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高利聖詠格雷高利聖詠作為歐洲封建社會初期的主體音樂,可以說是西方音樂文化中的第一朵花。它的發展與整個西方音樂史有密切的關係。在記譜法的研究、音樂理論、複音音樂的興起與發展、音樂學校的成立等許多方面,都要提及格里高利聖詠,即使現代的調式音樂也是以格里高利聖詠的調式為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格雷高利聖詠
- 性質:音樂形式
- 基礎:格里高利聖詠的調式
- 方面:記譜法的研究、音樂理論
簡介,形成過程,
簡介
格雷高利聖詠中最富特徵的旋律不僅長久地保存在中世紀作曲家的創作中,而且還保存在後來許多世紀的作曲家的創作中。我們在巴赫、莫扎特等人的作品中可以聽到這些旋律,如莫扎特的《朱庇特交響曲》、李斯特的《死之舞》,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第5樂章、聖·桑的附有管風琴和鋼琴的《C小調第三交響曲》、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鋼琴和管弦樂曲《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流傳至今的許多樂曲,如小步舞曲、軍隊進行曲,以及奏鳴曲第一樂章等,都是由格列高利聖詠擴展而成。二.產生在基督教背景下的複音音樂複音音樂就是由兩個或更多互相獨立的聲部構成的音樂。這種音樂的產生,標誌著西方音樂前進了一大步。複音音樂出現在中世紀基督教的背景之下,是由格列高利聖詠發展而成,其音樂家都是天主教會的僧侶
形成過程
上表中值得提起的是,整個彌撒以信經分為兩部份:信經前是大家都可以參加的;信經後呢,還沒受洗的人就不能參加這個神聖的聖餐式。因此,信徒必須先在信經中聲明:「我只信奉一個主....」
另外,安魂彌撒(RequiemMass)儀式則按照上面大綱施行,只有一部份不同(最有名的是吟唱Diesirae[末日經])。整個彌撒儀式,到了西元1959年1月25日,也就是在新教宗約翰十三(JohnXXIII)剛上任九十天后,開始了修改的過程—這就是著名的梵諦岡第二次大公會議(VaticanCouncilII)。在這次修改過程中,彌撒和安魂彌撒儀式都儘量恢復到「因歷史意外」而產生改變之前的單純形式(我就不在這兒列出了);而更重要的是,教廷允許各地區教會以方言進行儀式—也就是不用再硬性規定使用拉丁文進行彌撒;當然,對想要一睹「原版」教會格雷高利聖歌演唱的人來說,是愈來愈難有機會聽到了。
注一:在受難季(Lent)不可唱像Alleluia這樣歡欣的曲子,而要改唱Tract。注二:在復活節(Easter)和五旬節(Pentecost)使用。在聖體節(CorpusChristi)、七苦節(SevenDolours)和安魂彌撒時可用可不用。
關於格雷高利中的閹割男高音。
因為合唱中沒有女聲,高音部份是用小男孩來替代女中、高音;但是童音畢竟太嫩,無法像成熟的女聲長久地支撐高音部—於是在需求的刺激下,Castradi就應運而生了。他們的全盛時期在十七和十八世紀中間。十七世紀時,由於歌劇剛剛興起,而很多舞台上都禁止女人參與,因此也成為Castradi另一個「市場」來源。Castradi怎么「產生」呢?有些小男孩在小時參加了聖詠團,展現甜美的高音被發覺後,便在青春期前將之「去勢」讓Castradi在教堂演唱、在貴族的舞台上演唱。直到西元1903年,教宗PopePiusX(1903-14)才正式明令禁止在教廷的聖詠團中使用Castradi。而「末代Castradi」據說是在1913年才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