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嶺古道

桃嶺古道

在浦江縣浦陽街道善慶村和杭坪鎮中村之間,綿延著一條別致的古道——桃嶺古道(又名陶嶺)。千百年來,它曾是縣城通往廿四都源和鄰縣建德、桐廬的要道,更是“程家五家村,三日沒有兩夜酣”的歷史見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桃嶺古道
  • 起點:浦江縣浦陽街道善慶村
  • 終點:杭坪鎮中村
  • 別名:陶嶺
人文古蹟,陶然亭,茶路會,石板路,歷史名人,古道今昔,

人文古蹟

陶然亭

陶然亭坐落於善慶村邊桃嶺山腳,雖然已只剩殘垣斷壁,但在那個時代,它曾風光一時,是無數路人遮風擋雨、憩息休整的場所。

茶路會

亭內靠牆立著一塊一人多高的“茶路會”石碑,字跡已經很難辨認。據了解,石碑起首約1/4面積的文字是“茶路會”碑記,記錄建造“茶路會”的經過,其餘部分是“樂助者的芳名”。
桃嶺古道桃嶺古道
江東放曾於2010年對“茶路會”做過一番專題研究。據碑記記載,民國十八年,石馬頭村一位叫張宇模的樂善好施人士發起修路倡議,善慶村的樓鳳起則購基量度造亭三間,取名“陶然亭”。後來,石獅頭的張三星和程家的張鹹林等47人加入其中合成一會,稱“茶路會”。
該會利用籌措資金修路,還為過往山民免費施茶。每年入夏後,約農曆四月下半月到九月上半月這五個月內,茶水灌滿亭內的陶瓷大茶缸,供過路客免費飲用。亭內有個小房間,內有兩張木床,備有被褥,可供過路客留宿。還有人施捨蠟燭、燈籠,給夜行人照明,用後自行歸還。當時,走這條古道的多為當地背竹木、挑柴炭的村民。“茶路會”還備有草鞋,村民穿的草鞋磨破了,可自行從牆上取一雙新的換上,但必須儘快打兩雙新的草鞋補上,以確保其他人取用。
據說,每年農曆十月廿三,“茶路會”會董們聚餐一次,共商茶亭、道路修葺事宜。這種善舉,年復一年,持續不斷。直至上世紀50年代中期,縣城到杭坪的公路通車以後,這條古道才逐漸失去往日的風光。

石板路

青石板台階路是桃嶺的一大景觀。所謂“石板路”,就是在大約一米多寬的路面中間鋪上約一尺寬的青石板,兩旁甃上鵝卵石而成。
從善慶村出發,走在山腳地段,幾乎不見青石板台階蹤影,偶爾才會有石板碎塊映入眼帘。據了解,這段石板路由於多年來受雨水侵襲,已經嚴重風化,而早些年的甘泉工程,更是幾乎將所有石板破壞了。
爬上山後,青石板台階就出現了:只見一尺寬的青石板一級一級平鋪直上,遇到山石就依石采台階,可見當時為了鋪就這條古道,前人所花費的精力是非常大的。據說,這些青石板是各地民眾三三兩兩捐助的,仔細觀察,發現有的石板上的確刻有不同的標誌。
爬上山頂,下坡也是清一色的石板路。沿路大步踏下,我好幾次差點滑倒。細細一看,原來許多石板已被磨平。廿四都源老輩人肩挑背馱各種物資到城裡趕市,換得所需的油鹽米醋返回,回家的路顯得很輕鬆,都是大步邁開,加之是下坡,腳與石板磨合的力度就大些,硬生生地把這粗糙的石板給磨平了。

歷史名人

“昨夜一夜未眠,只為千年古道和那段歷史。”這是台灣張禮善老先生(祖籍浦江,原台灣浦江同鄉會會長)在提及那段歷史後的感觸。
據民間人士介紹,桃嶺也有“逃嶺”的說法。“長毛”(太平軍潰兵)、“北佬”(北洋軍閥孫傳芳潰兵)和日本佬來浦江時,城裡人都從這條桃嶺逃進山區躲避,或在山上搭個草棚住上幾天。
在桃嶺這條千年古道上,多年來也走出了一批名人:詩界名人張遂——明末清初詩人、醫學家,杭坪中村人;文化名人石西民——文化部原副部長、黨組書記,杭坪石宅人;軍界名人陳玉輝——國民黨中將,杭坪東嶺人;造橋名人張獅岩——原石宅鄉石獅頭村人,畢生造橋十五座。
據說,張獅岩建造湖山橋時,建橋所用的木材等都來自他家位於建德境內的一座山上,這些樹木,都是通過桃嶺扛過來的。

古道今昔

桃嶺的風景讓人過目不忘。只見那古道兩旁樹木森然,雜草叢生,山花爛漫。野果成熟季節,青石板的台階上不時可見掉落的果實、野花,紫的是烏米飯、紅的是野草莓、白的是金銀花,還有野生枇杷、野生楊梅等。
石板從山腳鋪到山頂,又從山頂鋪到山腳,桃嶺古道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特別是在那個為溫飽而忙碌的年代,百姓自發形成組織,捐錢捐物捐田地,修建桃嶺以方便大家行走。
今年,善慶村村民自發成立桃嶺修繕小組,著手桃嶺的保護修繕工作,力求恢復“青山、綠水、石階、幽徑”的原生態面貌,使其成為城區居民休閒、鍛鍊的好去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