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下村位於江西省臨川區桐源鄉境內西南方向的龍會山山腳下,距離鄭坊鎮約3公里。群峰簇擁的嶺下張家村,殘存著許多古樸的明清建築,這些古建築圍繞著一條300餘米長的青石板路,從這些長長的光溜溜的留著深深痕跡的青石板上,依稀能看見當年車馬喧鬧的場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桐源鄉嶺下村
- 別名:嶺下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桐源鄉
地理環境,社會,文化,旅遊,
地理環境
在嶺下張家村口,首先看到一棵古老、粗大、造型奇特的樟樹,靜靜地“立”在古驛道旁,樟樹斑駁蒼老卻雄姿猶存。令人驚奇的是,根部像是被什麼鏤空了一般,一米左右處形成了兩個靠背椅狀,其時有一小孩正坐在上面。記者看到,如此這般大的空間,就是並排坐兩個大人也沒有問題。一村民說,村民都稱這棵樟樹為“靠椅樟”,一年四季都有人坐在樹下聊天,離開靠椅樟前行100米,記者驚奇於道旁一棵“高大偉岸”的樟樹。村民說,這是一棵古樟王,古樟王有1500多年歷史,它參天聳立。如今依然呈現出勃勃生機,整個樹形枝繁葉茂,綠意盎然。這棵樟樹需八九個成人才能合抱,樹高20多米高,遠遠望去,直通通的樹桿鐵塔般傲然挺立,分枝上濃密樹冠就像一把綠色的巨扇,而那露出地面的樹根像虬龍般盤踞。在古樟王樹根部,村民扒開臨時堆放的稻草,記者看到,古樟王竟然是一棵空心樹,根部形成了一個三四米寬的圓洞。領路的村民笑著告訴記者,小時候,他與同伴經常在樟樹洞裡捉迷藏。
從古驛道一路走來,記者還看到了兩棵臥地而起的樟樹,樟樹匍匐前伸,樹齡均在1000年左右。兩棵樟樹下部枝杈很少,從形狀上看,似張牙舞爪,又似滾動翻騰,大有群龍鬧海之勢,當地人稱之為“滾龍樟”。
社會
在臨川區桐源鄉嶺下村,村前原來有一條用青石板鋪就的寬闊的古驛道,叫臨樟大道,經狀元嶺直通撫州。在1958年修建展坪水庫時,那數以萬計的青石板大都用於修築水庫堤壩了。
文化
群峰簇擁的嶺下張家村,殘存著許多古樸的明清建築,這些古建築圍繞著一條300餘米長的青石板路,從這些長長的光溜溜的留著深深痕跡的青石板上,依稀能看見當年車馬喧鬧的場景。 越過青石板路,就是670多年前陸祥叔開鑿的古驛道了。
出乎意料,七尺寬的古驛道,像是很久無人行走似的,道兩旁的蘆葦及灌木已嚴嚴實實地覆蓋在驛道的上面,很多地方,我們不得不躬著腰、低著頭甚至是匍匐著前進。
嚮導也是斷文識字的人,20年前,他常常翻越狀元嶺去展坪中學讀書。一路上,他給我介紹了許多有關狀元嶺的人與事。
嚮導說,20世紀50年代,狀元嶺南的壠口修建了狀元嶺水庫(又名展坪水庫),桐源與展坪兩鄉之間又建了公路,從這山過往的人便越來越稀少了,只有附近的幾個村莊的人,去展坪趕集才會通過狀元嶺。
終於,我氣喘吁吁地登上了峰頂。令我大失所望的是,山上的石室、廟堂、碑刻這些史志上描述的景物蕩然無存。
嚮導說,廟是很早以前被拆去蓋國小了,葉某題寫的匾額,也被改作它用。陸祥叔刻的碑石,也被挖去墊涵管底板。
這一山的遺蹟,只剩下一座跨路亭了。跨路亭應該說是一座較宏大的建築,磚木結構,用料精良。但由於年久失修,已經破敗不堪。我四處搜尋,發現亭頂端的大梁,尚有“狀元嶺,歲次丙申年夏浣”十餘字清晰可辨。經查閱資料,得知這是1956年時水源、山下兩初級農業社重修時留下的墨跡。
山頂兩側石壁陡峭,山間古木參天,然南行下山之路已被灌木堵嚴,此路已是不通。
嚮導解釋,恢復高考以後,很長時間內,嶺下張家村沒有人考上大學,村裡的老人說,這是因為葉某未添狀元嶺狀字一點,狀元便與此路無緣之原故。於是從90年代起,這個村的學生上學再也不走狀元嶺了。雖然這有點迷信色彩,但通過十年來努力,嶺下村已有多名學生考上重點大學,甚至出了兩名博士生了。
狀元嶺,這個曾經令許多文人騷客景仰的名勝,就這樣悄悄消失在歷史的塵埃里了。
還是那位知縣大人胡亦堂的詩寫得好——
雨後看山山愈佳,仙峰嶺上白雲斜,
懷人不見迂千里,望屋經過幾百家。
戰地依然還禮樂,山里無恙舊桑麻,
樟源自是衣冠聚,好事何將狀首夸。
出乎意料,七尺寬的古驛道,像是很久無人行走似的,道兩旁的蘆葦及灌木已嚴嚴實實地覆蓋在驛道的上面,很多地方,我們不得不躬著腰、低著頭甚至是匍匐著前進。
