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耳(桑上寄生)

桑耳

桑上寄生一般指本詞條

桑耳,中藥名。為銀耳科銀耳屬和木耳科木耳屬可食用真菌的子實體。銀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分布於西南及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金耳Tremella aurantia Schw. ex Fr.[T. Lutescens Fr.]分布於黑龍江、吉林、山西、江西、福建、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 (L. ex Hook.) Underw.[Tremella auricular L. ex Hook.]分布於全國各地,各地還有人工栽培;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 (Mont.) Sacc.[Hirneola polytricha Mont.]分布於全國大部分省區,各地有人工栽培;皺木耳Auricularia delicate (Fr.) P. Henn.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涼血止血,活血散結之功效。常用於衄血,尿血,便血,痔血,崩漏,喉痹,症瘕積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桑耳
  • 別稱:桑菌、木麥、桑上寄生、桑檽、桑上木耳、桑雞
  • :真菌界
  • :真菌門
  • :層菌綱
  • :銀耳目
  • :銀耳科、木耳科
  • :銀耳屬、木耳屬
  • :銀耳、金耳、木耳、毛木耳、皺木耳
  • 採收時間:六月多雨時采
  • 用量:內服:煎湯,4.5-9g;或入丸、散
  • 毒性:有毒(《別錄》)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子實體。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歸肝、脾經。

功效

涼血止血,活血散結。

主治

用於衄血,尿血,便血,痔血,崩漏,喉痹,症瘕積聚。

相關配伍

1、治少小鼻衄,小勞輒出:桑耳熬焦,搗末,每發時以杏仁大,塞鼻中。(《肘後方》)
2、治痔病下血不止:桑耳三兩。搗碎。上件毎服一兩,以水一大盞,煎取七分,去滓,著椒、蔥白、粳米煮作羹,空腹食之。(《聖惠方》)
3、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氣虛竭:桑耳二兩半,鹿茸十八銖。上二味以醋五升漬,炙燥漬盡為度,治下篩。服方寸匕,日三。
4、治崩中,帶下:桑耳燒令黒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3-4方出自《千金要方》)
5、治血崩:桑耳灰二分,香附末三分。淡醋湯空心調服。(《本草經疏》)
6、治咽喉閉塞不通:桑上白耳不拘多少。上一味,搗羅為末,以生蜜浸。每用半匙,綿裏含化,旋旋咽下。須臾即通。(《聖濟總錄》)
7、治婦人胞宮症聚(腫瘤):桑耳l0-15g,淮山藥15g,水蛭6g。共研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丸,溫開水送服,每日2次,10d為1療程。(《藥用寄生》)
8、治心下隱痛:桑耳燒存性,熱酒服二錢。(《瀕湖集簡方》)
9、治留飲宿食:桑耳二兩,巴豆一兩(去皮)。五升米下蒸過,和棗膏搗丸麻子大。每服一二丸,取利止。(《綱目》引《范汪方》)
10、治遺尿且澀:①桑耳為末,每酒下方寸匕,日三服。(《聖濟總錄》)②桑耳、龍骨各三分,礬石、阿膠(炙)各二分。上為散。空腹,米飲湯下,一日三服。(《普濟方》)
11、治面上黑斑:桑耳焙研,毎食後熱湯下一錢。(《綱目》引《摘玄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4.5-9g;或入丸、散。

