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通常樹高35-40米,但據報導樹高可達60米。樹幹呈圓柱形,胸徑在110-240厘米之間。大板根高達3米。
樹幹在其長度的一半左右是無節的。樹皮厚0.5-2厘米,質較硬,易塊狀剝落。外皮灰褐色;易小片狀脫落而殘留淺凹坑;細點狀皮孔密集。內皮深紅褐色;纖維發達,易撕成長條。新鮮樹皮剛剝落時,材表和皮底均呈紅黃色。樹冠展開。互生葉羽狀不成對。
葉軸長達40厘米,在長達4厘米的多葉莖上有7-13片葉子。革質羽狀葉卵形至長圓形,長10-30厘米,寬4-7厘米。底部呈圓形,頂端呈尖狀,邊緣光滑。無托葉。
雌雄異株。側生或頂生圓錐狀花序的長度可達30厘米。雄性花序中的花朵比雌性多5倍。單性花5瓣,花被重瓣。5個毛茸茸的綠色
萼片呈披針形,長度可達5毫米。5片白色花瓣呈匙形,長5-6毫米,兩面有毛。花管有2個淺裂的蜜腺。雄花包含10個
雄蕊和1個未發育的雄蕊。雌花含有10個退化雄蕊和1個具有柱狀花柱和頭狀柱頭的上位子房。蒴果長約5厘米,寬約3厘米,蒴果5裂,每瓣1粒。卵形種子被內果皮包圍,內果皮散布著石細胞,並延伸成長2-3厘米、寬約0.5厘米的翅。種子在地上(表皮蓋亞)發芽,帶有圓形、肉質的子葉。
散孔材。管孔肉眼可見,略少,大小中等;主為單管孔,極少徑列復管孔(2-3個)。軸向薄壁組織放大鏡下幾乎不見。木射線放大鏡下明顯,稀至中,窄。
光澤強。紋理直;結構細,均勻;重量輕;硬度軟;強度低;乾縮中。加工容易,含矽石,刀具易鈍;單板刨切旋切性能佳;表面略起毛;膠黏性能良好;釘釘容易。略耐腐。乾燥快,無缺陷。氣於密度約0.48克/立方厘米。
近種區別
桃心欖與
核桃木近似。桃心欖為散孔材,核桃木為半環材;桃心欖軸向薄壁組織稀疏環管狀,核桃木主為切線狀;桃心欖射線主為異Ⅱ型,核桃木為同形;桃心欖射線與導管間紋孔式刻痕狀及大圓形,核桃木為同管間紋孔式。
生長環境
生長於桃心欖屬、鐵蓮木、加彭香柑木(Sacoglottis gabonensis (Baill.) Urb.)的封閉森林中;常見於於空地、開闊地、路邊、熱帶草原邊緣;海拔從海平面到600米左右,偶爾到1400米。桃心欖是一種潮濕的熱帶植物。年平均氣溫23-26℃,最熱月平均最高氣溫32-36℃,最冷月平均最低氣溫10-15℃的地區生長最好。它要求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3000毫米範圍內,明顯的旱季(小於50毫米/月)約為3-4個月。喜陽光充足的環境,幼苗可以在陰涼的位置存活數年。適宜在各種酸性土壤(如高鐵質砂土、高鐵質土壤、灰化土)上生長;也可以在貧瘠的沙質土壤上生長,但更喜歡肥沃、深厚的沙壤土。可耐受一定程度的排水不暢,但不能忍受長時間的內澇。
分布範圍
原產於安哥拉(卡賓達)、喀麥隆、剛果、赤道幾內亞、加彭。奈及利亞、薩伊有引種種植。
生長習性
該物種是一種生長相對較快的樹,甚至比白駝峰楝(Leplaea cedrata (A.Chev.) E.J.M.Koenen & J.J.de Wilde)還要快。樹木在頭4年的平均高度約為10米;從10歲到50歲,優勢樹的生長速度約為每年1米,最終可達到50米左右的高度。被壓制的樹長得很慢,50年才長到15米左右。該物種是一種淺根的物種,幾乎沒有主根。當大約6-12歲時,種群通過連線根移植物而組織成“生物細胞”。當10-25歲時,自然種群和種植種群分離成優勢樹和抑制樹。樹木大約10歲時開始開花,但15年後才開始結果。
繁殖方法
種子不需要預處理,可以直接播種在裝有沙子和粘土混合物的單個容器(高20-30厘米,直徑10-15厘米)中。每袋放兩粒種子;3-4周后選出最好的幼苗。10周后,幼苗可以長到20-25厘米高,有5-7片單葉,可以移栽了。種子在田間1個月內失去活力,但在乾燥至8%水分含量後,可在4℃的密閉容器中儲存長達3年。也可以通過嫁接和扦插繁殖。
主要價值
桃心欖是最重要的西非膠合板用材。木材適用於旋切單板、膠合板、細木工製品、家具、木模,包裝箱、輕型構件、樂器等,是最主要的膠合板旋切用材。
從樹皮中提取的樹膠樹脂用於治療淺表傷口和膿腫,樹皮被認為是收斂劑,用於治療腹瀉。樹皮含有一種有松節油氣味的樹膠樹脂,主要用於火炬、燈具、薰香,也用於護膚品和指甲油中的化妝品套用。
保護現狀
瀕危原因:桃心欖仍然是加彭最重要的商業木材。反覆砍伐導致某些地區的基因庫退化。該物種的長期狀況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