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鎮

桐城鎮

桐城鎮隸屬於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地處山西南部。沿同蒲鐵路南下,過臨汾、侯馬即可進入桐城鎮境內。

桐城鎮面積約為136.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2935人(2017年),下轄65個行政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桐城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
  • 下轄地區:65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359
  • 郵政區碼:043800
  • 面積:136.62平方公里
  • 人口:122935人(2017年)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性氣候
  • 機場:運城關公機場
  • 火車站:聞喜
  • 車牌代碼:晉M
簡介,建置沿革,環境資源,人口,交通,桐城特產,發展情況,行政轄區,經濟發展,科技與企業,教育,社會狀況,名勝古蹟,

簡介

桐城歷史悠久,地傑人靈,這裡有新時代、仰韶、龍山時期和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址,有春秋戰國、漢、唐、宋、清等時期的古墓群。有后稷教民稼穡、董文奉帝使豢龍的傳說,有一門世代出將相,名揚中外的“戊戌六君子”之一楊深秀,有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恩來總理接見的全國植棉勞模吳吉昌,縱覽古今,這塊沃土,英才迭出。
桐城鎮柯嶺村昭明寺塔桐城鎮柯嶺村昭明寺塔

建置沿革

位置境域與建制沿革,桐城鎮地處東經111°26′29″——111°36′20″,北緯35°25′31″——35°34′1″,東與東鎮、侯村鄉接壤,南與河底鎮、裴社鄉、夏縣相鄰,西與郭家莊鎮、神柏鄉連線,北與凹底鎮、陽隅鄉、薛店鎮毗鄰。南北長16公里,東西寬11公里,國土面積140.3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2780畝。建國初期為第一區公所駐地,1953年區下設鄉,1958年實行“政社合一”即城關鎮人民公社,1984年更改為城關鎮人民政府,2001年撤鄉並鎮組合西官莊鄉、下陽鄉、嶺西東鄉,並改名為桐城鎮人民政府,下轄西社、東官莊、南關、李家莊、坡底、東社、喬莊、下邱村、嶺東、黃花嶺、下陽、上邵王、桃園、上白土、五裡頭、新生、上邱村、曹家莊、邱家莊、山家莊、姚村、吳家房、韓家莊、中社、冀魯、嶺西東、東宋、金家莊、新儀張、下邵王、東吳、任村、張石溝、北薛莊、梨凹、儀張、趙家嶺、王村、店頭、香山庄、下白土、王順坡、七里店、文生、西邱村、王家房、李家房、南宋、程家莊、丁店、上郭、嶺西西、新李房、峪堡、邱家嶺、西官莊、東河口、東薛莊、家坪、柴莊、趙家莊、西城莊、西吳、馮家莊、東莊共65個行政村,含78個自然村。9個社區。

環境資源

自然環境與資源,桐城鎮域北依峨嵋嶺,南依鳴條崗,中部狹長,兩端寬闊,呈亞鈴形,境內地形多樣,河谷,塬地,丘陵,山地共存,由涑水及其支流藕河沖積而成的涑水河谷盆地。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晝夜溫差大,四季分明,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兩季。年平均降水量506mm左右,年平均氣溫8~14℃。

人口

全鎮屬漢族聚居區,1949年有10020戶40747人;1964年有16766戶,79346人;1990年有28227戶,113235人,現有人口1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4萬人)。
常住人口122935人(2017年)。

交通

該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大運高速路、二級路,南同蒲鐵路大西高速鐵路穿境而過,65個村村村通油路。

桐城特產

桐城土特名產豐富,運銷國內外。聞喜煮餅為山西八大名點之一,曾受到魯迅先生讚譽;北垣柿餅,肉質如棗,汁豐味甜;董澤白蓮,質細孔多,故有“聞喜蓮菜-眼兒多”之諺語;峪口紫皮蒜,質優個大,味濃辛辣;焦山礦泉水,以微量元素含量高。

發展情況

聞喜縣桐城鎮多業並舉,發展勢頭強勁。農業糧、果、菜、牧已形成產業化鏈。蓬勃發展的工業也成為聞喜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培育出鋼鐵、鎂業、化工、建材、機械、瓷業、玻璃、汽車配件、食品加工等生產基地。
聞喜交通發達。南同蒲鐵路、大運路、太風路穿境而過,聞垣、新聞二級公路已開通。通訊、電力設施先進。

