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石首市轄鎮。面積99.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848人(2010年六普)。轄1個居委會、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九佛崗。
沿革
沿用桃花山為名。解放初為調弦南鄉,屬調關區。1952年土改後,分設吳田、吳泰、小石、九佛、小河等鄉,屬第三區。1956年並為綠化、桃花2鄉,所屬未變。1958年改為小石、鹿角2個管理區,屬桃花山公社(社址為調關)。1961年改為桃花、鹿角2個公社,屬調關區。1965年,桃花、鹿角2個公社合併為桃花山公社,直屬縣轄。1974年撤區並社時,將調關區的東興公社併入桃花山公社。……1987年撤區並鄉建桃花山鎮。
1996年,面積99.8平方千米,人口2.2萬人,轄石華堰、王李場、小石橋、馬鞍山、子童閣、古井口、九佛崗、果老山、吳家壋、漆家鋪、李花山、鹿角頭、青竹溝、望夫山、長江、五馬口、白洋林17個行政村和九佛崗居委會。2004年,鎮政府駐九佛崗,人口21087人,面積99.8平方千米,轄桃花、石華堰、王李場、小石橋、馬鞍山、子童閣、古井口、九佛崗、梁老山、吳家當、漆家鋪、李花山、鹿角頭、青竹溝、望夫山、長江、馬碼口、白洋林18個行政村。2005年,人口21979人,轄桃源1個居委會和九佛崗、石華堰、王李場等17個行政村。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1081104:~001 121桃源居委會 ~200 220石華堰村 ~201 220王李場村 ~202 220小石橋村 ~203 220馬鞍山村 ~204 220梓童閣村 ~205 122古井口村 ~206 122九佛崗村 ~207 220果老山村 ~208 220吳家壋村 ~209 220漆家鋪村 ~210 220李花山村 ~211 220鹿角頭村 ~212 220青竹溝村 ~213 220望夫山村 ~214 220長江村 ~215 220五碼口村 ~216 220白洋林村 ~501 122桃花山林場
地理環境
桃花山鎮位於
石首市東南30公里的湘鄂交界處,與
湖南省華容縣唇齒相依。全鎮版土面積100平方公里,總人口24500人。境內交通便利,風景秀麗,民情純樸,又極具發展活力,素有
湖北明珠山鎮之美譽。全鎮轄1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果老山、桃源、九佛崗、石華堰、王李場、小石橋、馬鞍山、子童閣、古井口、梁老山、吳家當、漆家鋪、李花山、鹿角頭、青竹溝、望夫山、長江、五碼口、白洋林。鎮政府駐九佛崗。 桃花山鎮有山林面積71000畝,水域面積22000畝,自然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桃花山鎮立足於資源優勢,念好山水經,盤活化工業,繪製旅遊圖,全力打好特色牌,在富民強鎮的路上步步出新。全鎮農業產業化發展已初具規模,形成了以水產、果特、森工、糧棉為內容的四大產業基地。其中水產以利用湖面廣大的優勢發展的螃蟹養殖,果品以利用廣袤的山地面積發展的板栗種植形成了桃花山鎮獨有的種養特色;以荊江公司為龍頭的化工業以其強盛的市場後勁成為該鎮的經濟支柱;而該鎮在獨有的地貌特色、悠遠的歷史傳說、深蘊的人文景觀和秀麗的山水風光基礎上拓出的旅遊業,更是使其經濟騰飛的勢頭日益強勁,成為該鎮嶄新的經濟發展亮點。
桃花山鎮基礎建設步伐的加快和投資環境的大力改善,為該鎮的經濟建設迅猛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該鎮油路南通岳陽及廣州,北達荊州至武漢,境內油路進山入村,全鎮通油路里程達42.5公里;2000門程控電話讓100%的村莊隨時傾聽來自山外大世界的聲音;快速發展的電力更是將
桃花山這個秀麗的山鎮映出如明珠一般的璀璨。
建設手段
桃花山鎮工作會議
桃花山鎮以創建“五好”村黨支部為抓手,以村級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衛生和精神文明為著力點,採取
“五突出”,積極促進新農村建設。
基礎設施
一是突出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堅持抓村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2007年該鎮投入資金近450萬元,拓寬硬化了通鄉公路4.7公里,通村公路8.2公里。
