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除幽門螺桿菌預防胃癌相關機制及干預人群選擇

《根除幽門螺桿菌預防胃癌相關機制及干預人群選擇》是依託北京大學,由潘凱楓擔任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根除幽門螺桿菌預防胃癌相關機制及干預人群選擇
  • 項目負責人:潘凱楓
  • 依託單位:北京大學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本項目擬在胃癌高發現場已開展的根除H.pylori感染預防胃癌兩項干預研究基礎上,採用自定義SNP分型技術檢測炎症反應相關通路基因多態,根據干預前後胃黏膜病變演變,結合H.pylori亞型,評價感染不同H.pylori亞型及攜帶不同基因型個體病變演變及干預效果的差異。同時,採用高通量技術在全基因組範圍內檢測干預前後外周血細胞DNA甲基化水平的變化,結合組織樣本甲基化狀態,篩選與H.pylori感染及胃黏膜病變演變密切相關的基因。此外,在前期已完成的血清miRNA晶片篩選基礎上,對篩選出的與炎症反應密切相關miRNA及其靶基因進行基因變異檢測,同時結合胃黏膜病變演變及干預後病變的轉歸,評價miRNA及其靶基因在胃癌發生過程中的作用。總之,本項目從遺傳學及表觀遺傳學對干預效果進行分子評價,以明確根除H.pylori感染預防胃癌的相關機制及干預的適用人群,為胃癌有效預防提供重要依據。

結題摘要

胃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幽門螺桿菌(H.pylori)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反應在胃癌的發生過程中起重要作用。根除H.pylori感染是預防胃癌的有效手段,而根除H.pylori感染存在成本-效益、抗生素耐藥等問題,因此,明確干預作用的分子機制及抗H. pylori治療的適應人群,是世界範圍內急待解決的重要科學問題。 本項目利用胃癌高發現場已開展的根除H.pylori感染預防胃癌兩項干預研究佇列,採用高通量SNP分型技術檢測炎症反應相關通路基因多態,根據干預前、後胃黏膜病變演變,結合H.pylori分型,評價感染不同H.pylori亞型及攜帶不同基因型個體病變演變及干預效果的差異。同時,採用高通量晶片技術在全基因組範圍內檢測干預前、後胃黏膜組織及外周血白細胞DNA甲基化水平的變化,篩選與H.pylori感染及胃黏膜病變演變密切相關的基因。此外,在前期已完成的血清miRNA晶片篩選基礎上,對篩選出的與炎症反應密切相關miRNA及其靶基因進行基因變異檢測,以明確根除H.pylori感染預防胃癌的相關機制及干預人群。   研究結果發現: 與H.pylori在胃黏膜定植密切相關的Toll受體基因TLR1 rs4833095、TLR10 rs10004195多態與H.pylori易感性密切相關,而在感染人群中IL-18RAP rs917997、IL-32 rs2015620、 IL-22 rs1179251、NOD1 rs2709800、miR-146a rs2910164、NOD2 rs718226、NOD2 rs2111235、NOD2 rs7205423多態與重度胃黏膜病變及胃癌的發病風險相關。H.pylori感染可誘導胃黏膜組織SPI1、PRIC285、S1PR4、MYADM、GRHL2、COX-2基因的異常甲基化,而外周血白細胞IGF2、GRHL2異常甲基化可作為潛在標誌物預測H.pylori感染相關胃黏膜病變的演變。H.pylori CagA, GroEL抗體陽性及抗體陽性個數≥ 3可區分H.pylori感染高危亞型。 結論:本研究以胃癌高發現場佇列人群為基礎,從遺傳學及表觀遺傳學入手,採用高通量SNP檢測技術及組學技術篩選並在大樣本人群中驗證,結合H.pylori菌株亞型,明確根除H.pylori感染預防胃癌相關機制及干預人群,為胃癌有效預防提供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