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地理位置,甑皮岩成為“萬年智慧聖地”,陶器起源,智慧聖地,歷史沿革,文物遺存,遺址陶器,甑皮岩陶器基本情況,甑皮岩首期陶,首期陶爭議,首期陶考古試驗,人類智慧體現,陶雛器簡介,雙料混煉,陶雛器,甑皮岩首期陶是典型的陶雛器,意義,發現陶雛器,萬年智慧,史前考古,遺址保護,相關分析,
基本概況
地理位置
甑皮岩遺址位於桂林市南郊獨山西南麓,年代約距今1.2萬年至7000年,是華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代表性遺址。甑皮岩遺址博物館1978年12月11日建成開放,是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而誕生的中國第三個遺址博物館,至2018年已走過了40年的風雨歷程。
至2018年,甑皮岩已發展成為國家重要大遺址。特別是2010年甑皮岩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以來,國家、自治區、桂林市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甑皮岩遺址保護與利用,加大投入力度,建成了華南地區重要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成為向世界展現中華民族“萬年智慧”的歷史文化名片,“萬年智慧”則成為桂林重量級的文化名片。
甑皮岩遺址位於桂林市象山區凱風路與萬福路交會處,是華南乃至東南亞地區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的典型代表,遺址年代距今12000—7000年。歷次考古發掘出土了石器、
陶器、骨器、蚌器、角器等文化遺物及大量的動植物遺存。
考古研究表明,甑皮岩遺址是中國制陶技術的重要起源地之一,甑皮岩先民是現代華南人和東南亞人的古老祖先之一,甑皮岩文化代表了距今12000-7000年間古人類在亞熱帶和熱帶地區的一種最佳適應方式。
甑皮岩遺址一方面反映了甑皮岩先民傑出的創新能力與文明成就,同時也承載了中國與東南亞地區史前文化交流發展的重要歷史信息,在國家“一帶一路”文化戰略中扮演著獨特而重要的角色。甑皮岩遺址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成為全國150處重大遺址和華南地區重要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甑皮岩成為“萬年智慧聖地”
2017年6月22日至24日,為期3天的“中國南方史前考古暨桂林父子岩遺址發掘學術研討會”在桂林舉行。會上,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等聯合為桂林甑皮岩遺址博物館成為“萬年智慧聖地”進行了揭牌。
陶器起源
從2001年甑皮岩遺址首期陶被發現,歷時15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桂林甑皮岩遺址博物館、桂林市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院、中國民主同盟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經濟委員會等單位共同完成的圍繞甑皮岩首期陶的專題研究取得了階段性研究成果。
在該項研究中,“
陶雛器”所使用的“雙料混煉”技術,讓甑皮岩先民們將上萬年前的智慧呈現於世人面前。專家們一致認為,甑皮岩首期陶是特殊的泥塑器,也是特殊的陶器;它在捏製成型後未經燒制就直接用來燒煮食物,在煮食過程中經受了不同程度的火煉,具備了一定的緻密度,雖然沒有燒煉到陶化的溫度,更沒有完全陶化,但已具備陶器的基本特徵及相應的實用功能,這樣的器物在經受更高的溫度燒煉後可完全陶化。因此,甑皮岩首期陶是陶器的雛形,屬於“陶雛器”。