環境管理
二是突出抓好村級環境管理。按照“生產發展、
生活寬裕、鄉風
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大村級道路建設的宣傳和管理力度。對村級公路堅持劃片分段包路負責,輪流值班,確保村級路面清潔,促進了農村講文明、講衛生良好風氣。該鎮李花山村把環境衛生日常的保潔措施、目的和意義寫進村規民約,把環境衛生整治納入村委工作重要議事日程,堅持常年保潔,專人負責打掃,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精神文明建設
三是突出抓好精神文明建設。開展了以“學文化、講衛生,重
美德、守法紀、會
經營”的文明農戶評選活動,新建了李花山村籃球場,漆家鋪村村民休閒健身廣場,辦桃花書屋3個,不斷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倡導民眾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逐步形成講禮貌、講道德的良好風氣。
領導班子建設
四是突出抓好村級班子建設。狠抓了村級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實施“領頭雁”
工程,選拔出一批在民眾中威望高,有一定文化知識,事業心、責任心強的青年進村級領導班子。同時,加強對村幹部的培訓力度,不斷提高村幹部的業務能力水平和知識水平。2007年該鎮選派3名35歲以下青年村幹部到
長江大學學習,保證了幹部隊伍的連續性。
村務公開
五是突出抓好村務公開。及時公開村務要事決策,村級
財務情況,做到“該公開的按時公開,能公開的及時公開”,確保村兩委班子在民眾中信任度和號召力。同時,進一步擴大村級基層民主建設,建立健全村務公開制度,引導民眾參與村務要事的決策和管理。2007年全鎮通過村民代表議事,拍賣租賃荒山、湖泊24次,盤活資金148萬元,增加村級資金收入31萬元,新修村級水泥路3條,維護了村民的民主權益。
鄉鎮建設
桃花山鎮黨委書記作了“圍繞農民增收,拓寬就業渠道”的講話。指出,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是提高農民就業能力,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步伐,促進農民增收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也是解決“三農”問題,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的重要途徑。隨著
桃花山鎮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鄉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失地失業勞動力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人閒賦在家,既無法增收致富,改善自己的
生活,更不利於社會
安定穩定。因此,該鎮高度重視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堅持把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作為提高農民就業能力,促進農民增收的工作重點。專門成立了由鎮長任
組長的桃花山鎮勞動力轉移工作領導小組,並明確一名副鎮長具體抓,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實行目標
管理,抓好工作落實。要求全體幹部結合當前第二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圍繞為民辦實事
目標,狠抓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結合桃花山鎮的實際和市場需求,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和長期性,千方百計拓寬就業渠道,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財務管理
桃花山鎮為加強村級財務管理,通過建制度、強隊伍、嚴管理等多項舉措,發揮村級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和
