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依村

格依村

格依村隸屬於雲南省宣威市熱水鎮格依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熱水鎮東邊,距離格依村委會1公里,距離熱水鎮13公里,(是格依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有14.9平方公里,海拔2180米,年平均氣溫15-16℃,年降水量1000-11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烤菸、土豆 等農作物。有耕地4399 畝,其中人均耕地3.1畝;有林地 15705畝。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07戶,有鄉村人口1427人,其中農業人口1400人,勞動力75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33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76.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24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其中菸草種植占主要比例。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無路燈,至2017年已完成路燈安裝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格依村
  • 外文名稱:GeYi
  • 別名:格依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宣威市熱水鎮
  • 政府駐地:格依村
  • 電話區號:0874
  • 郵政區碼:655415
  • 地理位置:雲南省宣威市
  • 面積:14.9平方公里
  • 人口:1427
  • 方言:西南官話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5-16℃年降水量1000-1100毫米
  • 火車站:宣威站
  • 車牌代碼:雲D
農村經濟,基礎設施,人口衛生,村務公開,發展重點,最難取水村,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76.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50萬元,占總收入的78%;畜牧業收入67.5 萬元,占總收入的11.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305 頭,肉牛0頭,肉羊254頭);漁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林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第二、三產業收入36萬元,占總收入的6%;工資性收入20.3萬元,占總收入的2%。農民人均純收入2524元,農民收入以種植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0.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24人(占勞動力的16%),在省內務工108人,到省外務工16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無路燈。全村有0戶通自來水,有30戶飲用井水,有37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92%)。有384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7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4%、0%和 6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5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42戶(分別占總數的63 %和59%)。