行政轄區

桐城鎮轄:西社村、中社村、東社村、西城莊村、南宋村、韓家莊村、吳家房村、李家房村、上郭村、黃花嶺村、西邱村、上邱村、南關村、新生村、王家房村、新李房村、五裡頭村、桃元村、王村、東宋村、姚村、王順坡村、東河口村、嶺西東村、嶺西西村、嶺東村、店頭村、張石溝村、七里店村、下白土村、上白土村、山家莊村、北薛莊村、坡底村、家坪村、下陽村、喬莊村、李家莊村、儀張村、丁店村、東莊村、冀魯村、程家莊村、馮家莊村、薛莊村、任村、峪堡村、曹家莊村、新儀張村、文生村、西官莊村、東官莊村、下邵王村、上邵王村、西吳村、東吳村、柴莊村、梨凹村、香山庄村、邱家嶺村、邱家莊村、趙家莊村、趙家嶺村、金家莊村、下邱村等。

經濟發展

科技與企業

該鎮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堅持不懈狠抓科技調產,使全鎮糧經比例由6:4調整為5:5,特別是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建成萬畝優質小麥、萬畝蔬菜、萬畝花椒、萬畝藥材四個萬畝基地。店頭村農村沼氣的推廣、養殖小區的建設,東吳村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的興起,李家房胖仔奶業的帶動,使該鎮的農業生產初步實現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農民收入逐年穩步增加。
民營企業發展迅速,湧現出一批龍頭企業。紅星汽車配件公司半軸套管生產線建成投產,年銷售收入8000萬元,利稅800萬元,總資產2600萬元,成為我國最大的汽車後半軸及半軸套管專業生產廠家,名列全國半軸行業前五強。第二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日產千噸熟料新型乾法迴轉窯生產線建成投產,固定資產近億元,年生產能力提高到65萬噸,年產值超億元,利稅1000萬元,成為運城市水泥生產企業中的龍頭廠家。英發玻璃器皿公司改土爐為節能環保全煤氣馬蹄焰池爐,開全省先河,成為科技興企的典範。全鎮有2萬農村勞動力轉移到二、三產業,非農收入已成為農民收入增加的主要來源。
在推進城鎮化上,該鎮以晉都、城西、城南、城東大街為依託,多渠道籌集資金,先後實施了西社農貿市場、鴻泰商貿城、東升家具商廈、東方建材市場等幾大批發市場建設,啟動實施中社大眾市場、西社西湖市場、西城莊綜合大樓的改造工程,第三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隨著桐城一條街的規劃實施,桐城正在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小集鎮。

教育

桐城還是一個教育大鎮。鎮內有中心校一所,國中5所,國小36所,其中15所學校裝備了多媒體教室,35所學校接入遠程教育網路。在校學生1.6萬人,教師810人。特別是城關、城鎮、官莊三所國中和東街、西街、道北三所國小為省市級示範學校和全縣名校。隨著學校布局的調整、危房改造工程的實施以及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全鎮學校的硬體設施又有了很大的改善,辦學活力進一步增強,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實現了由教育大鎮向教育強鎮的跨越,為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人才保證。
桐城鎮是在2001年撤鄉並鎮中,由原城關、西官莊、下陽、嶺西東四個鄉鎮合併組建的一個新鎮。全鎮轄65個行政村,249個居民組,鎮直單位20多個,93127口人,國土面積140.39平方公里,
耕地127625畝,基層黨組織86個(其中1個黨總支,85個黨支部),黨員2276人(其中農村黨員2042人),是聞喜縣乃至運城市最大的鄉鎮。大運高速、二級路、南同蒲鐵路穿境而過,65個村村村通油路。
2006年全鎮糧食總產34794噸,農村經濟總收入9.67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2.6億元,實現利稅2.1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64元。
桐城中心校在鎮政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連年創佳績。

社會狀況

全鎮完成“六個全覆蓋”工程。改造硬化村通道路103.7公里,實施安全飲水工程13處,改造校舍危房3780平方米,新建村級衛生所49個,農民參加農村醫療保險63600人,占99%以上,完善配套村級組織活動場所58個,新建民眾性文體活動場地38處,配備檔案活動器械304件,建立農村圖書室32個,農民書屋13個。目前,鎮衛生院4所達到甲級標準,村村有衛生所,農家書屋,有文化活動中心,有健身院,有基層組織活動陣地。全鎮共有中心校一所,國中5所,國小36所,其中15所學校裝備了多媒體教室,35所學校接入了遠程教育網路,在校學生1.6萬人,教師810人,教學質量逐年提高。

名勝古蹟

本鎮歷史上多名門望族,代有人才。三國魏大將毌丘儉、西晉文學家郭璞、戊戌六君子的楊深秀故里均在該鎮。古遺址有5處,古墓葬有6處,古建築有位於縣城東的文廟和姚村的魁星樓。金石有呂祖造像碑位於嶺西東巷口牆上,世界著名文物有上郭村出土的刖守囿六輪輓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