民主理財小組作用,健全了村級民主理財機制,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建制度。為使村級財務管理規範有序,該鎮要求各村財務進入鎮財政農村經濟管理中心實行
資金、
財務“雙代管”,並配套制定出台了《村級財務代理制度》 、《村務公開監督制度》、《村級民主理財制度》、 《村務公開考核制度》等相關保障制度,在全鎮範圍內建立起了層層把關、民主管理和相互監督的民主理財網路。二是強隊伍。該鎮各村民主推選了25名村民代表,在村民代表中分別推選產生了6名民主理財小組和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成員,在市鎮人大代表、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隊伍中選聘了一定數量的義務“監督員”,每季度組織一次財務清查,對責任心不強,業務技能不熟練的及時調整充實,保證對村級民主理財實行有效監督和管理。三是嚴管理。該鎮明文
規定,凡村級荒山、荒湖和荒坡租賃、拍賣資金,一律進鎮財政農村經濟管理中心,在資金使用上,本著辦公益建設優先、化債優先,5000元以上的開支須報聯村幹部
審批。對組級收入500元以上,由村管密碼、組管存摺,500元以上開支由聯組幹部審批,並每月扎一次帳。通過加強村級財務民主管理,近幾年來,該鎮村組
幹部未出現一例亂開亂支,挪用公款現象,共籌齊資金500多萬元,興修通村公路15條46.5公里,硬化U形溝渠3.2萬多米,大大改善了山區行路難、灌溉難題。
特色經濟
蔬菜是人們生活中每日不可缺少的主要副
食品,生產周期短、投資建效快、商品率高、比較效益明顯,是
桃花山鎮農村經濟成長、農民增收的優勢產業之一。桃花山鎮距成都50公里,距公路25公里,所轄14個行政村、3個社區,16000多農戶、54000多人,幅員面積60.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5000餘畝,蔬菜面積2200餘畝。年產商品蔬菜1500萬公斤,產值達800萬元。大力發展蔬菜
產業,將蔬菜產業做大作強,作為桃花山鎮農民促農增收的主導產業。但桃花山鎮蔬菜產業的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蔬菜種植比較分散,沒有形成規模經營和突出桃花山鎮特色;二是蔬菜生產水平較差,設施蔬菜生產偏少,且設施簡陋,沒有高中檔設施的投入;三是基礎設施不完善,抗自然災害能力弱。 蔬菜生產的有利條件
1、自然條件優越。桃花山鎮所在區域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適中,年平均氣溫15度,無霜期25天,元月份平均最低氣溫3度左右,最熱月份平均氣溫29度左右,形成“冬無嚴寒,夏無
酷暑”。從土壤條件看,土質為半沙半泥土,地塊平坦,土質肥沃,結構優良。環境方面,空氣清新,地下水位高,三面環河,無污染源。
2、良好的蔬菜生產基礎。桃花山鎮現有蔬菜規模種植面積2200餘畝,桃花山鎮種植蔬菜歷史悠久,種植技術精良,特別是三河村蔬菜基地所種植的蔬菜品種多樣,品質遠近知名,深受消費者歡迎,在桃花山鎮蔬菜示範基地,種植全面掌握了育苗新技術,大棚設施蔬菜栽培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先進種植技術,促進蔬菜生產發展。從農民積極性來看,種菜是一個短而快的項目,能儘快使農民增收,
農民種菜的積極性很高,現已形成了良好的種植基礎。
3、廣闊的市場前景。便捷的交通設施,這為商品蔬菜的調運流通,聯接廣闊的外部市場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桃花山鎮蔬菜產業化建設的思路是:農民增收為目的,以市場為導向,堅持培植和建立蔬菜基地為基礎,以實施和發展無公害蔬菜為前提,加快調整品種布局,打造桃花山鎮特色品牌,強化蔬菜產品流通和蔬菜市場建設工作,努力實現蔬菜可持續發展。
力爭通過努力,在桃花山鎮三河村打造蔬菜核心基地2000畝,其中大棚蔬菜1000畝,鋼架
大棚蔬菜100畝,實現蔬菜產業標準化、規模化、集體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2008年,發展蔬菜種植戶得到1000戶。規範化的竹架大棚1000畝,帶動全鎮蔬菜基地達2500畝,整合全鎮蔬菜產業,新增無公害蔬菜品種認證2個。引進龍頭(一家有品牌、有銷售的蔬菜公司),初步建立起“