嚮導也是斷文識字的人,20年前,他常常翻越狀元嶺去展坪中學讀書。一路上,他給我介紹了許多有關狀元嶺的人與事。
嚮導說,20世紀50年代,狀元嶺南的壠口修建了狀元嶺水庫(又名展坪水庫),桐源與展坪兩鄉之間又建了公路,從這山過往的人便越來越稀少了,只有附近的幾個村莊的人,去展坪趕集才會通過狀元嶺。
終於,我氣喘吁吁地登上了峰頂。令我大失所望的是,山上的石室、廟堂、碑刻這些史志上描述的景物蕩然無存。
嚮導說,廟是很早以前被拆去蓋國小了,葉某題寫的匾額,也被改作它用。陸祥叔刻的碑石,也被挖去墊涵管底板。
這一山的遺蹟,只剩下一座跨路亭了。跨路亭應該說是一座較宏大的建築,磚木結構,用料精良。但由於年久失修,已經破敗不堪。我四處搜尋,發現亭頂端的大梁,尚有“狀元嶺,歲次丙申年夏浣”十餘字清晰可辨。經查閱資料,得知這是1956年時水源、山下兩初級農業社重修時留下的墨跡。
山頂兩側石壁陡峭,山間古木參天,然南行下山之路已被灌木堵嚴,此路已是不通。
嚮導解釋,恢復高考以後,很長時間內,嶺下張家村沒有人考上大學,村裡的老人說,這是因為葉某未添狀元嶺狀字一點,狀元便與此路無緣之原故。於是從90年代起,這個村的學生上學再也不走狀元嶺了。雖然這有點迷信色彩,但通過十年來努力,嶺下村已有多名學生考上重點大學,甚至出了兩名博士生了。
狀元嶺,這個曾經令許多文人騷客景仰的名勝,就這樣悄悄消失在歷史的塵埃里了。
還是那位知縣大人胡亦堂的詩寫得好——
雨後看山山愈佳,仙峰嶺上白雲斜,
懷人不見迂千里,望屋經過幾百家。
戰地依然還禮樂,山里無恙舊桑麻,
樟源自是衣冠聚,好事何將狀首夸。
旅遊
位於臨川區桐源鄉嶺下張家村境內的狀元嶺,是該區的一處著名名勝古蹟,古為江淮廣浙之驛道。山上至今還保存有狀元嶺涼亭和3公里長的古驛道,古驛道一直延伸到嶺下張家村,驛道兩旁有數十棵古樟樹,古樟樹造型千奇百怪,讓人百看不厭。
在臨川版圖上,海拔220米的狀元嶺算不上什麼名山大川。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狀元嶺的成名,有兩個人功不可沒。
一個是元朝泰定年間的豐城人陸祥叔。狀元嶺原名“樟源嶺”,古為江淮廣浙之驛道。石路峻險。公元1326年,陸祥叔出資命匠修鑿,深丈余、寬七尺、長二十餘丈,計工千日,費粟三百石;並創石室,建涼亭,奉佛,樹碑。清臨川知縣胡亦堂有詩為證:
何氏龍興路,遺碑記富川。
樟源峻狹阻,陸叔鑿山求。
費粟三百石,行人亡夏秋。
我來尋石室,問遍水西頭。
另一位人物為粵籍秀才葉某,清道光元年(1821年),葉某回鄉準備應試,入亭避雨,巧遇一卜卦道人,道人凝視葉某片刻,對葉說:“先生天庭飽滿,地殼雄厚,龍準如垂膽……此乃大貴之相也!”葉某本是自命不凡者,經此一捧更是飄飄然也。當夜宿於廟中,問山何名,長老說:“樟源嶺。”葉誤為“狀元嶺”,大喜,謂此乃中狀元之預兆也,即燒香禱告,求菩薩保佑明年高中。
翌年,葉某入京趕考,特彎道至此,出資修涼亭,並立親書“狀元嶺”匾額,懸於亭之北。葉某告長老:“狀字一點,待我中了狀元再來加。”葉某一去杳無音信,山卻因此改名。
一個是元朝泰定年間的豐城人陸祥叔。狀元嶺原名“樟源嶺”,古為江淮廣浙之驛道。石路峻險。公元1326年,陸祥叔出資命匠修鑿,深丈余、寬七尺、長二十餘丈,計工千日,費粟三百石;並創石室,建涼亭,奉佛,樹碑。清臨川知縣胡亦堂有詩為證:
何氏龍興路,遺碑記富川。
樟源峻狹阻,陸叔鑿山求。
費粟三百石,行人亡夏秋。
我來尋石室,問遍水西頭。
另一位人物為粵籍秀才葉某,清道光元年(1821年),葉某回鄉準備應試,入亭避雨,巧遇一卜卦道人,道人凝視葉某片刻,對葉說:“先生天庭飽滿,地殼雄厚,龍準如垂膽……此乃大貴之相也!”葉某本是自命不凡者,經此一捧更是飄飄然也。當夜宿於廟中,問山何名,長老說:“樟源嶺。”葉誤為“狀元嶺”,大喜,謂此乃中狀元之預兆也,即燒香禱告,求菩薩保佑明年高中。
翌年,葉某入京趕考,特彎道至此,出資修涼亭,並立親書“狀元嶺”匾額,懸於亭之北。葉某告長老:“狀字一點,待我中了狀元再來加。”葉某一去杳無音信,山卻因此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