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晚輻,是廣西農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包胎矮進行輻射處理,於1983年選育而成的晚秈遲熟常規稻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桂晚輻
- 作物種類:水稻
- 審定時間:1989
- 選育單位:廣西農科院水稻研究所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主要價值,栽培技術,產量表現,審定意見,
形態特徵
株高100~105厘米,株型集散適中。葉片挺立,劍葉厚直。豐產性好,適應性廣。莖稈粗壯,穗較大,著粒密。秧齡彈性大,根系發達,抗倒性明顯比包選二號增強。抗白葉枯病,中抗穗頸瘟,不抗惡苗病,生長後期耐寒性強。抽穗快而整齊,後期熟色好,結實率高。考種每穗總粒數129.6粒,實粒122.8粒,結實率94.7%,千粒重21.5克。全生育期比包選2號短3—5天。米質與包選二號相仿,蛋白質含量11.09%,糊化溫度5級,膠稠度27毫米,直鏈澱粉21.2%,出糙率80.5%,腹白小。
生長環境
適宜於桂南稻作區有種植包胎矮、包選二號、大靈矮習慣的地區種植。
主要價值
食用。飯味甜,有香感
栽培技術
1、適時播種,培育適齡壯秧。播種期宜於6月中旬至下旬初,秧齡40~45天為宜。2、插足基本苗,採用5×4寸或6×4寸插植,每穴4~5苗,畝插足基本苗10~12萬。3、施肥採用“前重、中控、後補”的原則,促進前期低位分櫱成穗,控制中後期無效分櫱,使整個群體結構健壯生長。4、注意防治病、蟲、鼠害。
產量表現
1983年大區觀察試驗,折畝產490~515公斤,比對照包選二號畝增15~35公斤,增產2.1~7.3%。1984~1985年品種比較試驗。1984年折畝產440.2~449.05公斤,比對照種包選二號畝增60.6~69.45公斤,增產16.88~18.21%;1985年品比折畝產381.99~399.96公斤,比對照包選二號畝增66.51~84.48公斤,增產21.08~26.79%。1986年參加自治區晚稻區試,桂南稻作區十個試點,平均畝產350.1公斤,比對照種包選二號畝增60.56公斤,增產2
審定意見
2007年5月17日退出\桂農業發[2007]24號
審定時間: 1989
作物種類: 水稻
審定編號: 桂審證字第054號
品種名稱: 桂晚輻
選育單位: 廣西農科院水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