採集加工

六月多雨時采,即暴乾。

形態特徵

(1)銀耳:子實體純白色,膠質,半透明,寬5-10cm,由多數寬而薄的瓣片組成,新鮮時軟,乾後收縮。擔子近球形,縱分隔,(10-13)μm×(9-10)μm。孢子無色,光滑,近球形,(6-8.5)μm×(4-7)μm。
(2)黃木耳:子實體腦狀或瘤狀,不規則皺卷,基部狹窄,從樹皮縫隙間生出,寬1-3cm,高0.5-2cm。鮮橙黃色、金黃色至橙紅色,膠質,乾後縮小變為軟骨質,但基本保持原狀和原色。菌肉柔軟多汁,金黃色,半透明。子實層同色,厚100-150μm,成熟時表面出現霜狀的擔孢子或分生孢子。擔子球形,(16-25)μm×(14-20)μm。孢子球形至洋梨形,無色,直徑4-5μm。
(3)木耳:子實體叢生,常覆瓦狀疊生。耳狀、葉狀或近林狀,邊緣波狀,薄,寬2-6cm,最大者可達12cm,厚2mm左右,以側生的短柄或狹細的基部固著於基質上。初期為柔軟的膠質,粘而富彈性,以後稍帶軟骨質,乾後強烈收縮,變為黑色硬而脆的角質至近革質。背面外面呈弧形,紫褐色至暗青灰色,疏生短絨毛。絨毛基部褐色,向上漸尖,尖端幾無色,(115-135)μm×(5-6)μm。裡面凹入,平滑或稍有脈狀皺紋,黑褐色至褐色。菌肉由有鎖狀聯合的菌絲組成,粗約2-3.5μm。子實層生於裡面,由擔子、擔孢子及側絲組成。擔子長60-70μm,粗約6μm,橫隔明顯。孢子腎形,無色,(9-15)μm×(4-7)μm;分生孢子近球形至卵形,(11-15)μm×(4-7)μm,無色,常生於子實層表面。
(4)毛木耳:又名粗木耳。子實體初期杯狀,漸變為耳狀至葉狀,膠質、韌,乾後軟骨質,大部平滑,基部常有皺褶,直徑10-15cm,乾後強烈收縮。不孕面灰褐色至紅褐色,有絨毛,(500-600)μm×(4.5-6.5)μm,無色,僅基部帶褐色。子實層面紫褐色至近黑色,平滑並稍有皺紋,成熟時上面有白色粉狀物即孢子。孢子無色,腎形,(13-18)μm×(5-6)μm。
(5)皺木耳:又名朱耳。子實體群生,膠質,乾後軟骨質。幼時杯狀,後期盤狀至葉狀,(2-7)cm×(1-4)cm,厚5-10mm,邊緣平坦或波狀。子實層面凹陷,厚85-100μm,有明顯的皺褶並形成格線。不孕面乳黃色至紅褐色,平滑,疏生無色絨毛;絨毛(35-185)μm×(4.5-9)μm。孢子圓柱形,稍彎曲,無色,光滑,(10-13)μm×(5-5.5)μm。

生長環境

(1)銀耳:生於櫟及其他闊葉樹腐本上。分布於西南及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現多人工栽培。
(2)金耳:生於闊葉樹腐木上。分布於黑龍江、吉林、山西、江西、福建、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3)木耳:生於櫟、榆、楊、槐等闊葉樹腐木上。分布於全國各地,各地還有人工栽培。
(4)毛木耳:生於楊、柳、桑、槐等闊葉樹腐木上。分布於全國大部分省區,各地有人工栽培。
(5)皺木耳:生於闊葉樹腐木上。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藥材性狀

(1)銀耳:子實體由數片至l0餘片薄而多皺褶的瓣片組成,呈菊花形、牡丹花形或繡球形,直徑3-15cm,白色或類黃色,表面光滑,有光澤,基蒂黃褐色。角質,硬而脆。浸泡水中膨脹,有膠質。氣微,味淡。
(2)木耳:子實體呈不規則塊片,多皺縮,大小不等,不孕面黑褐色或紫褐色,疏生極短絨毛,子實層面色較淡。用水浸泡後則膨脹,形似耳狀,厚約2mm,棕褐色,柔潤,微透明,有滑潤的粘液。氣微香,味淡。
(3)毛木耳:子實體較木耳厚,不孕面絨毛濃密、較長,余與木耳類同。氣微,味淡。
(4)皺木耳:不孕面乳黃色至紅褐色,疏生絨毛;子實層面有明顯網路狀皺縮。氣微,味淡。

相關論述

《本草經集注》雲:“按老桑樹生燥耳,有黃者,赤、白者。”《綱目》載:“木耳各木皆生……惟桑、柳、楮、榆之耳為多雲。”以上所述表明,桑耳即生於桑樹上的木耳統稱,為銀耳科銀耳屬和木耳科木耳屬可食用之真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