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環斑病毒,屬豇豆花葉病毒科、線蟲傳多角體病毒屬,是包含RNA的等徑粒子 (T. Tsuchizaki,未發表數據),無包膜,直徑為22-25 nm。粒子表面不平滑;有規則排布的角狀突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桑環斑病毒
- 拉丁學名: Mulberry ring —spot virus MRSV
- 界:病毒界
- 科:豇豆花葉病毒科
- 屬:線蟲傳多角體病毒屬
- 分布區域:日本以及中國四川 、 貴州 、 廣西 、 廣東 、 海南等地
簡介,分布,寄主植物,危害情況,形態特徵,傳播途徑,
簡介
學名 mulberry ringspot virus
英文名 mulberry ringspot virus
分類地位 豇豆花葉病毒科(Comoviridae)線蟲傳多角體病毒屬(Nepovirus)
分布
日本
寄主植物
自然條件下僅侵害桑樹—通常引起花葉和環斑症狀。亦能產生一些枯斑,可能與葉片的突起有關。在限定寄主範圍的研究中,它能侵染5個科雙子葉植物中的10個種。其野生寄主為桑樹(Morus alba),產生花葉和環斑症狀;某些分離物還能產生葉片突起,為持續性症狀,並隨季節的不同而變化。
診斷寄主有:
桑樹(Morus alba)-系統侵染葉片產生花葉、環斑或突起症狀;豇豆(Vigna sinensis)(cv. black eye)-侵染葉片後產生壞死斑或環斑症狀。隨之產生花葉或葉片和莖的壞死;大豆(Glycine max)-葉片系統花葉或壞死斑;豌豆(Pisum sativum)-葉片系統花葉或壞死斑;昆諾藜(Chenopodium quinoa)-可能產生不明顯的局部褪綠斑,系統侵染產生花葉。和大豆(Glycine max)一樣,豇豆(Vigna sinensis)(cv. black eye)是病毒的最適繁殖寄主,並能作為局部枯斑的實驗寄主(儘管有時效果不是很令人滿意)。
診斷寄主易感品種有:
桑樹(Morus alba)-花葉,環斑,某些分離物還能引起葉片突起. Glycine max, Pisum sativum(亞麻)——系統褪綠斑點及花葉;豇豆(Vigna unguiculata)-壞死斑或環斑; 樹葉和莖幹的系統花葉和/或壞死;昆諾藜(Chenopodium quinoa)-輕微的局部褪綠,系統花葉。
診斷寄主不易感品種:
普通煙(Nicotiana tabacum),蠶豆(Vicia faba),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莧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 黃瓜(Cucumis sativus)。
危害情況
由Tsuchizaki等等(1971)在日本的桑樹(Morus alba)中首次發現並提出。病毒粒子大多分布在葉肉和表皮細胞的細胞質中,受侵染細胞中包含膜狀的(包含囊狀結構的)內含體(Tsuchizaki et al., 1971);此外,在感染疾病的豇豆和桑樹葉片中,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細胞中存在一種管狀結構,其中包裹了似為病毒粒子的球形顆粒,粒子排列成單行自然條件下僅侵害桑樹—通常引起花葉和環斑症狀。
形態特徵
病毒是包含RNA的等徑粒子 (T. Tsuchizaki,未發表數據),無包膜,直徑為22-25 nm。粒子表面不平滑;有規則排布的角狀突起。電子顯微鏡圖可以觀察整個粒子的形態,負染之後一些粒子部分或完全不清晰(not penetrated),電鏡觀察時負染前不需要固定病毒。
多分體各粒子大小相同,純化後的病毒通過沉降可區分出3個組分,空蛋白質外殼(T)和2種核蛋白的(M和B)(Tsuchizaki et al., 1971)。沉降係數(s20w)(svedbergs):50(T),93(M),122(B1和B2),B2、B1和T組分在CsCl中沉澱的密度分別為1.504 g cm-3 、1.497 g cm-3 、1.413 g cm-3。
傳播途徑
通過屬於Dorylamidae的線蟲Longidorus martini傳播,但不通過Xiphinema中的任何一個種傳播(Yagita & Komuro,1972)。土壤中受侵染的L. Martini在並無植物的情況下,在室溫14-17個月或0-9°C保存多於30個月之後仍具有侵染性。(H Yagita,未發表)。
病毒在無介體的情況下亦可經過機械接種傳播;能通過嫁接傳毒;植物之間的摩擦接觸不傳毒。病毒的複製不依賴於任何輔助病毒,
能種傳,大約10 %受侵染的大豆(Glycine max)Mikawashima品種的子代幼苗帶毒(Tsuchizaki et al., 1971),不通過菟絲子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