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唐代吳融詩作)

《桃花》是唐代詩人吳融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點評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桃花》
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
何當結作千年實,將示人間造化工?
桃花

點評鑑賞

這是唐代詩人吳融的力作。可以說,在古代詠桃花的詩歌中,本篇是筆力最重,設色最濃艷,立意最積極的一首。
首句寫桃花的繁盛嬌艷——滿樹的桃花。爛漫紅艷,如嫵媚女子,矯美無比。“滿樹”就樹花之“滿”,寫桃花之繁;“爛漫”從桃開之狀,寫桃花之盛。“紅”寫桃花之色;由於有“滿樹”、“爛漫”作鋪墊,這“紅”的色彩,就顯得濃郁而熱烈。但是,如果僅是這樣描寫,這仍然是一般的句子;有了“如嬌”的比喻,首句才顯得生動而富有神味——“紅’就不僅給人濃鬱熱烈的感覺,而且帶有嫵媚動人的嬌美。“萬枝丹彩灼春融”——千枝萬樹的桃花,紅艷如火,仿佛杷春天都燒融了。次句仍寫桃花的繁盛艷麗,詩意卻推進一層,筆力也較首句更重。首句僅就一樹桃花著筆,次句則由一株而擴展到千枝萬樹,那千枝萬樹的桃花,就像一片燃燒著的熾烈的火海。映紅了碧草、青山、溪流……春天的萬物,仿佛都為它熾烈而嬌艷的色彩所融化。“灼”字、“融”字,筆極重而意極新,生動形象地寫出桃花在萬紫千紅的春天中所占的特殊地位。以上兩句正而寫桃花,實中有虛。
“何當結作千年實,將示人間造化工”——怎能讓它千年長在,年年開花結果,以此來顯示人間自然界的工巧?“何當”一語,將對桃花的正面描寫一筆宕開,引出詩人的願望。三、四句有兩層意思:一是希望桃花不僅能裝點春色,供人觀賞,還能結成果實,給人享用;二是希望桃樹長生不死,世世代代開花結果,造福人類。兩句從虛處落墨,從桃花本身去想像,立意又在桃花之外,使主題進一步深化。
桃花

作者簡介

吳融,唐末詩人。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唐昭宗龍紀元年(889)登進士第。歷任侍御史、左補闕,拜中書舍人,進戶部侍郎。天復元年(901年)冬,朱全忠兵犯京師,唐昭宗逃往鳳翔,吳融未及相從,客寓閿鄉。後召還翰林承旨,卒於官。工詩能文。有《唐英集》,《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