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竹糖芥,中藥名。為十字花科植物小花糖芥Erysimum cheiranthoides L.的全草和種子。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及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雲南等地。具有強心利尿,和胃消食之功效。常用於心力衰竭,心悸,浮腫;脾胃不和,食積不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桂竹糖芥
- 別稱:糖芥、打水水花、金盞盞花、苦葶藶、野菜子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罌粟目
- 科:十字花科
- 屬:糖芥屬
- 種:小花糖芥
- 用量:內服:煎湯,6-9g;研末,0.3-1g
- 毒性:小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和種子。
性味
味辛、微苦,性寒。
歸經
歸脾、胃、心經。
功效
強心利尿,和胃消食。
主治
用於心力衰竭,心悸,浮腫,脾胃不和,食積不化。
相關配伍
1、治心臟病性浮腫:桂竹糖芥6g,水煎服。或研末0.3~0.6g,日服2次。(《內蒙古中草藥》)
2、治傷食停水:桂竹糖芥9g,水煎服。(《內蒙古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研末,0.3-1g。
使用注意
本品有小毒,內服不宜過量,如出現嘔吐、噁心、頭暈、頭痛、心動過緩即需停服。
採集加工
4-5月花盛期,割取全草,曬乾。或於果實近成熟時,割下全草,曬乾,將種子打落,簸去雜質,取淨子入藥。
形態特徵
小花糖芥又名:淺波緣糖芥。一年生草本,高15-50cm。莖直立,分枝或不分枝,有稜角,具2叉毛。基生葉蓮座狀,無柄,平鋪地面,葉片長1-4cm,寬1-4mm,有2-3叉毛;莖生葉披針形或線形,長2-6cm,寬3-9m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邊緣具深波狀疏齒或近全緣,兩面具3叉毛。總狀花序頂生,果期長達17cm;萼片4,圓形或線形,下面有3叉毛;花瓣淺黃色,長圓形,長4-5mm,先端圓形或截形,下部具爪;雄蕊6,雌蕊1,子房有多數胚珠,花柱長約1mm,柱頭頭狀,並稍2裂。長角果圓柱形,長2-4cm,側扁,稍有棱,具3叉毛,果瓣有1條不明顯的中脈。種子每室1行,卵形,淡褐色。花期5月,果期6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2000米的山坡、山谷、路旁及村旁荒地。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及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雲南等地。
藥材性狀
莖莖圓柱形,長10-45cm,黃綠色,有縱棱和貼生的毛茸。基生葉蓮座狀,條形羽狀分裂,無葉柄;莖生葉披針形或條形,全緣或具波狀齒,兩面有毛茸。長角果微扁,四角形或近圓柱形,長2-2.5cm。種子橢圓形,略具三棱,長約0.8mm,寬約0.4mm,頂端圓或平截,基部略尖或微凹,有白色短小的種柄,表面黃褐色,具微細的網狀瘤點樣紋理及2條縱列淺槽;種皮薄,無胚乳,胚根背倚,子葉2片摺疊。氣微,味苦。
藥理作用
糖芥總甙具有毒毛旋花子甙樣正性肌力作用,速效,蓄積性小。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主治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