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樹舞毒蛾

桑樹舞毒蛾

桑樹舞毒蛾,學名 Lymantria dispar (Linnaeus),鱗翅目毒蛾科毒蛾屬的一種昆蟲。別名柿毛蟲、鞦韆毛蟲等。分布在中國各蠶區。寄生於桑、棟類、蘋果、梨、桃、杏、核桃、柿子、栗、榆、楊等500多種植物。2齡幼蟲分散為害,白天潛藏在樹皮縫、枝杈、引棵枝內、樹下雜草及石塊下,傍晚上樹為害。幼蟲蠶食葉片,嚴重時整樹葉片被吃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桑樹舞毒蛾
  • 拉丁學名:Lymantria dispar (Linnaeus)
  • 別稱:柿毛蟲、鞦韆毛蟲等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亞門:六足亞門
  • :昆蟲綱 Isecta
  • 亞綱:有翅亞綱
  • :鱗翅目
  • :毒蛾科
  • 亞科:毒蛾亞科
  • :毒蛾屬
  • :桑樹舞毒蛾
  • 分布區域:中國各蠶區
形態特徵,成蟲,卵,幼蟲,蛹,生活習性,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成蟲

雌雄異型,雄體長18—20mm,翅展45—47mm,暗褐色。頭黃褐色,觸角羽狀褐色,乾背側灰白色。前翅外緣色深呈帶狀,餘部微帶灰白,翅面上有4—5條深褐色波狀橫線;中室中央有l黑褐圓斑,中室端橫脈上有4黑褐“<”形斑紋,外緣脈間有7—8個黑點。後翅色較淡,外緣色較濃成帶狀,橫脈紋色暗。雌體長25—28mm,翅展70一75mm,污白微黃色。觸角黑色短羽狀,前翅上的橫線與斑紋同雄相似,為暗褐色;後翅近外緣有1條褐色波狀橫線;外緣脈間有7個暗褐色點。腹部肥大7i末端密生黃褐色鱗毛。

圓形或卵圓形,直徑0.9—1.3mm,初黃褐漸變灰褐色。

幼蟲

體長50一70mm,頭黃褐色,正面有“八”字形黑紋;胴部背面灰黑色,背線黃褐,腹面帶暗紅色,胸、腹足暗紅色。各體節各有6個毛瘤橫列,背面中央的1對色艷,第l一5節者藍灰色,第6—11節者紫紅色,上生棕黑色短毛。各節兩側的毛瘤上生黃白與黑色長毛l束,以前胸兩側的毛瘤長大,上生黑色長毛束。第6、7腹節背中央各有1紅色柱狀毒腺亦稱翻縮腺。

長19—24mm,初紅褐後變黑褐色,原幼蟲毛瘤處生有黃色短毛叢。

生活習性

1年生1代,以卵塊在樹體上、石塊、梯田壁等處越冬。寄主發芽時開始孵化,初齡幼蟲日間多群棲,夜間取食,受驚擾吐絲下垂借風力傳播,故稱鞦韆毛蟲。2齡後分散取食,日間棲息在樹權、皮縫或樹下土石縫中,傍晚成群上樹取食。幼蟲期50一60天,6月中下旬開始陸續老熟爬到隱蔽處結薄繭化蛹,蛹期10一15天。7月成蟲大量羽化。成蟲有趨光性,雄蛾白天飛舞於冠上枝葉間,雌體大、笨重,很少飛行。常在化蛹處附近產卵,在樹上多產於枝幹的陰面,卵400—500粒成塊,形狀不規則,上覆雌蛾腹末的黃褐色鱗毛,每雌產卵1—2塊,約400一1200粒。已知天敵近200種,常見的有舞毒娥黑瘤姬蜂、喜馬拉亞聚瘤姬蜂、脊腿匙宗瘤姬蜂、舞毒蛾卵平腹小蜂、梳脛飾腹寄蠅毛蟲追寄蠅隔離狹頰寄蠅等。

防治方法

(1)利用幼蟲白天下樹潛伏習性在樹幹基部堆磚石瓦塊,誘集2齡後幼蟲,白天捕殺。或在樹幹上塗50一60cm寬的藥帶i採用高濃度殘效長的觸殺劑,毒殺幼蟲。也可在樹幹直接噴灑殘效期長的高濃度觸殺劑。
(2)樹上噴藥防治4齡前的幼蟲,用藥可參見棗尺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