龍頭企業+集體經濟組織(村公司)+農戶”的產業化運作模式,實現蔬菜產業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2009年,新發展蔬菜種植戶得到2000戶,建設標準化蔬菜大棚500畝,鞏固原有市場,開拓深圳、杭州、南京、拉薩銷售市場,開發蔬菜深加工項目,新增無公害
蔬菜品種認證3個、
綠色食品認證1個,在創品牌、拓銷路方面取得突破,深化“龍頭企業+集體經濟組織(村公司)+農戶”的產業化運作模式。
2010年,新發展蔬菜種植戶得到3000戶,建設標準化蔬菜大棚1000畝,帶動全鎮蔬菜基地發展達5000畝。完善“龍頭企業+集體經濟組織(村
公司)+農戶”的產業化運作模式,實現龍頭企業、集體經濟組織、農戶三贏。提升三河蔬菜品牌,產生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
旅遊景點
啞口嶺是桃花鎮景點,這個美麗的地方,也留下了一段神奇的故事。相傳,很久以前,
玉皇大帝路過東山(即桃花山)看見嶺口青松翠柏,流溪飛泉,山上雲蒸霧繞,紫氣氳氤,青山嶺口生禪木,峽谷蒼煙隱佛光,認定這裡是行佛結緣的好地方,就命令老君座下的天神在山腳下修一座長陵寺,並規定在雞鳴前完工。
修長陵寺,工程浩繁,
工藝複雜,且人手又少,材料缺乏,加上時間緊迫,天神只好找來了當地的兩位山神,向他倆傳達了玉皇的旨意,請他們立即召集東山的全部山神,地府中的石匠木匠,分別進行鑽
石、取
木、運土等,要大家一起動手,按時完工。當地的二位山神見是玉皇有旨,就去召集了東山的所有
鬼神,開山建寺。不到半夜,鬼神們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工程還沒完成一半。大家都埋怨當地的山神,責怪他倆不該召喚他們來。當地的山神也有苦難言,一想反正雞叫時寺是修不起了,不如早點散夥。其中一位山神就站在山坡上學起雞叫,頓時,遠近山村的雞都跟著叫了起來。雞一叫,修寺的時限已到,各路鬼神都相繼回去了。當監工的天神發覺時,鬼神們都跑光了,寺也沒有完工,天神心中懊惱,只好等玉皇來懲罰。第二天玉皇派太白金星下界查看,得知長陵寺未按時完工,經查實是當地兩位山神作祟,當即把那個學雞叫的
山神砍了頭,別一個山神也從此嚇得說不出話來。後玉皇傳旨,命他倆永遠守在山口,不許動彈。從此以後,這裡的二個山神都不會說話,人們便把這個山嶺叫“
啞口嶺”。
領導班子
王 忠 鎮黨委書記 人大主席 主持全面工作、人大工作。
周良才 鎮黨委副書記 鎮 長 協助主持全面工作,主持政府工作,主管經濟工作。
李良明 鎮黨委副書記 分管農業、農村,扶貧扶蘇、老區建設、城建、土管、環保、旅遊工作,主管土地整理和農業綜合開發工作。
馬繼承 鎮黨委副書記 紀委書記 主持紀檢、監察工作,主持政法、社會管理綜合治理、信訪、維穩處突工作,分管黨務、績效考核、群團、文化、廣播電視、教育、衛生、血防、民政、菸草、武裝部、工業、郵政、交通、電信、電力、個體私營經濟、招商引資、計畫生育、安全生產和森林防火、消防工作。分管財貿、審計、發改、農村綜合配套改革、新農合、新農保和農村小額人身保險工作。
秦玉湘 鎮政協聯絡組 主持政協聯絡組工作,主管組長城建、土管、環保和旅遊工作。
陳相宇 鎮黨委委員 副鎮長 主管農業、林業、水產、畜牧、科技、統計、經管、農業產業化和“三農”保險工作。
黃淑珍 鎮黨委宣傳委員 主管宣傳、精神文明建設、文化、教育、體育、廣播電視和民政工作。
傅 峰 鎮黨委委員 副鎮長 主管機關、政法、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維穩處突、信訪及消防工作。
李建軍 鎮黨委委員 武裝部長 主持武裝部工作,主管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
李 莉 鎮黨委組織委員 統戰委員 工會主席 婦聯主席 主持婦聯工作、工會工作和統戰工作,主管組織、績效考核、勞動人事、編制、共青團、老乾、關心下一代工作。
胡發明 鎮人大副主席 協助主持人大工作,主管工業、個體私營經濟、招商引資、安全生產、郵政、電信、電力、森林防火工作。
劉友成 鎮副科級幹事 主管交通工作。
李文斌 鎮副科級幹事 主管水利和安全飲水工作。
袁曉東 鎮副科級幹事 協管機關和審計工作。
袁本清 鎮副科級幹部 主管菸草、衛生、血防工作及食品藥品安全管理工作。
王朝貴 管委會副主任 經發辦主任 主管扶貧扶蘇、老區建設、新農保及勞動力轉移工作。
劉 亮 管委會副主任 黨政辦主任 主管黨政綜合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