陶雛器的出現,揭示了人類從燒烤食物向燒煮食物發展的需求,觸及了甑皮岩陶器起源的脈搏,它最終促成陶器的產生。而桂林的甑皮岩、廟岩、大岩遺址先後發現了距今萬年以上的陶器,桂林其他遺址中發現的陶器與甑皮岩陶雛器和雙料混煉技術有著明顯的傳承關係,充分證明了桂林是中國陶器起源地之一。
智慧聖地
2016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桂林甑皮岩遺址博物館、桂林市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院、中國民主同盟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經濟委員會聯合出具《綜合意見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五方單位一致認為:甑皮岩先民是具有高智商的智慧人,雙料混煉技術是萬年前人類的發明,桂林是萬年人類智慧聖地。
2017年6月22日至2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桂林舉行“中國南方史前考古暨桂林父子岩遺址發掘學術研討會”,會議展示了近年來桂林市配合甑皮岩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開展的史前考古新成果,專家們一致同意將桂林命名為“萬年智慧聖地”。
歷史沿革
甑皮岩遺址位於獨山西南山腳,是新石器時代桂林先民的一處居址和墓地。1965年文物普查時發現,1973年首次發掘,2001年再次發掘。
該館副研究員漆招進說,甑皮岩遺址1965年被發現並在1973年進行了第一次發掘。因當時科技水平所限,發掘欠規範,遺址的文化堆積層次和年代分辨不夠清楚,將其籠統定為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最早階段的原始人文化遺址。
2001年6月至8月,經中國社科院批准,由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廣西工作隊隊長傅憲國主持,區、市文物工作隊和甑皮岩博物館合作,運用高科技手段在原址重新發掘研究,將其測定區分為32個自然分層和5個時期的文化堆積層,確定距今1.2萬年至7000年前,有原始人生活居住在甑皮岩中。重新發掘的遺址發現生存的動植物種類比原先增加了很多(僅動物就由70多種增加為113 種),一種特別的鳥類還被命名為“桂林廣西鳥”。據出土的陶片分析,桂林是我國陶器的發源地之一。
甑皮岩博物館開始舉辦“萬年前的桂林人”科普展覽,讓廣大市民和中小學生了解我們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深厚的文化積澱。
文物遺存
在歷次調查和發掘中共發現29座人類墓葬、1處石器加工點及火塘、灰坑等生活遺蹟,出土打制和磨製石器、穿孔石器、骨器、角器、蚌器數百件,捏制和泥片貼築的夾砂和泥質陶器殘片上萬件,人類食後遺棄的哺乳類、鳥類、魚類、龜鱉類、腹足類和瓣鰓類動物骨骼113種。這些遺蹟、遺物依出土地層和文化特徵可劃分為五期,由此可勾勒出公元前10000—5000年間桂林原始文化的發展軌跡。
第五期進一步出現用慢輪技術修坯的泥質陶器,紋飾除傳統的繩紋、籃紋等編織紋外新出現式樣繁多的刻劃紋、戳印紋、捺壓紋,如乾欄紋、水波紋、曲折紋、格線文、弦紋、乳釘紋、篦點紋、附加堆紋等,器型富於變化,有罐、釜、盆、缽、圈足盤、豆、支腳等器類。第五期的磨光石斧、石錛、石矛、石刀、骨鏢、骨鏃、骨錐、骨針製作精良,蚌匙全國僅見。
第五期文化代表了公元前6000-5000年間桂林史前文化的最高水平。墓葬發現於第四、五期,墓坑形狀均為不太規則的圓形豎穴土坑墓,葬式為其它地方少見的屈肢蹲葬(蹲踞葬),人骨架多數保存較好,一些頭骨上有人工穿孔。研究表明,“甑皮岩人”屬於南亞蒙古人種,並且具有非洲赤道人種的一些特徵,是現代部分華南人和東南亞人的祖先。
