。 唐 羅隱 《寄前戶部陸郎中》詩:“出馴桑雉入朝簪,蕭灑清名映士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