該村到鎮道路為砂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3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5輛,機車70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2戶;建有小水窖135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200畝,有效灌溉率為2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2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78畝。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7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7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截止2018年,已經基本完成道路硬化,毗鄰杭瑞高速宣曲高速段,距離熱水收費站3公里,出行方便快捷。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46戶,共鄉村人口2631人,其中男性1363人,女性1268人。其中農業人口2580人,勞動力1376人。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35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3.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100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1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3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392.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15000個(勞均1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50萬元,有固定資產85.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全村居住分散,共有七個自然村,有漢族、彝族、苗族等多種民族,經濟落後,到現在還有部分農戶不能解決三通;
2、擁有大量土地,但是沒有自主產業或者集體產業,各自為戰,沒有走好改革的路。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加快速度,儘快解決和縮小全村三通的戶數;
2、解放思想,謀求自主產業的發展,利用土地及氣候的天然優勢,發展集中農場、集中生產,以集體或者特色產業帶動集體脫貧、發展;
3、鼓勵年輕人外出學習、務工,學習先進的技術及思想,為之後的建設做貢獻。

最難取水村

雲南最難取水村
格依村
採訪團磨破兩車胎抵達宣威最難取水村
6旬老太背水25公斤翻山2公里
20多個苗族婦女,拿著各種各樣的繩子等在村口,遙望著送水車的影子。昨天下午4點10分,宣威市熱水鎮格依村的送水車開到了半坡自然村的村口。婦女們聽著工作人員喊出水桶上的序號,認領自家的水桶。背上25公斤的水桶後,在呼嘯的北風和蜿蜒的山坡中,65歲的王金義開始了她2公里山路、1小時的背水回家道路。
昨天,南方報業直擊雲南抗旱採訪團從曲靖市區出發,驅車四個多小時來到宣威市受旱最重、取水最難的格依村半坡自然村。在山間蜿蜒的石子路和土路行駛中,使得採訪團採訪車不堪重負,兩個後胎遭遇磨破出現漏氣,但最終還是在下午4點鐘趕到了採訪地點。
格依村半坡自然村是宣威市的一個自然村,全村共有45戶人家,171口人全部是苗族。村子的平均海拔達到了2280米,雖然是下午時分,寒風吹來仍舊讓人瑟瑟發抖。相比降溫後的宣威城區,這裡溫度明顯還要低很多,體表感受最多也就有10來度。“這裡就是高寒山區了。”一名鎮裡的幹部搓著手告訴記者。等待背水的王金義里里外外雖然穿了6件上衣,還不時地擦著一把鼻涕。
鎮上的送水車開到村口,王金義和其他等著背水的村民一起走到車旁,按著工作人員的安排,準備著背上屬於自家的水桶。當村幹部喊到王金義家的水桶號,她走到水桶旁,雙手抱住水桶,在別人的幫助下,她才把桶從車上拖到了地上。她把一條長長地尼龍繩子從水桶把上穿過,又繞了兩股分別纏在水桶底部的兩個角,轉過身去,彎下腰來,托起水桶底部用力地將水桶往肩上送。但是由於水桶太沉,人卻蹲坐在地上一時站不起來。在其他村民的幫助下,才成功地背起了水桶。
記者注意到,背水的多是婦女,少有男性壯勞力。“男的多數都去外地打工了,在家的也去放牛或者給田裡拉糞去了。”村小組組長楊鳳剛告訴記者,從2月4日開始,鎮裡幾乎每天都給村里送水,一家可以分到一桶25公斤的水以保障。由於山路無法通車,村民都要下來自行背水,最遠的要背4里多地。
