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黑1號

桂花黑1號

桂花黑1號是以桂花836為父本、桂花30×93-8116為母本雜交而成的花生。

桂花黑1號是屬珍珠豆型黑花生品種,春季種植全生育期118天,秋季種植100天左右。該品種生長勢中,株型青秀,葉片大小中等,葉色黃綠色;花旗瓣色為橘黃色,旗瓣標記色為深橘色;主莖高47.3厘米,分枝長50.9厘米,總分枝數7.8條,結果枝數6.5條,主莖分枝有花青素;莢果繭型,中間縊縮中等,莢果整齊均勻,大小一致,籽仁衣(種皮)黑色,單株結果數20.5個,飽果率93.7%,雙仁果率82.3%,百果重165.8克,百仁重63.7克,果數733個/千克,出仁率68.8%。耐旱性強;抗花生葉斑病和鏽病,抗花生青枯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桂花黑1號
  • 作物名稱:花生
  • 育種者: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韓柱強、鐘瑞春、唐榮華、賀梁瓊、李忠、熊發前、唐秀梅、蔣菁、高忠奎、黃志鵬、周漢群
  • 品種來源:桂花836×(桂花30×93-8116)
  • 審定編號:桂審油2016004號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技術,

選育過程

2000年前後,廣西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所引進黑花生品系93-8116進行試種種植。但該品系在本地種植過程中出現2個嚴重的缺點:一是莢果空莢現象嚴重,通常在1株植株的十幾個莢果中只有3.2個是飽滿的;二是爛果現象嚴重,部分莢果外觀已霉變黑部分英果雖外表看正常,但種仁已霉爛,因此無食用價值。這些缺點使其難以直接在當地生產上推廣種植,因此決定先進行本地化改良。
桂花黑1號
2001年春,以廣西農業科學院育成的高產抗病、果形好的桂花30為母本、黑花生品系93-8116為父本進行有性雜:交獲得雜交種子。從分離後代群體中進行定向選育(只選種皮黑色的材料),2005年獲得品系055春/149;再經3年定向選育,2008年獲得單株結果較多、產量較高的黑花生品系3H-1①。由於3H-1①在北流生產試種過程中偶爾仍出現少量的爛果現象,其果殼稍硬、不易進行剝殼鮮食,因此仍未達到預期的改良效果。所以,決定在3H-1①基礎上繼續對這些性狀進行改良。
2010年秋季,以廣西農業科學院育成的高產抗病、果形好的新品種桂花836為母本、品系3H-1①為父本再次進行雜交,獲得雜交種子。2011年春種植F1代,剔除假雜種後混收;秋季種植F2代,只收穫種皮黑色的分離後代材料(混收)。2012年春季種植F3代,從分離後代中篩選出61-1、61-2.61-3等共14個黑花生優良單株;秋季對上選的單株(F4)進行株行比較試驗,收穫時從中篩選出2個殼薄、結莢飽滿無爛果的優良株系12秋株61-6和12秋株61-8。2013年春,這2個上選株系(F5)參加黑花生品系比較試驗(包括來源於其他組合的黑花生品系),收穫時在7個參試品系中12秋株61-6產量最高(小區產量3630千克/公頃)、且綜合性狀表現優良,因此在秋季將12秋株61-6(F6)進行品系擴繁。2014—2015年,12秋株61-6以參試名桂黑16-3參加廣西特色花生區域試驗,在5個參試的紅、黑花生品種中(含對照種),桂黑16-3的2年試驗產量均排第1位,平均比對照增產10.51%。在參加區試的同時,桂黑16-3同時在武鳴和鐘山進行了生產試種試驗,表現優異。2016年通過廣西桂林市農作物品種鑑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桂審油2016004號。

