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岩灰洞遺址

桐梓岩灰洞遺址

桐梓岩灰洞遺址,位於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城西北25公里的九壩鄉白鹽井村境內,是一個發育於二迭紀厚層灰岩的喀斯特溶洞。1972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貴州省博物館對該洞進行了較系統的發掘,出土古人類牙齒化石二枚,並發現了舊石器、用火遺蹟及相當多的動物化石。1983年再度現場考查,又獲人牙化石四枚。 吳茂霖等(1975)將岩灰洞堆積物分為七層。其中第一層為浮土,第二層為覆蓋整個洞穴的薄鈣板,第三層為含有少量動物化石的褐色粘土,第四層為灰黃色含礫砂土含人類化石、石器和大量動物化石,以下5—7層均未發現文化遺物或動物化石。 岩灰洞系貴州第一個找到古人類化石的地點,所發現的燒骨樣本是華南地區最早的用火證據,岩灰洞動物群對華南第四紀古生物地層研究有重要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桐梓岩灰洞遺址
  • 地理位置:遵義市桐梓縣城西北
  • 發現於:1971年冬
  • 類別:文化遺址
簡介,“桐梓人”的發現,景點交通,景點服務,

簡介

位於遵義市桐梓縣城西北,桐梓縣至赤水市公路25公里的九壩鎮白鹽井柴山岡南半坡上。
桐梓岩灰洞遺址
1971年冬,貴州省地質局112地質隊工人何仁在岩灰洞發現動物化石。何自費向北京中國科學院發電報。中科院派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張森水、吳茂霖與貴州省博物館曹澤田對此洞進行考察。並勘測了化石遺址和鄰近洞穴,作了短期的試掘。 1972年冬,由張振標、王令紅、張銀運、吳茂霖等人組成野外工作隊,對岩灰洞進行系統發掘。掘出古人類牙齒化石、舊石器數件和用火痕跡,燒骨岩屑以及較多的哺乳動物化石。1979年9月版《辭海》載“桐梓人”條目:“桐梓人,我國古人化石。1972年在貴州桐梓岩灰洞發現,故名。所發現的化石為牙齒兩枚。地質時代可能屬更新世中、晚期。牙齒形態特徵:門齒粗壯,有發達的底結節,根尖圓鈍;前臼齒也顯得很粗壯。這兩枚牙齒的大小及形態特徵與北京猿人的十分相似,而與現代人顯著不同”。
據測定,時間位距今18~24萬年之間。用火痕跡的發現,佐證了西南地區早有古人類活動和用火的歷史。岩灰洞古人類化石的發現,填補了中國考古史上20~29萬年這一階段環節無人類化石發現的空白。因此,岩灰洞被列為貴州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桐梓人”的發現

岩灰洞距桐梓縣城25公里,位於桐梓至赤水公路西側一公里外的柴山崗南麓。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科考、旅遊的好去處。岩灰洞位於九壩鄉柴山崗半坡,下距河面32米,向陽不燥,泥土多成粉末狀,所以當地人都叫它岩灰洞。洞穴呈喇叭形,高3.0米,寬1.8米,洞道時寬時窄,“之”字形向東北延伸。進入2.5米處是一寬大的廳堂,“桐梓人”為何擇此而居?他們的生存狀態如何?令人遐想。
“桐梓人”的發現之所以引起全世界關注,是由於它填補了古人類發展進化年代中一個關鍵的環節。在這以前,僅發現距今170萬年的元謀人、70萬年的蘭田人、60萬年的北京人、50萬年的馬坎人、40萬年的長陽人、30萬年的丁村人、10萬年的觀音洞人、4萬年的柳江人。唯獨空缺20萬年左右的古人類化石。“桐梓人”的發現正好連線上這一人類發展進化的鏈條。從岩灰洞出土的舊石器和燒骨的研究中,發現了古人類用火的痕跡,是迄今長江以南最早的發現。在“桐梓人”化石的研究中還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氟斑牙病例,具有重大的學術研究價值。

景點交通

景點位於桐梓縣城西北九壩鎮,桐梓縣城到九壩鎮20公里,全部為通鄉油路。桐梓縣城至習水公路途經九壩鎮,桐梓縣城至九壩鎮每天有客運車輛往返。外地遊客經崇遵高速公路桐站下車到景點,或經習水至桐梓縣在九壩鎮到景點。

景點服務

該景點目前處於待開發階段,附近有九壩鎮山堡村鄉村旅遊避暑點、上天池鄉村旅遊點,同時還有待開發的黃河溝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