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古建空間認知與重構虛擬仿真實驗是桂林理工大學建設的虛擬仿真實驗課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桂北古建空間認知與重構虛擬仿真實驗
- 課程負責人:李本建
- 建設院校:桂林理工大學
- 授課教師:朱文霜、周屹、孫志偉、蔣健
課程性質,教學目標,
課程性質
課程背景
本項目為環境設計專業《公園景觀設計》課程的重要實驗環節,依託區級藝術設計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以桂北本土特色5A級旅遊景區“靖江王府”為實驗載體,採用沉浸式虛擬仿真模式引導學生認知和重構桂北古建空間,解決傳統學習過程中大型場景模型製作消耗高、實境感知弱、設計元素採集時間長、即時反饋慢等問題,培養學生對桂北古建空間的認知、修復和再生設計能力,進而實現地方傳統園林的民族地域文化傳承及可持續性發展。
教學目標
通過軟硬體結合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自由發揮且具有一定區域風格特色虛擬仿真實驗平台,並與後續的實習訓練形成互補關係。學生通過作業系統可以達到以下的實驗目的:
1、增強實境感知度
該實驗部分的傳統教學方式是基於課堂發揮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以及平面圖紙和軟體進行的,實境感知度非常弱。通過虛擬仿真沉浸式VR實驗則可以有效改善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把學生帶到需要認知或設計的高仿真場景,隨意進行漫遊,詳細勘查等等,以“所見即所得”的方式縮短學生花在非設計上的時間,加強學生對於設計前期工作的認知和了解。
2、低成本完成大型空間場景的構建
公園景觀設計方案的呈現過程是一項高消耗不可重複的建設過程,傳統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模型製作的方式進行驗證,模型製作需消耗大量的經費及時間,且重置困難,通過本實驗可使學生在短時間低消耗的情況下完成設計理念的呈現。
3、縮短設計元素的採集周期
項目提供了豐富的公園景觀設計元素資源,學生通過本實驗項目可以清晰直觀把握公園景觀設計中常見的建築風格定位、植物類型選擇、鋪裝材料效果、設施小品布置以及環境、天氣、日夜交替等客觀因素調節,繼而掌握桂北地區的古建群落特點進而總結方法論,去探索更多地區的建築特點。
4. 即時反饋學習過程效果
傳統教學環節中學生設計方案的的呈現是一個設計圖紙不斷修改和完善的過程,效果的呈現必須在圖紙完成後才能夠得以實現,造成由設計理念的產生到設計結果的呈現之間周期很長,教學效果不佳。通過本實驗使學生能夠將設計理念直觀快速呈現,並可輕鬆進行反覆修改直至最理想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