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新能源材料設計與套用實驗室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新能源材料設計與套用實驗室是廣西第一個從事新能源材料研製與開發的研究室;是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學部 “儲氫材料”研究集團成員之一;並且是國家合金相圖專業委員會主要成員。我們致力於稀土合金相圖及熱力學、動力學研究,新材料結構與性能的理論設計,儲氫材料和儲氫技術開發以及先進磁性材料設計和製備技術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新能源材料設計與套用實驗室
  • 職能:從事新能源材料研製與開發
  • 地點:桂林
  • 承擔項目:省部級以上縱向項目20餘項
實驗室概況,研究方向,方向一. 材料設計與微結構分析,方向二. 先進材料製備技術,方向三. 新能源材料性能和套用,

實驗室概況

本實驗室以合金相圖和計算材料學為基礎,圍繞新能源材料開展廣泛的套用基礎和技術開發研究。在稀土合金相圖、儲氫材料、磁性材料吸波材料、電池電化學、儲氫技術、薄膜物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組建了廣西第一個基於廣西優勢稀土資源從事新能源材料研製與開發的研究團隊,是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學部 “儲氫材料”研究集團成員,國家合金相圖專業委員會主要成員。
近年來我們承擔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和國防預研項目等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縱向項目20餘項,開展橫向合作項目10餘項,取得一批有重大套用價值的科研成果。獲廣西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3項,申請發明、實用新型專利5項。發表論文110篇,其中SCI、EI和ISTP收錄88篇。
實驗室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韓國高麗大學(KU),中科院物理所,浙江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南開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廣西中信大錳公司、廣東風華鋰電公司、廣東三環公司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關係,聘請了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余艾冰教授為團隊的名譽教授,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Sammy. Lap-Ip Chan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Artem R. Oganov教授為客座教授,具備建立國際一流科研團隊的條件和實力。

研究方向

方向一. 材料設計與微結構分析

主要從材料的微結構出發,研究材料的相結構、相關係以及材料的微結構與材料性能之間的影響規律,採用基於密度泛函理論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和先進的材料電子結構計算和分析軟體系統,實現新材料的設計和性能預測。具體研究內容有:
稀土有色功能合金的相結構、相關係以及新化合物的結構研究;合金材料在高溫下熱動力學特性(比熱,焓等)的計算和測定;納米材料相圖熱力學與動力學理論研究;新能源材料微結構與性能關聯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採用從頭算進化模擬方法開展新材料結構設計。

方向二. 先進材料製備技術

主要從材料製備技術出發,研究製備方法和工藝參數等對材料結構和性能的影響,進而達到製備方法的最佳化和完善。具體研究內容有:
金屬基新能源材料的感應熔煉製備技術、以及快速凝固技術研究;非平衡態材料(亞穩、非晶、納米晶)的製備和工藝研究;電極材料用氧化鋯、二氧化錳超細粉體的水熱法製備技術;電解二氧化錳水熱改性技術;PZT、BIT、SBT及其攙雜改性的儲能薄膜和儲氫薄膜的製備研究;吸波材料的製備和工藝研究。

方向三. 新能源材料性能和套用

主要以新型儲氫材料、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材料、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等為研究對象,開展材料的結構與性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套用研究。具體研究內容有:
新型、大容量鎂基儲氫材料結構和性能;非平衡態儲氫材料(亞穩、非晶態、薄膜等)的結構與性能;超級電容器用氧化錳電極材料的結構與性能;高容量、大功率氫鎳電池的組裝技術、電池電化學以及電化學測試技術研究;新型高效氫分離(氫提純)材料的性能與套用;超級電容器-鋰電電池組組裝;氧化鋯-陽極電極製造;高能量密度的固態儲氫技術在清潔能源轉化系統(太陽能-氫能系統)中的套用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