特徵特性

形態特徵:桂花黑1號(區試名稱桂黑16-3)屬珍珠豆型黑花生品種,春季種植全生育期118天,秋季種植100天左右。該品種生長勢中,株型青秀,葉片大小中等,葉色黃綠色;花旗瓣色為橘黃色,旗瓣標記色為深橘色;主莖高47.3厘米,分枝長50.9厘米,總分枝數7.8條,結果枝數6.5條,主莖分枝有花青素;莢果繭型,中間縊縮中等,莢果整齊均勻,大小一致,籽仁衣(種皮)黑色,單株結果數20.5個,飽果率93.7%,雙仁果率82.3%,百果重165.8克,百仁重63.7克,果數733個/千克,出仁率68.8%。
品質性狀:廣西特色花生新品種區域試驗共3個試驗點(南寧、柳州、賀州)。取樣混合後,送農業農村部油料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進行分析,桂花黑1號的粗脂肪含量為52.62%,蛋白質含量為25.31%(蛋白質含量測定使用的換算係數是5.46),硒含量0.14毫克/千克,屬於富硒花生。
抗病性:鑑定採用田間自然病圃法,在賀州農業科學院自然病圃進行,設3次重複,每個重複每個品種播3行(共60粒種子),每行10穴,每穴2粒,穴距16厘米,行距25~30厘米。青枯病以中花6號為抗病對照(CK1)、中花12(CK2)為感病對照,分別調查出苗數和收穫苗數,以田間存活率(收穫苗數/出苗數x100)表示抗病水平高低:高抗(HR,存活率>90%),抗病(R,存活率80%~90%),中抗(MR,存活率65%~80%),感病(S,存活率50%~65%),高感(HS存活率<50%),調查出苗數、收穫苗數,折算出苗率,計算抗性率。葉斑病和鏽病採用對角線5點取樣,定點取4株,每株調查主莖全部葉片,病級數參照通用的花生葉斑病國際9級標準最佳化改良,青枯病、葉斑病和鏽病病害具體分級標準參考《花生種質資源描述規範和數據標準》和《花生新品種DUS測試原理與技術》。根據2014—2015年區試鑑定結果,桂花黑1號耐旱性強;區試田間葉斑病3.2級、鏽病2.7級,抗葉斑病和鏽病,抗青枯病。
適應性:桂花黑1號偏早熟,春播118天左右,秋季種植100天左右,株型直立、緊湊、青秀。在廣西南寧、柳州、賀州等3個點的2年區域試驗(2014--2015年)以及鐘山武鳴生產性試驗結果表明,該品種抗青枯病抗葉斑病和鏽病,綜合抗病性好,耐旱性強,豐產性和穩產性好。2016-2017年在遼寧、吉林河南、江西湖南、廣東、海南等省種植,均能與當地主推珍珠豆型品種產量相當,表現為穩產、廣適。

產量表現

區域試驗表現:2014—2015年黑16-3參加由廣西區種子總站組織的廣西特色花生新品種區域試驗,2014年南寧、賀州、柳州3個試驗點莢果平均產量為4502.55千克/公頃,比對照桂花紅166增產258.75千克/公頃,增產率為6.10%,增產極顯著;籽仁平均產量為3091.35千克/公頃,比對照種桂花紅166增加266.85千克/公頃,增產率為9.45%,增產極顯著。2015年複試3個試驗點莢果平均產量為4114.95千克/公頃,比對照桂花21增加560.55千克/公頃,增產15.78%,增產極顯著;籽仁平均產量為2831.25千克/公頃,比對照種增產367.05千克/公頃,減產率為14.90%,增產極顯著。2年區試平均:桂黑16-3莢果平均產量4308.75千克/公頃,比對照桂花紅166增產409.65千克/公頃,增產率10.51%,籽仁平均產量2961.30千克/公頃,比對照增產316.95千克/公頃,增產率11.99%,均達到極顯著水平。
桂花黑1號
試驗示範產量表現:2015年進行區試的同時,在廣西南寧市武鳴區和賀州市鐘山縣進行生產性試驗,武鳴羅圩鎮示範種植的桂黑16-3,莢量產量4010.40千克/公頃,比當地主栽品種桂花22增產260.04千克/公頃;賀州市鐘山縣示範種植的“桂黑16-3”,莢量產量3950.40千克/公頃,比當地主栽品種桂花22增產252.42千克/公頃,表現穩產高產。

