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遂城鎮桃溪村的“桃柳泉”,形狀極像葫蘆,上方窄,有“葫蘆口”,中間兩邊凹陷,至下部則呈寬圓形,宛若“葫蘆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桃柳泉
- 地理位置: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遂城鎮桃溪村
- 別名:葫蘆口
概述:,得名與歷史:,人傑地靈,尊師重教:,
概述:
位於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遂城鎮桃溪村的“桃柳泉”,形狀極像葫蘆,上方窄,有“葫蘆口”,中間兩邊凹陷,至下部則呈寬圓形,宛若“葫蘆底”。據悉,從“葫蘆口”至“葫蘆底”直線距離有十多米長,整個水域面積約為60多平方米,水深常年保持0.8米左右。
得名與歷史:
桃溪村發現和使用該泉水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了。以前泉眼並不在現在的位置,而是位於小石橋下方的地底下,上世紀六十年代水流量較大,形成一條小溪河,主要用來灌溉村裡的四五百畝農田。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水流量減少,加之村民保護不善,泉眼周圍泥土塌陷,後來泉水逐漸乾涸,泉眼曾經斷流近20年。
去年,為解決村里生產灌溉用水,村里派人尋找泉眼,用鉤機在舊泉眼向前挖掘十多米再向下掘進2米多深,才找到新泉眼。於是,村里發動村民集資七萬多元興建了這個天然泉水泳池,使泉水煥發了生機,並得到充分利用。現在,村里幾百畝農田生產灌溉用水得到解決,而且大大方便了村民洗衣泡澡。
據介紹,桃柳泉於2011年臘月建成,用“桃柳”命名也有一段典故,這與桃溪村開居始祖陳以召有關。據《遂溪縣桃溪陳氏族譜》記載,召公原籍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生於明洪武年間,卒於明成化年間。“公自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德高望重,宏才大略,每逢考試,成績名列前茅。大明進士,初任廣府南海縣令。明正統年間(1436—1449)登於科甲,升任瓊州府同知。”
當年召公前往瓊州任職,經過桃溪村時,發現此地山清水秀,於是就在小溪邊種下一棵桃樹和柳樹,以測地形是否適宜居住。至召公晚年解甲歸田,再次經過桃溪村,看見當年親手種下的桃樹和柳樹果然長得枝葉茂盛,心裡非常高興,於是便從福建遷居至此,在桃溪這片紅土地上,繁衍生息,開創田園生活,才形成今天桃溪村陳氏世系。隨著時光的流逝,其子孫越來越多,遷居外地越來越廣。後來,村里根據“桃柳”分別寓意桃溪村和南柳村的來歷(南柳村是桃溪村分支出來的),所以便用“桃柳”來命名該泉水。
人傑地靈,尊師重教:
桃溪村確如其村名所言,村里尊師重教,人傑地靈,桃李滿天下。桃溪村1944年的族譜序曾記載:“我族始祖召公,遷居桃溪之村,屈指二十有餘世,其間支分派,子孫繁昌,或遠遷別郡,或分徙他鄉。”除了遂溪縣城內,桃溪陳氏後代還遷居至電白、徐聞、東海島等地。2010年《遂溪縣桃溪陳氏族譜》中載:“莆田分枝根深葉茂千古秀,桃溪衍派源遠流長萬世昌。”桃溪陳氏家族子孫出類拔萃,人才濟濟。古時,村中有不少為官者,有京師官學(太學和國子學),現在從村里走出去的各行各業的人才不勝枚舉。
村裡有近100年歷史的桃溪國小,桃溪國小在國民黨時期稱作“三和國小”,起初用來辦私塾。上世紀六十年代,因修建雷州青年運河,學校必須遷址。為了保證讓村裡的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村民們利用集體土地,幹部召集民眾,一起將學校遷到新址,並改名“桃溪國小”。村中重教之風一直得以延續下來,人人好讀書喜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