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盧克少年非行早期預測法

格盧克少年非行早期預測法是指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格盧克夫婦所創立的,根據少年在6歲以前的生活經歷,具體預測其在11至17歲是否可能陷於非行的初犯預測法。最早見於他們於1950年發表的《少年非行的闡釋》一書。具體作法是:從麻省州感化院中選出11至17歲的少罪少年500名作為實驗組,再從波士頓公立學校選出在年齡、智慧型、生育環境、種族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與前者相符的無罪少年500名作為對照組,從其各自的生活經歷中選出403項可能導致犯罪的因素,由專家進行了為期數年的調査。

根據調查資料,運用統計技術檢驗各因素在識別犯罪少年與非犯罪少年上是否是有重要價值,並根據下列標準對預測因素進行二次篩選:誤差率小於1%為首要條件;入國小前即存在;內容不重複具有獨立意義;易於收集資料;不易因年齡增長而發生變化。最後選出三組因素:有關社會背景的因素:父親對少年的管教、母親對少年的監督、父親對少年的感情、母親對少年的感情、家屬內的和睦;依據羅夏測驗所獲得的有關性格特徵的因素:社會態度、反抗性、疑惑性、破壞性、情緒易變性;依據精神醫學診斷所獲得的人格特徵:冒險性、行為外傾性、被暗示性、頑固性、情緒不穩定性。為一因素下設2至3個細目,就各細目分別計算犯罪少年與非犯罪少年各自所占的百分比,並以犯罪少年所占的百分比數為該細目應得的加權失敗點數。計算出15個預測因素的失敗點數後,再算出每個少年應得的總點數,根據得多少分成若干等級,按因素組別製成三級預測表;即盧克少年非行早期預測表。這一預測方法著眼於防患於未然雖然可嘉,但也有不少學者對其以5、6歲兒童為預測對象提出了種種批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