“背水就是共同目標”
王金義家住的離村口比較遠,背水回家還要走將近2公里的山路,其中還要翻過1座100多米高的小山。等一同背水的村民將水桶全部拴到肩上,王金義也開始了回家的道路。山間的小路上遍布碎小的石子,走起來腳底板被抵得一下一下地疼痛。由於天氣突變,颳起了凜冽的北風,更是讓人舉步維艱。背水的村民各個低著頭,彎著負重25公斤的腰背在陣陣被風吹起的塵土中前進,在山間苗族彩色的服飾和那白色的水桶格外醒目。
在一個小山的中部,村民們卸下水桶,坐在一旁的土堆上開始休息。就在這個時候,王金義和幾名婦女給記者唱起了歌。“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歌聲在呼呼的風聲中依舊清晰動聽。王金義說,村里人住得比較分散,每天大家都要從三個不同的方向來到村口,背水就是這個共同目標。說完,王金義又唱起“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終究是你們的!”還未唱完,王金義捂起嘴笑著說道,老了,(底)氣不夠用了。隨後,王金義和村民們背起了水桶繼續前行。
小水窖亟待“長大”
下了大坡上小山,下了小山又爬大坡。幾經周折,王金義總算是把水背到了家裡。此時距4點半的背水回家出發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小時多。卸下水桶的王金義不停地“呼呼”喘著粗氣,她說背水還是累的。她告訴記者,村里以前取水都是到村子附近的一個小塘壩,但9月份塘壩就乾涸。往年冬天都會下雪,雪甚至能把杯口粗的樹壓斷,雪水和冰柱也會留下部分水,但去年一場雪都沒下,水窖里也就沒存下什麼。王金義打開自家2方的水窖,記者看到裡面還有部分水。她說,這是花200塊錢,從小乾河水庫運來的,總共也就夠全家30多頭牲畜幾天的用水。
記者在格依村半坡自然村看到,很多村民家的屋檐下都有導水管,一直連線到自家的小水窖口。由於沒有降水,靠天吃飯的村民斷了水。而大多2立方左右容量的小水窖,由於容量有限,水窖很難保證乾旱情況下的生產生活用水。熱水鎮人大主席趙慶國說,像半坡村這樣的高寒山區農村要使得水窖真正發揮作用,每家的容量至少要達到25立方。熱水鎮現在生活在高寒及偏遠地區的農民還有15000人,有待建設的水窖達到2千個。修建每個水窖需要3000元,現在鎮上給每戶村民補貼1500元,但還是有很多農民拿不出錢來修建。
記者了解到,格依村半坡自然村村民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野生菌、草藥和松子,這些多靠植物的自然生長,而種植的土豆和玉米又收入甚微。村民的年均收入也只有500元左右,讓他們再拿出錢來修建水窖著實困難。“我們將爭取各級財政支持,最好能夠免費為這些貧困農民修上水窖。” 趙慶國說。
想從山下來 耕地成問題
目前,宣威市因旱災已造成33.1萬人、112.47萬頭牲畜飲水特別困難,涉及198個行政村、614個自然村。部分山區人畜飲水形勢極其嚴峻,不少村子都要到10多公里外的水源地取水。昨天記者到達的格依村半坡自然村距離取水地點的格依村水源地就有13公里的距離。
在宣威市,旱情之下取水最為困難的地方多是偏遠山區和高寒地區。生活條件艱苦,村民們又有何打算?格依村半坡自然村村民朱秀春告訴記者,自己也想著搬到山下去住,但是就怕人家不接納,更擔心沒有耕地可以種。王金義也向記者說,長期在山上待著,擔心自己的後代連國語都不會說,沒法跟人家交流。也有村民表示,自己祖祖輩輩都在山上生活,苦一點也已經習慣了。搬到山下要是沒有田地,就沒有糧食了,農民的根就不在了。
對於是否存在村莊搬遷可能的問題,趙慶國表示,整村搬遷的可能性不大,宣威市是全省縣一級當中人口最多的,即使農民搬下來,解決了水的問題,但解決不了耕地的問題。
大春馬鈴薯正常播種
記者從宣威市了解到,目前全市已經完成春種12萬畝,其中種植馬鈴薯10萬畝,占計畫種植80萬畝的12%;種植玉米2.2萬畝,占計畫種植93萬畝的3%;水稻育秧已完成5090畝。烤菸育苗6.03萬池,完成預整地19.8萬畝。宣威市相關部門表示,大春馬鈴薯在乾旱時薯塊養分可轉化給薯苗,雖不能及時出苗但可以使苗出得更加粗壯,要求大春馬鈴薯按正常節令組織播種。對有水澆條件地塊採取玉米育苗移栽或濕直播覆膜要在4月5日左右種植;無水澆條件地塊也要在4月20日到5月5日採取燈盞塘“三乾”種植或“三高兩底”
種植。水稻在3月25日前育秧可全部結束,5月15日前移栽結束。
此外,國道、省道、市鄉公路沿線和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及糧食主產區域100%實行間套種玉米地膜覆蓋,1800米以上地區種植玉米100%地膜覆蓋。
163個無水日讓南華苦苦支撐
萬不得已只5千民眾只有臨時遷徙