甑皮岩遺址發現了大量陶器,沒有發現任何家畜和稻作農業的證據,當時的人類充分利用了居住地周圍可以獲取的資源,經多學科的綜合研究表明,甑皮岩史前遺址沒有稻作農業,沒有家畜馴養,也沒有家豬飼養。。洞內埋葬至少35位死者,至少有4具頭骨有人工傷痕,有1具人骨上撒有赤鐵礦粉,有2具男性人骨旁有2把蚌刀,有1座母子合葬墓。
遺址陶器
甑皮岩陶器基本情況
甑皮岩遺址發現於1965年,1965年6月進行試掘,1973年6月至1975年8月第一次挖掘。2001年4~8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織力量對甑皮岩遺址再次挖掘,2003年1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廣西文物工作隊、桂林甑皮岩遺址博物館、桂林市文物工作隊等單位聯合發布中國田野報告集《桂林甑皮岩》。甑皮岩史前文化遺存分為五期,第一期距今約12000~11000年,第二期距今約11000~10000年,第三期距今約10000~9000年,第四期距今約9000~8000年,第五期距今約8000~7000年。
經多學科的綜合研究表明,甑皮岩史前遺址沒有稻作農業,沒有家畜馴養,也沒有家豬飼養。甑皮岩史前文化遺物經數次考古挖掘,至2017年共出土第一至第五期陶製品439件(另有未定名器45件)以及大量的陶器碎片。其中,第一期陶器最為原始,第二至第五期陶器在製作工藝上呈現出不斷發展進步的特點。
甑皮岩首期陶
甑皮岩遺址第一期發掘的成型陶器僅有一件,為兩片陶器殘片,呈敞口、圓唇、斜弧壁的圜底釜;器表灰白色,近口沿部分顏色略深,呈灰褐色;器表開裂,呈鱗片狀;口徑27cm、高16.4cm、口沿厚1.4cm、胎厚3.6cm。現將甑皮岩遺址出土的第一期陶器簡稱為“甑皮岩首期陶”。
甑皮岩首期陶距今12000年,它燒成溫度極低,胎質疏鬆,遇水易解離,疑似沒有完全陶化,歷經萬年歲月的侵蝕奇蹟般留存至2001年,於2001年重現人間。
首期陶爭議
甑皮岩首期陶引起專家們的爭議,爭議主要圍繞燒煉溫度未達250℃且沒有陶化是否可以稱為陶器。根據中國田野考古報告集《桂林甑皮岩》,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專家經熱釋光技術的測定,證實其未經250℃以上溫度燒制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專家考證甑皮岩首期陶為半圓頭盔形器皿,材料為泥夾砂,疑似先人用於燒煮田螺的器物。
經研究分析,甑皮岩首期陶具備陶器三個特點:1、通過一定方式成型;2、經過火煉燒制;3、能煮田螺,換言之具有特定用途。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2003年編著的《桂林甑皮岩》稱甑皮岩首期陶為陶釜,2012年編著的《文明的足跡》則稱為陶器,英國BBC電視台2009年紀錄片《人類旅程》介紹甑皮岩首期陶為世界最古老的陶器之一。也有質疑的聲音,比如有專家認為它不是陶器,屬“夾砂泥塑器”,因為它燒成溫度低於250℃,尚未完全陶化,尚屬泥塑器物。
首期陶考古試驗
為研究甑皮岩首期陶是否屬於陶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桂林甑皮岩遺址博物館的專家組織了模擬甑皮岩首期陶的考古試驗。試驗顯示,在特定情況下,未經250℃以上溫度燒制的泥塑器可直接用於燒煮田螺而不裂。我們將模擬甑皮岩首期陶的試驗稱為“雙料混煉試驗”。
試驗是將天然陶土與砸碎的石英石按特定比例配合,加適量水運用雙料混煉工藝充分揉練為坯料,坯料具有一定的粘結力及抗裂性,用其捏塑而成的半圓頭盔型“泥塑器”僅需晾曬數日,不用燒制就可用於燒煮田螺等食物,“泥塑器”直至田螺煮熟都不開裂。
人類智慧體現
