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桂嶺墟
- 地理位置:揭東縣西部
- 所屬城市:廣東省揭陽市
- 遊玩時長:1天
桂嶺墟原叫大頭嶺墟,因所在的塔仔嶺頭大尾小而得名,墟場創於何時,未見史籍明載,民間世傳口碑則言與石母山上的雙峰寺有關。
宋紹興八年(1138),朝廷復置揭陽縣,兩年後於玉滘村(即今榕城)建城設治,同時請高僧法山禪師於“邑治龍脈所由來處”(舊縣誌原文)的石母山南麓建造雙峰寺,並以該寺為縣之首寺。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兩日邑中文武官員都會集中從專門修築的官道來寺進香禮佛,大頭嶺埔地處官道和寺院之間,當時附近一些鄉民便瞄準這一商機在嶺上設攤擺賣奉佛的禮品和紙節。由於寺院香火旺盛,來擺賣的商販日益增多,墟場便慢慢形成了。儘管墟場創於宋時僅是一口碑傳說,並未見諸文字記載,但它很貼近生活,近乎常理,且無獨有偶,據《白塔區志》記載,白塔元聯村員埔墟也是雞啼嶺建了長壽寺之後形成的,因此這一口碑是可信的。
明朝初年,天下太平,社會安定,一些在大頭嶺墟發了財的商戶便在墟埔上購地建設屋宇房舍定居,恰好此時堪輿大師何野雲(虱母仙)路過此地,大家就請他幫忙找個好地方開鑿水井。何野雲笑笑對大夥說:“找地方開井是很容易的,但你們要此井開後三日出千丁,還是三十年出千丁?”三年那有可能出千丁?墟中的青年人一時好奇興起便不顧老輩勸止戲哄起來說:“要三日出千丁!要三日出千丁!”其中一個人還特意走到何野雲面前問道:“先生,是不是從今天算起,第三,第六,第九,都會出千丁?”這時虱母仙已心知眾商戶與福地無緣,便不再多言,點了點頭,就讓大家在他站立的地方造起井來。說來也巧,在水井挖成之後日子裡,逢每旬的三、六、九三天墟場集市貿易就相當活躍,來趕集人非常多,商戶們這才明白是這樣“三日出千丁”的。這口水井至今還在,據說千百年來從不乾涸過,只是近年井沿的防護牆崩了,不能飲用了。
明朝萬曆年間(1563年前後),桂林鄉劉和明來大頭嶺墟做生意。由於他買賣公道,待客誠信,很受歡迎,家業得以不斷發展壯大。他的兒孫輩也相繼在墟場中開設行鋪,出了勝記、勤業等遠近聞名殷商巨賈。很快的,劉家在墟場內建造廳堂宮廟。再不久,墟場及附近山園田地全歸劉家所有。劉家祖上原居普寧桂花籃村,系世家望族,因遭朝中權臣構陷,於明洪武六年(1373)被剿破寨,族人星散之時,長輩告誡:“千萬莫忘祖地桂花籃,日後若有長進,當將安身立命之地冠以‘桂’字。”劉氏不敢違背祖訓,遂將大頭嶺墟改稱“桂嶺墟”。 1957年,磐西區分拆為桂嶺和霖磐兩個大鄉,桂嶺鄉就是因為鄉政府駐在桂嶺墟而得名的,當然這是後話了。
桂嶺墟位置適中,交通方便。明及清初的磐溪都上社社址,清同治六年(1867)以後的磐溪都上約局局址均設於墟內。1928年修墟場,建墟門,由名秀才吳雨三(雙山村人)榜書“桂嶺市”三字鐫於南下墟頂(今教堂邊)。據說民國年間今桂嶺鎮境內分為紅旗派和白旗派,傳統上為兩派鄉村共有的桂嶺墟並在白旗派內,紅旗派鄉村不服,兩旗派便常因此發生口角。某年春節,任守約學校校長的客洞村秀才王景唐為此特撰一聯,聯云:“桂影森森紅日近,嶺巒疊疊白雲深。”聯首冠“桂嶺”墟名,中嵌“紅”“白”兩字意寓桂嶺墟為兩派所共有,兩派人物深表嘆服,爭執遂止。
如今的桂嶺墟街道縱橫,高樓林立,集市內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是揭東縣西部一處文明、繁華的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