“赤野千里”的感覺,在進入南華縣雨露鄉鉛廠村顯得特別明顯,山溝里的田地早已乾裂得如同一張張饑渴的嘴。正在澆灌自家菜地的李小林對記者說,他家裡很久沒吃蔬菜了,地里的幾十顆蓮花白是他家每天反反覆覆使用後的水澆灌的,看上去長勢還不錯,但距菜地幾米遠的大麥田裡,麥苗已基本枯死,李小林是無奈的表示,麥苗就是他的目光下一點點死去的,而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找水手段:管道、打井加泉水
“我們目前就是全力搶通距離村子10多公里龍潭壩水庫到村子裡的管道工程,水庫里僅存的3萬多方水,是我們度過難關的最大指望。”南華縣雨露鄉鉛廠村書記何從科對記者表示。
地處山區的鉛廠村全村有2600多村民,在春節以前,村周圍的4個小壩塘就已乾枯了,到春節之後村裡的飲水全斷,村民們不得不開始四處找水,村里和鄉政府共同出資打井,結果打了50多米不見水,請來的打井隊不敢打了,收了幾千元工時費收工走人,後來縣裡的一家企業又“懸紅”2.4萬元打井,這次打了70多米仍未出水,鉛廠村的打井“項目”就此作罷。
距離村委會不遠處有個小壩塘已乾枯見底,壩塘的最低處有個大窟窿,裡邊有一指節的清水,而這一指節的清水成了鉛廠村的“大水源”,家家戶戶每天用各種存水器具排隊等候,臨近中午時分記者看到細弱的水流只裝滿了6隻大桶。
村支書何從科說,這一點點水在半個月前每小時可以打出三挑水,而現在一小時只有一挑半了,不幸的是這點點水還在減少,“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幹了,但願它可以真正的細水長流”
隨著旱情的加重,鉛廠村得到了香港樂施會的支持,一條90毫米的管道開始施工,施工人員是村裡的青壯,管道是架設到10多公里以外的龍潭壩水庫。
不過龍潭壩水庫里的存水也不容樂觀。這個小二型水庫平時年份的存水約有33萬多方,可目前只有3萬方存水。但對於鉛廠的2600多名老老少少來說,這3萬方水足可以讓他們抵禦2個月的乾旱。“不過,要是到5月底以前再不下雨,我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該村一名村民憂心忡忡的表示。
用水順序:先學校後居民
南華抗旱的用水順序是先生活後生產,先學校後居民的序列。而在一周前開始的機井項目中,南華縣山區的10口機井都位於學校附近。
在鉛廠村,雲南地質工程第二勘探隊的3名工人正在打井,他們已經連續工作了5天,機井打了30多米還未見到水,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技工許永春說,這進有沒有水得打到60米以後才知道,照目前的進度還得5天才能打到規定位置,而有沒有水尚未可知,他們是根據勘探隊給出的機位進行作業的。
鉛廠村國小共有273名師生,寒假以後學校斷水,村里從山上引了一條半個小手指粗的山泉水給學校使用。不過據學校教導主任楊旺華實測,這股山泉,24小時可以接積水240公斤左右,根本不夠學校師生使用。他說,學校大部分學生中午都在學校午餐還有一些住校的學生,這點點水就只夠做飯,飲用水全靠縣裡一家企業贈送的10桶礦泉水,每人每天可以分到約500克。他說,這家企業承諾贈水2個月,到了贈送時間,學什麼該喝什麼啊,楊老師很無奈。
在該鄉另一所國小灑披武完小,一名願者教師說,學校剛開學的時候由於沒有任何準備,學生們飲水大成問題,後來他和其它志願者教師湊集了資金給學校買了桶裝水,政府也定時派車送來飲用水灌裝到學校的蓄水池,現在飲用水“一切OK了。”
最後一招:臨時遷徙
由於南華位列楚雄州個限水縣城之一,供應縣城的幾個水庫蓄水也只有正常年份的一半,縣城居民用水雖然未受到大的影響,但限水從去年12月份就已開始。
在其他幾個受災嚴重的鄉鎮,打井、運水成了抗旱的二大法寶,在持續167天的無雨天氣下,全縣20多萬各族民眾苦苦支撐著。仍在持續的乾旱不得不讓南華方面有所準備。
“ 我們已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對於持續乾旱的楚雄州南華縣來說,如果到五月底南華仍然沒有有效降雨的話,那么南華縣羅武莊、紅土坡、一街、馬街等4個旱情最重鄉鎮的約5000多名村民將面臨臨時遷徙的命運。這是南華縣抗旱指揮部對於特大旱情的最後手段,也是該縣對於該場特大旱災的終極措施。
已經上報的南華縣特大旱情應急預案中,對於未來2個月仍無有效降雨所採取的措施就是讓“交通極為不便,又沒有找到水源的村寨”進行臨時遷徙,“讓村民帶著他們的大牲畜臨時到水邊安家,待旱情緩解之後再回村寨。” 該預案所指的“交通極為不便”是指一部分沒有通車的村寨,可以通車的村寨不在此臨時遷徙預案之中,“能不動的儘量不動,畢竟遷徙是件萬不得已的事。只要可以通車,縣裡就為他們送水,車運也好,人背馬馱也好,總之要讓每一個民眾有水喝,這是我們抗旱的最低要求。”南華縣抗旱指揮部一名工作人員說。
據悉,上述臨時遷徙在南華已不是第一次,在2005南華個別山區村寨發生旱災,由於遠離水源地,又不通公路,因此約2000各族民眾進行了首次臨時遷徙,只不過那次遷徙只持續了20多天,天降大雨,村民們就回家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