考古模擬試驗表明,“夾砂泥塑器”能承受火煉而不開裂的奧秘關鍵在雙料混煉、骨肉相融及特定比例雙料混合,只有符合特定配比的雙料混煉才能承受高溫並保持不裂。經充分研究以及多次考古模擬試驗,我們認為:甑皮岩先民創造性地掌握了泥土與砸碎的石英石按一定比例混練後,捏塑的器皿能用於燒煮田螺等食物,甑皮岩首期陶是甑皮岩先民運用雙料混煉工藝製作的陶器雛形遺存,雙料混煉是甑皮岩先民有意識的行為,是人類智慧的體現和結晶,是萬年前甑皮岩先民的一項發明創造。
陶雛器簡介
雙料混煉
雙料混煉是指利用一種自然泥土與另一種材料(土壤、石料、貝殼或其他材料)以骨肉相融的方式,按照一定比例配比,加適量水互相羼和,經過一定方式混練後,形成具有一定粘結力及抗燒能力的坯料,用此坯料塑制的器物可承受一定程度的高溫燒煉並且煉而不裂的工藝。
陶雛器
雙料混煉陶雛器是指採用雙料混煉工藝製作,通過一定方式成型,未經燒制即可承受一定程度火燒且燒不開裂,具有一定用途,在使用中不斷經受火燒並形成一定緻密度,尚未完全陶化的夾砂泥塑器,簡稱“陶雛器”。
甑皮岩首期陶是典型的陶雛器
甑皮岩首期陶是甑皮岩先民捏塑晾乾的“夾砂泥塑器”,用途是燒煮田螺等食物。在燒煮食物的過程中經受了不同程度的火煉,具備了一定的緻密度。甑皮岩首期陶雖然沒有燒煉到陶化的溫度,更沒有完全陶化,但已具備陶器的基本特徵及相應的套用功能。
甑皮岩首期陶是特殊的泥塑器,也是特殊的陶器;它是陶器的雛形,是
陶雛器。這樣的器物在經受更高的溫度燒煉後可完全陶化。甑皮岩首期陶是甑皮岩陶器產生前經歷的一個雛形階段,據此推測,陶器起源經歷過一個陶器雛形的發展階段。
甑皮岩首期陶是典型的“雙料混煉陶雛器”。是它,將萬年前的桂林先人帶入了煮食文明的階段。
陶雛器的出現,揭示了人類從燒烤食物向燒煮食物發展的需求,觸及了陶器起源的脈搏,最終促成陶器的產生。這對進一步認識陶器起源及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桂林發現的雙料混煉陶雛器是萬年桂陶的祖先,堪稱“陶祖”,是“智慧之源、文明之祖”的罕見例證。人類文明因陶雛器的誕生開啟了陶文化發展的燦爛篇章。
意義
發現陶雛器
“陶雛器”的命名及萬年人類智慧聖地的確立,更進一步說明廣西制陶產業歷史悠久、工藝精湛、品質上乘。“陶器起源標誌著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桂林發現史前‘陶雛器’,使現代人首次感知到萬年前桂林先民的高智商與大智慧,這是一項了不起的發現。”
萬年智慧
“陶雛器”所使用的“雙料混煉”技術,讓甑皮岩先民們將上萬年前的智慧呈現於世人面前。
桂林是國際旅遊勝地,旅遊主推的內涵就是文化。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單位依據考古發現,確定桂林是萬年智慧聖地,發掘了距今12000年的‘陶雛器’,更加厚實了桂林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對於未來形成標誌性文化品牌,促進當地旅遊進一步發展,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目前人們對桂林普遍的形象認知更多的是局限於自然山水景觀,而萬年智慧聖地恰好促使桂林成為文化智慧與山水生態交相輝映的城市,這將極大地促進桂林國際旅遊勝地的建設和發展,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桂林躋身“萬年智慧聖地”,將為地方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動力源,極大地促進桂林國際旅遊勝地的建設。
史前考古
考古學家從被稱為“華南及東南亞史前考古最重要的標尺和資料庫之一”——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中,利用計算機三維技術將甑皮岩人的頭像復原出來,讓人們見識了一萬多年前的華南人的面孔。
桂林甑皮岩遺址博物館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合作,從2017年底開始,對甑皮岩人進行了頭像復原。這次被復原的甑皮岩人頭像,所選取的顱骨都是生活在1.2萬年前的甑皮岩人的。其中,男性、女性各一例,兩具顱骨都是2017年甑皮岩遺址保存最為完好的頭骨,最能準確地體現該人種典型的體質特徵。