適種區域

桂花黑1號適合在中國廣西及全國各地所有花生產區不同密度和肥力條件下種植,也可在以往青枯病發病嚴重的地塊種植。

栽培技術

精細整地:桂花黑1號種皮黑色、富硒,莢果勻稱,出仁率高,屬鮮食型花生,為了提高該花生的商品性和安全性,提高其附加值,儘量按綠色食品的要求進行種植。產地環境(土壤、空氣和灌溉水)儘量符合《花生產地環境》(NY/T 855)的要求,選擇地力中等以上、土傳病害輕、排灌方便的地塊,前作不應是花生、番茄辣椒、馬鈴薯、茄子、菸草、桑樹、香蕉等作物的輕壤或砂壤土田地,儘量選擇香附子等多年生雜草很少或無的地塊,土壤pH6.5~7.5。以拖拉機深耕或者牛犁20~25厘米,可二犁三耙,播種前,土壤要求做到“犁深、耙碎”;儘量起畦種植,利於排灌,畦面要“碎、平、無雜草”。
種子處理:需要帶殼花生種150~225千克/公頃,種子質量符合《經濟作物種子—第二部分:油料類》(GB 4407.2)的要求,在播種前1~3天剝殼,剝殼後將種仁按體積大小和飽滿度分級粒選,選擇粒大飽滿、無霉變發芽率在98%以上的一、二級種子分開播種。剝殼前曬果2~3天,以提高種子發芽能力。
適時早播:春種時,當氣溫穩定在15攝氏度以上時適時搶墒早播,也可通過覆蓋符合《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 》(NY/T 393)規定要求的地膜等保護設施提前播種。廣西南部地區2月中下旬、中部地區3月上中旬、北部地區3月下旬至4月初,中國其他地區按當地春播時間。春季播種過早、氣溫不穩定,嫩芽易受低溫傷害或者溫度過低不利於花生髮芽;播種過遲,出芽快、前期積溫不 夠影響產量。春秋2季花生種植地區,秋花生在立秋(8月7日)前後適時早播,播種過早,地上植株易徒長,不利於開花結莢;播種過遲,生育後期低溫乾旱影響莢果充實,造成籽仁不飽滿,影響花生產量和品質。宜在土壤相對含水量為70%~75%時播種,即耕作層土壤手握能成團,手搓較鬆散,播後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
開行、施肥、播種:採用起畦寬窄行種植法,每畦80厘米包溝、開2行種植溝,相當於窄行距25~30厘米、寬行距50~55厘米,單粒播穴距10~13厘米,雙粒播穴距16厘米,合理密植,不僅保證了基本苗數,還能利用邊行優勢,利於田間排灌和通風透氣,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有助於花生高產穩產。重施基肥,肥料儘量符合《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NY/T 394)的規定,用450~750千克/公頃花生專用複合肥和750千克/公頃鈣鎂磷肥,播種溝一次性集中、均勻條施在約10厘米深的播種溝里,覆土使溝深約5厘米。
除草及排灌覆膜栽培:播種後覆蓋0.004~0.006毫米、儘量符合《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 》(NY/T 393)規定的除草地膜,或儘量噴施符合《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 》(NY/T 393)規定的除草劑、再覆蓋符合《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 》(NY/T 393)規定要求的普通地膜;露天栽培,播種覆土後3天內,儘量噴施符合《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 》(NY/T 393)規定的除草劑,按使用說明操作。花生生育期間,宜人工拔除雜草。保持田間無雜草。 播種後如遇乾旱,應及時進行淋水保證出苗;花針期和.結莢期遇旱應及時適量澆水,飽果期遇旱應小水潤澆;結莢後期如果雨水較多,應及時排水防澇。以保證花生順利結莢和籽仁充實。
病蟲害防治:桂花黑1號綜合抗病性好,抗青枯病葉斑病和鏽病,生育期間不易感病,在病蟲害防治方面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可採用趨性誘殺結合人工捕捉害蟲,在花生四周安置黑光燈.黃色板等,誘殺金龜甲成蟲、斜紋夜蛾成蟲。在蟲害防治方面,可在田間地頭放置黃色板或者頻振燈,進行物理誘殺;如果病蟲害嚴重時,使用《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 》(NY/T 393)推薦的農藥品種和方法進行。
收穫儲藏:當50%以上莢果果殼硬化、網紋清晰時,根據市場需求適時收穫,切勿過熟收穫,同時避免在雨天收穫。規模化種植宜採用機械收穫,採用花生聯合獲機進行收穫,也可採用單獨的花生摘果機收穫,根據土質、天氣、上市量確定。及時對摘下的花生莢果精選,去除花生莖葉、果柄、泥沙等雜質,清除霉爛、發芽等劣質果,未售出的花生及時進行晾曬,晾曬過程中應避免淋雨、堆漚,導致花生黃麴黴毒素污染,影響花生品質;曬乾後(水分<9%)通風乾燥陰涼處保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