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育才學校

桂林育才學校

桂林育才學校是越南在南寧、桂林開辦的學校總稱。

育才學校直屬越南勞動黨中央和越南政府領導,具體工作由越南駐廣西的領事館負責,中共廣西省委對外聯絡部配合。中國政府除無償提供校舍外,還負擔越南師生的衣食住行以及教師的工資和學生的學習費用。中國還派出一個80人的工作組,配合越方的工作。

越共領導人胡志明曾用“越中情誼深,同志加兄弟”的詩句來讚美中越友誼,而上世紀50年代在中國廣西建立越南學校,正是這句詩的生動寫照。

19世紀50至70年代,由於越南人民正進行艱苦的抗法、抗美戰爭,1951至1975年間,先後有14000多名越南學生從桂林學成回到越南。這些人回國後不少人現已成為越南黨和國家的高級幹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桂林育才學校
  • 所屬地區:中國 桂林
  • 屬性:越南政府在華學校
  • 知名校友:阮善仁(越南前副總理)、阮文詩(越南駐華大使)
  • 辦學時間:1951至1975年
  • 教育範圍:國小、國中
  • 辦校地址:現廣西師範大學育才校區內
辦學歷史,辦學條件,辦學規模,課程設定,辦學成果,學校舊事,後世紀念,地圖信息,

辦學歷史

1945年9月2日,越南獨立。越南剛擊退日本侵略者不久,法國殖民者就捲土重來。在抗法戰爭激烈階段,胡志明決定派一批幹部子弟到中國學習,為抗法戰爭和以後的國家建設培養人才。
1951年7月,育才學校於甲山(今桂林市第三中學) 辦學,收越南幹部子弟及烈士子弟入學。學校的辦學方針、教學大綱及校內的規章制度均由越南教育部制定,學校行政領導和各科教師亦由越南派人擔任,學校所有活動由越方自主安排。中國派出工作組,擔任諮詢顧問工作,工作組人員最多時達86人。學校一切費用開支, 全部由中方負責。
1953年夏天,胡志明親自給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寫信,希望中國能在華南地區建立若干所越南學校,其中包括一所越南幹部子弟學校。當時新中國建立,百廢待興,自身也缺乏各種人才。不過為了支持自己的“同志加兄弟”,中共中央毅然同意了越南的請求。
同年7月9日,越南教育部長阮文萱簽署了在中國江西建立“廬山越南少年學校”的決定。8月25日,第一批越南兒童抵達廬山。為了給越南兒童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半年後校舍遷到廣西桂林育才學校和南寧育才學校。
1954年,學校遷南寧與南寧育才學校合併,騰出校舍給江西廬山遷來的越南子弟學校辦學, 仍稱桂林育才學校,分設國中、國小兩部分,共有學生700人。
1956年, 兩國在北京簽訂《關於越南在中國設立學校的議定書》,規定學校的有關事務委託廣西省教育廳協助辦理。
1957年3月起,中共廣西省委決定,育才學校的有關工作由省教育廳辦理, 共青團省委協助,由中共廣西省委文教部領導。同年10月,奉越共中央指示,桂林育才學校 800人搬遷回國,校產交還中方。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桂林育才學校分為國小部和國中部,共20個班。南寧育才學校設中文學校、社會科學中級師範學校、自然科學中級師範學校、初級師範、中學、國小和少年軍校等8所學校。生源主要是越南幹部子弟、烈士子女。
桂林育才學校
桂林育才學校

課程設定

學校課程完全按照越南教育部的統一規定安排。越南教師講授越南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美術。中國教師擔任中文、體育和音樂課。

辦學成果

隨著抗法戰爭的結束和越南國內環境的改善,從1956年開始,廣西土地上的這些越南幹部子弟學校,相繼停辦或遷回越南國內。據統計,到1958年遷移工作完全結束,南寧育才學校共培養學生6700人,桂林育才學校則培養了近7000名幹部子弟。
阮善仁、阮孟琴、阮公單、武寬等四位前越南副總理,前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組織部部長陳庭歡等均是桂林育才學校校友。據不完全統計,該校已為越南培養了40多名省部級官員,30多位將軍。
這些人回國後成為越南教育戰線的骨幹力量,不少人現已成為越南黨和國家的高級幹部。其中就有5位越南政治局委員、22位越南部級領導,包括越南政府副總理武寬、越共組織部長陳庭歡、越南中央監控委員會主席武國雄、越南政府辦公廳主任段孟驕、越南前內務部代部長范國英和越中友協副主席武高潘等。

學校舊事

“育才學校承載著中越間厚重的歷史,也見證了中越師生間親人般的情誼。”廣西師範大學越南學校紀念館館長說道。紀念館內,一張題為“桂林育才學校校友看望恩人鄧海棠醫生”的照片,講述著一段救人義舉。1955年,育才學校的校醫鄧海棠救了一名9歲的越南落水學生,鄧海棠的義舉被越南學生視為仁愛的化身。“這個小孩被救起來時已不省人事了,他吸進去的都是糞水,鄧口對口地給他把糞便水吸出來,最後把他救活了。”阮忠元說,多年後,被救學生胡士校輾轉找到了鄧海棠,並認其為義母。為表彰鄧海棠的功績,越南政府授予她二級勞動勳章。1961年胡志明訪華期間,親切接見了鄧海棠,並贈給她五個字:良醫兼慈母。
1997年8月,鄧海棠應邀訪越。火車進入河內,月台上早已站滿了整齊的隊伍,“歡迎您,鄧媽媽”的條幅隨風飄揚。站在最前面的胡士佐,是帶著妻子孩子來的,他摟著鄧海棠的脖子“鄧媽媽”、“鄧媽媽”地叫個不停,直叫孩子給鄧奶奶磕頭。
胡士校收穫了跨國母子情,而畢業於廣西師範大學的越南籍留學生吳慧君卻在桂林收穫了跨國愛情。她與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老師駱明弟1997年在桂林結婚,這對牽手16載的跨國戀人見證了中越十多年關係冷暖變遷。

後世紀念

2010年,廣西師範大學在桂林育才學校舊校舍基礎上,建立越南學校紀念館。
時任越南副總理的阮善仁出席紀念館開館儀式,並題詞“越南和中國千年鄰居,百年同志。兩國共一條江河,共一個海洋。睦鄰友好,千年幸福。”

地圖信息

位置: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七星區育才路16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