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人類學實驗室林雪川介紹,科研人員分別將男、女各一個
顱骨放置在立方定顱器上,測量得出復原的相關數據,用數位相機對顱骨的各面進行拍照,將得到的圖像輸入
計算機,套用相關圖像處理軟體將顱骨圖像在計算機中調整成實際大小,並將各個圖像設定在一個統一的坐標系中,以此製作出三維顱骨。
甑皮岩博物館館長周海說,這種復原技術與破案所採用的頭像合成技術差不多,可以使復原出的頭像與實際真人的誤差不超過10%。被復原的男性頭像眼眶接近方形,鼻子有明顯的輪廓,從正面看鼻子的軟骨稍寬,鼻翼向下往嘴部延伸。嘴部門齒稍大,唇部稍厚。耳朵不太大且緊貼顱側。而被復原的女性頭像眼眶也接近方形,眼瞼薄且深。鼻子有明顯的輪廓。嘴部有點“地包天”的樣子。臉頰部稍有凹陷,嘴角稍微向下。耳朵小巧且緊貼顱側。
在第一期發現一件破碎的捏制夾粗砂陶容器,是迄今在中國發現的最原始的陶容器實物之一,年代在公元前10000-9000年。 在第二、三、四期出土的陶器大部分用泥片貼築法制坯,露天堆燒法燒造,顯示出公元前9000-6000年間桂林陶器製造技術的發展。
該遺址的重新發掘將生活在甑皮岩中“桂林人”的年代大大提前,並新發現很多曾生存在甑皮岩的動植物種類,一種特別的鳥類還被命名為“桂林廣西鳥”。
桂林市甑皮岩遺址獲得國家文物局頒發的2002年度國家田野考古二等獎(一等獎空缺)。該遺址的發掘鑑定成果,解決了近30年來困擾考古工作者確定生活在甑皮岩中原始人的年代問題。
遺址保護
1965年6月3日,在文物普查時發現甑皮岩遺址。當時暫名為“相人山岩”。1973年6月至1975年,由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和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進行搶救性發掘。正名為“甑皮岩”。
1976年 至1984年,由桂林市人民政府批准征地85畝,用於甑皮岩遺址的發掘、保護和陳列館建設(市建字[1976]76號)。
1978年,“桂林甑皮岩洞穴遺址陳列館”成立並對外開放。
1981年8月25日,公布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桂政發[1981]130號)。
1984年10月8日,桂林市人民政府劃定並公布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市政[1984]87號)。
2001年6月25日,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發[2001]25號)。
200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劃定並公布保護範圍(桂政發[2003]2號)。2004年,《桂林甑皮岩遺址保護與展示規劃》通過自治區和國家文物局評審。保護範圍:遺址(陳列館)現有保護圍牆以內範圍。建設控制地帶:遺址所在的獨山及獨山西、北面山腳外延20米。遺址(陳列館)西、南、北面以保護範圍邊界線為基線,各外延20米;東面至桂陽公路300米範圍內。
相關分析
甑皮岩人在甑皮岩和其它洞穴里居住了至少五千年之久,在大約距今7000年前,正當他們處於發展的鼎盛時期時,他們卻離開了甑皮岩,離開了桂林岩溶地區,向南部遷徙。原因有:
(1)5000年的垃圾使甑皮岩逐漸變矮,越來越不方便居住。
(2)乾欄的發明,使“甑皮岩人”逐步放棄穴居。
(3)洞內的積水使人類最終放棄甑皮岩。
(4)來自湖南洞庭湖地區的農業部族擴張,打敗了甑皮岩人。
廣西南部地區和東南亞半島是他們遷徙的主要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